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5 22:47:20.0
來源:光明網
稷山縣地處山西省南部,是中華農耕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被稱為后稷故里、板棗之鄉,板棗被列為中國十大名棗之首。稷山國家板棗公園保存著千年以上樹齡的古棗樹17500余棵。這些古棗樹組成了全國唯一的“萬株千年”板棗古樹群,被農業農村部評選為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名錄;2023年被全國綠化委員會評為“中國100個最美古樹群”。
鄉村振興示範園區千年古棗樹
圍繞鄉村發展,實現富民增收
近年來,稷山縣依託千年棗林獨一無二的自然稟賦,因地制宜、大膽探索,以姚村、陶梁、吉家莊三個村為核心,以農文旅融合賦能鄉村振興為路徑,成功打造了“守望千年·只為棗你”鄉村振興示範園區。園區建成了“童話恐龍樂園”、“稷頌”沉浸式文化主題演藝、 “唐棗溫泉庭院”等10大業態28個系列,形成了吃、住、行、遊、購、娛全要素産業鏈,鄉村振興煥發勃勃生機。園區運營一年來,共接待遊客105萬人,實現營業收入1340多萬元。從2022年至今,園區先後被國家發改委授予“國家農村産業融合發展示範園”,被財政部授予“全國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試驗區”,被文旅部納入“全國鄉村旅遊精品線路”。
園區圍繞農業特優産業,全面發展立體化栽植,發展農産品精深加工,做強文旅服務業,推動實現一二三産深度融合,切實提升農業品質效益和市場競爭力,最終實現群眾增收致富。依託萬畝棗園,延用“棗糧間作”古法模式,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在板棗樹下種植中藥材,建成林下種植示範基地,提高畝産效益,引導棗農形成“上打棗、下種養”的增收模式。預計每畝林下中藥材可增收3200元。
“我們不僅有政府徵收我們土地的租金收入,年底還能參加分紅,我也參加了政府組織的就業技能培訓,已在棗園工作一年了,每月有2500多元工資。現在,我已經通知在浙江打工的孩子儘快回來,在家門口也能掙到錢,全家人在一起又彼此有個照顧。”姚村村民薛加偉喜上眉梢。
鄉村振興示範園區激勵榜
圍繞鄉村治理,培育文明鄉風
聚焦就業創業,示範園區目前已吸納農民就業158人,並成立了農民技能培訓中心,發揮公共實訓基地作用,開展殘疾人、家政服務、手工藝、直播帶貨等培訓,幫助農民就業創業,讓大家有技能、能致富,實現了“打工何必去遠方,在家也能創輝煌”。同時,園區建立了“殘疾人自強一條街”,幫助22名殘疾人實現就業創業,讓他們也能依靠自己的雙手掙錢。
聚焦移風易俗,園區以推動農村婚俗改革為重點,引導村民抵制高價彩禮,樹立正確的婚戀觀。園區積極探索“政府搭臺、政策出臺、園區站臺、親友上臺”的模式,為“零彩禮或低價彩禮”的女方家長和親戚提供在園區就業機會。同時,園區成立了相親集體聯誼組織,提供優質低價的全流程服務,讓婚禮更節約、更有意義。目前,已組織集體相親聯誼16次,1000多名適齡青年參加,20對新人喜結良緣,部分新人“零彩禮”。
2024年,由全國婦聯、民政部、農業農村部等部門主辦的全國萬人集體婚禮分會場之一舉辦地設在稷山國家板棗公園。“作為運城市新型婚育文化體驗園區,古棗樹歷經千年風雨依然堅韌不拔、碩果纍纍,象徵愛情的忠貞不渝和生活的幸福美滿,在這裡舉辦集體婚禮,借助棗園和棗的美好寓意,祝願每對新人愛情甜蜜、幸福長久。” 稷山縣委副書記王德謀表示。
産業融合發展,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稷山縣委、縣政府引領廣大棗農堅持産業為基,保面積、提品質,延鏈條、破難題,推動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先後與中國農大、山西農大等科研院所合作開展防裂果技術攻關;縣財政投入400余萬元,引導棗農投保,免費開展植保飛防,降低棗農種植成本;及時發佈氣象預警,科學指導棗農采收;大力發展精深加工,開發棗茶、棗汁、棗咖啡等産品,解決次果銷路,提高板棗附加值;推動板棗生産向機械化、自動化方向發展。
