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4 14:44:59.0
來源:康養中國
他從醫近50年為40多萬人次患者解除病痛;他珍惜每一次學習機會,即使站在窗外也要求學,不斷修煉醫術;他堅守鄉村,視醫患如魚水,盛夏、嚴冬,白天、夜晚,只要患者需要隨叫隨到。他是來自四川省綿陽市安州區的醫生馬從金。
(四川省綿陽市安州區基層醫生:馬從金)
孜孜不倦修醫術
馬從金出生於1954年,1974年開始在安縣(現綿陽市安州區)茶坪鄉金溪和寶藏兩村擔任“赤腳醫生”(鄉村醫生)。這兩個村子在大山深處,交通不便,條件艱苦,他毅然扛起了維護村民健康的重任,走遍了兩村方圓20余公里的每一戶人家。患者來就診時即使在吃飯,他也會放下碗筷先給患者看病。需要出診時他説走就走。曾在一個夜晚出診3次救治3位患者,他在山間步行近二十公里,一夜沒合眼,直到患者的病情都穩定下來才安心離開。
金溪和寶藏兩村缺醫少藥,1700多村民需要好的醫生,為此馬從金勤奮刻苦、孜孜不倦地自學、提高醫術。1980年讀中醫提高班,1982年讀衛生訓練班,1985年讀中醫函授班,馬從金珍惜每一次學習機會,起早貪黑,在路燈下苦讀中醫經典,在課堂上認真學習系統醫學知識,在學期期間的成績總能名列前茅。
有一些機會還是馬從金盡全力爭取來的,當他聽説某衛生學校在辦班時便找到府去,但校長告訴他最低要招鄉鎮衛生院的醫生。碰壁的馬從金沒有放棄,表示哪怕站在窗外也要聽課。校長被他的誠意所感動,特別批准他入學。
1983年鄉村醫生全國統一考試中,馬從金取得綿陽地區第一名,當年還被綿陽地區衛生局評為“先進工作者”。馬從金醫術精湛,工作認真,歷年來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和“先進個人”。曾有公立醫療機構向他拋出橄欖枝,但他捨不得山村的患者,毅然堅守鄉村醫生的崗位。
視醫患如魚水
馬從金對待患者熱情真誠,視醫患如魚水,醫生如魚,患者如水,魚離不開水。他出診收費低於物價部門收費標準的一半,對於困難的患者免收診費,對於特別困難的患者不收醫藥費。他説,自己是在過第二次生命的人,對於錢財看得很淡,把治病救人放在首位。
1985年,馬從金在押運中西藥物回茶坪鄉金溪村醫療站的途中遭遇嚴重車禍,雖經全力搶救保住了生命,但留下了左手和左腿的殘疾。他以超人的毅力克服諸多困難,戰鬥在鄉村衛生醫療第一線。
不限于基層的常見病多發病,馬從金運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內科、外科等多種疾病。在條件艱苦的年代,他還為患者做過囊腫切除、唇裂修補和用按摩手法治療毒蛇咬傷等手術上千例,從未有過誤診及醫療事故。
金溪村6組的一位村民因意外被山火燒傷,馬從金上山採草藥為其外敷,每天去其家中為其輸液以控制感染,經過抗感染、對症、支援等治療一個月後,患者竟然痊癒,馬從金只收了700元成本費,村民們對其醫術醫德讚嘆不已。
5·12汶川地震後,馬從金參加志願醫療活動並捐贈了價值幾萬元的藥物,當地政府要返給他一些費用,被他拒絕了。
馬從金的生活除了治病就是看書,總結回訪是他提高醫術的方式之一。他總結了穿黃清熱膠囊+盤尼西林V鉀片治療120例咽喉炎的效果,發現沒有復發、療效顯著,遂將此經驗繼續應用於臨床。他將中醫古籍中的方劑應用於臨床,不斷摸索提高療效。馬從金還善於用按摩手法治療毒蛇咬傷,是安州區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楊氏療蛇傷術的代表性傳承人。
2020年,60多歲的馬從金在安州區桑棗鎮開了一家診所,他説要用其精湛醫術繼續為患者服務。
責任編輯:王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