伊春:打造中國生態康養旅遊目的地

2024-02-29 01:44:30.0

來源:人民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浩瀚的林海綻放新綠,春夏的交響在小興安嶺奏起。走在林間小路上,呼吸著清新拂面的空氣,一路且行且遊,吃江魚、挖野菜,林都美景盡收眼底。近日,在國家文化和旅遊部推出的“大美春光在路上”全國鄉村旅遊精品線路評選中“黑龍江‘漫步自然 馳騁伊春’森林深呼吸之旅”精品路線作為“春和景明”主題線路成功入選。

伊春市聚焦答好“林區三問”新答卷,堅持“生態立市、旅遊強市”,加快在全省率先打造中國生態康養旅遊目的地,堅定走好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品質轉型發展之路。先後獲評“中國全域旅遊最佳目的地”“中國康養旅遊城市”“2023中國冰雪旅遊城市12佳”,成為全國僅有的5個、中國北方第一個“中國天然氧吧城市”……正如伊春市委書記隋洪波所説:“以森林康養為主攻方向,豐富産品、業態、服務供給,構建全譜係多元化旅遊産品供給體系,伊春多措並舉、多點發力,著力提升‘人和心,總有一個在伊春’的更新、更優旅遊體驗,持續叫響‘林都伊春·森林裏的家’品牌。”

産業鏈供應鏈同步升級

伊春有大森林、大濕地、大界江、大濕地等豐富旅遊資源,旅遊發展稟賦高、潛力足、空間大。圍繞“旅遊強市”建設,伊春堅持招大引強,全面提升旅遊服務能力,加快資源優勢、生態優勢向經濟優勢、發展優勢轉化。2020年,伊春森工集團與華僑城旅投集團建立戰略合作關係,開創了華僑城集團與我省乃至東北三省進行文旅合作的先河,探索出央企和地方、央企和國有企業間深度合作的“伊春模式”。在第一階段湯旺河、五營、溪水三個景區賦能成果基礎上,今年雙方將持續深化第二階段合作,合資組建運營公司,以EPC+O模式打造五營國家森林公園,還將在深圳成立運營共同體,推動“伊春森林大廚房”項目落地深圳。

深化與行業龍頭企業合作,給好資源找個“好人家”。伊春市引入省建投集團累計投資近4億元,成立伊春龍建旅遊公司,建設了五營、湯旺河兩個汽車營地和湯旺河林居民宿;投資1.5億元的嘉蔭北國恐龍樂園2號館項目,今年5月完工並投入試運營。一個“快進慢遊”的旅遊交通網路正日臻完善——林都機場改擴建完成、伊嘉旅遊主廊道全線貫通、11條旅遊風景道輻射全域;哈伊高鐵全線開工建設,伊春即將融入哈爾濱“兩小時生活圈”和全國高鐵旅遊網;在建鶴伊高速順接哈伊高速、聯通伊嘉公路,將串聯起林都機場、伊春高鐵西站和沿線景區景點。加快推進智慧旅遊建設,全域旅遊智慧管理平臺、“一部手機遊伊春APP”功能不斷完善,4A級以上旅遊景區和主要旅遊場所實現線上預訂、網上支付、免費WiFi等資訊化智慧化服務,推出雲旅遊、雲直播等線上數字化體驗産品,“全市旅遊一張網”加速形成。

明晰“旅遊強市”實踐路徑

春之花、夏之樹、秋之山、冬之雪,好山好水好空氣是大自然賦予伊春的獨特魅力。截至目前,伊春共有景區景點57處,國家A級以上景區30處。據中國林科院測算,伊春森林與濕地資産總價值達1.6萬億元。伊春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要全面把旅遊這個主業強起來,突出全域、拓展全季,推進旅遊業高品質發展。堅持生態優先、文旅融合、創新發展、全域提升,伊春市先後編制實施《伊春市全域旅遊發展規劃》《伊春市森林康養旅遊專項規劃》,以及五營國家森林公園、茅蘭溝國家森林公園等傳統旅遊景區提升規劃,進一步優化産業空間佈局、科學謀劃産品業態。