立足於稷山全國板棗産業基地戰略定位,稷山縣引導全縣棗農採取“提品質,創品牌”發展戰略,深入開展以“稷山板棗中國行”為主題的板棗産品大推介活動,使稷山板棗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美譽度以及市場影響力逐年提升。只有不斷提升農産品的品牌價值,持續提升特優農産品品質和區域公用品牌知名度,讓農産品賣得多、賣得遠、賣得響,助力農民增收,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隨著鄉村振興示範園區項目的落地實施,村容村貌得到進一步完善;我們村民有租金收入、項目分紅收入、村民打工收入和村民創業收入,基層黨組織工作更好得以開展。我們組建了村辦集體經濟合作社,在政府和園區的大力支援下,共同參與林下經濟道地中藥材種植和特優農産品深加工。民宿、小吃街、農家樂……村裏業態越來越多,鄉親們吃上‘旅遊飯’,錢包鼓起來。”吉家莊村支書裴俊峰高興地説。
全國萬人集體婚禮運城市分會場設在稷山國家板棗公園
挖掘文化根魂,打造文化品牌
“守望千年,只為棗你”鄉村振興主題景區成功出圈,千年棗林煥發生機。漫步景區,眼前忽然一亮,棗林中冒出一片白色的帳篷。這不是時下最流行的星空帳篷嗎?古棗林中做一間非永久性建築的輕酒店,中間還有露天溫泉。在山西稷山的農村,一個小小的縣城,鄉野與城市,時尚與古老,在這裡完美融合,真是讓人讚嘆。
近年來,稷山縣立足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諸多“國字號”農文旅資源,深入研究、全面拓展后稷農耕文化,連續舉辦了后稷論壇、農耕文化研討會、板棗文化節,不斷豐富“后稷教民稼穡于稷山”的深刻內涵和外延。稷王廟、國家板棗公園、馬趵泉村入選“全國鄉村旅遊精品線路”。國家板棗公園被認定為市級文化産業示範園區,正在爭創國家4A級景區。探索“旅遊+康養、+娛樂、+體育、+文創”等模式,推進旅遊名縣名鎮建設。苑曲村、姚村、翟東村入選“山西省鄉村振興示範村”。百名院士稷山行,稷山知名度、美譽度顯著提升。
后稷農耕文化品牌效應,激活了一個地方産業的振興。傳承農耕文化既要塑形,注重儀式感、符號化,更要鑄魂,賦予其文化內涵。稷山縣以弘揚后稷農耕文化為切入點,在國家板棗公園建立板棗文化博物館,通過各種創新載體,把大型沉浸式實景劇《稷頌》展現在世人面前。全劇融入鼓樂、歌曲、舞蹈等多種藝術形式,交融混搭,極具有濃郁的民俗風情,展現了中華農耕文明的變遷發展和人類自強不息的精神品格。觀看演出的遊人反映,這是一台全新感受的視聽盛宴。
大型沉浸式實景劇《稷頌》
八月剝棗,十月獲稻。今年稷山板棗喜獲豐收,預計總産量可達6500萬公斤,創下近10年新高;板棗平均收購價格比去年上漲了20%。板棗的品相更好、品質更優、價格更高,15萬畝棗園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我們縣委縣政府按照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緊緊圍繞國家關於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戰略部署要求,加快推進産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進一步提振發展信心、增強發展後勁,全面推動稷山社會經濟高品質發展。” 稷山縣委副書記、縣長王潤表示。(李子璇)
責任編輯:夏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