伊春全域旅遊發展規劃中提出,形成“一主五副、三軸五片”的全域旅遊空間格局。“一主”:伊美區、烏翠區為城市旅遊服務主中心;“五副”:以嘉蔭、湯旺河、南岔、鐵力、金林等形成城市旅遊服務副中心;“三軸”:依託鐵力—伊春—嘉蔭的公路、五大連池—伊春—鶴崗的G332公路、沿邊的G331公路形成旅遊發展軸;“五片”:嘉蔭版塊、北部版塊、中部版塊、南岔—大箐山版塊、鐵力版塊。統籌景區景點等要素資源,串點成線、連線成面,伊春市致力於深化區域旅遊協同發展,構建起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

多業態融合拓展空間

深入實施“旅遊+”戰略,圍繞如何吸引人、留住人、激發人消費慾望,推進旅遊産品、模式、業態創新,促進多業態融合發展,伊春加快由景區景點供應商向遊客旅居生活的服務商轉變。以鄉村、林場特色民宿為牽動,伊春市大力發展“食養遊居”相融合的田園康養新業態,助力鄉村、林場雙振興。走進溪水森林康養基地,藍天、白雲、青山、小溪渾然一體,清甜的空氣令人心情愉悅,依託國家森林公園及周邊民宿集群和新建設的鹿溪牧場、水上樂園、萌寵樂園等項目,這裡已經成為林區轉型發展的龍頭之一。加快傳統優勢景區改造升級,打造高品質旅遊節點和旅遊打卡地。在2023年全省夏季旅遊推介會上,五營森林國家公園、湯旺河林海奇石景區、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入選全省25個網紅打卡地。強化生態旅遊資源和鄉村、林場人文資源整合,伊春市著力培育一批旅遊度假區、文旅融合體、田園綜合體。九峰山養心谷景區負責人潘爍介紹,該景區累計投資2.06億元,建設了康養館、養心木屋別墅群、森林書房等設施,融合動植物觀賞、田園採摘、藥膳餐飲等多種業態,實現了由單一生態觀光向森林氧療、旅居養老、研學體驗等為一體的綜合型景區轉型。

今年,伊春市積極推動伊春森工集團同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簽約合作,投資改造“林都號”旅遊列車,創新打造“旅遊+鐵路”新業態,項目預計7月1日投入運營。2022年,伊春市先後舉辦首屆“伊春生態日”、懸羊峰帳篷節、中國伊春·藍莓公主大賽、首屆黑龍江伊春森林露營大會等系列節慶賽事活動,推出旅遊領域消費補貼和門票減免政策,全市接待遊客1012.4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69.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5.5%、10.8%。

“冰雪+森林”前景可期

伊春有著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理念,伊春做足冰雪文章,推動“森林+冰雪”“冬季旅遊+體育”融合發展。用“小冰壺”撬動“大經濟”。去年11月,伊春成功承辦首屆、首站中國冰壺聯賽,叫響了“林都伊春·冰壺之鄉”品牌,探索出集冰雪賽事、冰雪旅遊、冰雪文化于一體的冰雪經濟發展新模式。以創意設計賦能冰雪賽事,賽事吉祥物“松團團”和“鹿圓圓”備受青睞,設計定制的吉祥物徽章、帽子、文化衫等文創産品銷售火爆,推動實現“小冰壺帶動大旅遊”共贏效應。

去年,伊春成功舉辦第九屆全國大眾冰雪季伊春分會場暨第十二屆中國·伊春森林冰雪歡樂季,推出了冰雪戶外運動、冰雪森林攝影、溫泉康養、親子研學等特色旅遊産品,全域梯次開展30余項冰雪文體旅遊活動,進一步提升了“冰雪森林之都”的知名度和影響力。2023年春節期間,全市接待遊客和旅遊收入增長雙雙超過60%。(伊眾文 譚景濤 賈紅路)

責任編輯:趙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