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工業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開展“大思政課”實踐研修活動
為充分利用好學校全省家門口的“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蓮花縣高灘研學教育基地(以下簡稱“基地”)紅色教育資源服務於思政課教學,進一步提高思政課教學的針對性和吸引力,不斷創新思政課實踐教學形式,努力把思政課講深、講透、講活,近日,江西工業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組織學院師生前往基地開展了主題為“傳承革命精神,踔厲奮發前行”的實踐研修活動,學校黨委副書記姚偉,高灘鄉人大主席、基地負責人朱金平出席開班儀式並講話,開班儀式由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付進揚主持,20名思政教師及來自6個二級學院的60名學生代表參加。
姚偉指出,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承擔著鑄魂育人的重要使命與責任,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提供價值導向和精神引領。本次“大思政課”實踐研修活動的開展,是學校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重要舉措。
就開展好此次研修活動,姚偉提出三點要求:第一,要把思政課與家門口的“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的紅色資源相結合,思政課要注重強化教育與實際成效相結合,思政課要注重思政價值與育人功能相結合;第二,要把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相結合,積極構建一體化課程體系,實現專業課與思政課的內在價值統一,積極用好基地資源,實現知信行相統一;第三,要把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相結合,通過鮮活生動的現場感召學生,提升使命感,以豐富深刻的影視感受影響學生,提升政治素養。他表示,希望通過為期兩天的“革命精神的前世今生”思政大課,提升全體參訓師生的思想政治素質,更加堅定共産主義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
感悟“高灘不散攤”的革命“前生”
參訓師生通過聆聽《傳承和弘揚王佐支部優良傳統》黨課,參觀王佐支部研學館、秋收起義高灘行軍會議舊址和蓮花一支槍紀念館,重溫那段紅旗漫卷湘贛邊的崢嶸歲月。
體驗“高灘不散攤”的革命“今世”
現如今的高灘村,在紅色革命精神的引領下,已經走出了一條“以紅為基、以綠為底、産業帶動”的特色振興之路。先後獲評中組部紅色美麗村莊建設試點村、全國首個也是唯一的四星級地質文化村、農業農村部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江西省紅色名村、省鄉村振興示範村、省鄉村振興模範黨組織等10項國家級榮譽、20余項省級榮譽,以村莊為核心的“金灘雲塢”生態景區正式列入創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預備名單。
同學們沿著曾經秋收起義部隊走過的線路步行來到王佐烈士陵園向烈士們敬獻花圈,表達對烈士們的崇高敬意和深切緬懷,倍加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在基地老師的帶領下,參訓師生來到勞動實踐基地參與農事體驗活動——挖紅薯,大家手持鐵鍬,分工合作,割藤蔓、挖紅薯、裝紅薯,勞動場面熱火朝天,挖紅薯的過程雖然辛苦,但大家體驗到了田間勞作的樂趣,感受“紅薯”豐收的喜悅,真正將勞動教育踐于行,勞動美德潤於心,是“五育並舉”視角下勞動育人實踐路徑的有益探索。
感悟農民將軍夫婦的革命“前生”
在江西甘祖昌幹部學院,參訓師生先後參觀初心館與甘祖昌舊居,觀看了由當地村民自編自導自演的採茶劇《並蒂蓮花》,劇中描繪了一位將軍,戎馬一生,卻因患病擔心影響工作,堅決要求解甲歸田,帶領鄉親修水庫、建電站、興農業,造福十里八鄉;一位教師,毅然跟隨將軍丈夫紮根貧苦山區,投身教育事業,生活儉樸卻格外熱心助人,一輩子不忘弘揚正氣。甘祖昌和龔全珍夫婦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産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大家被劇中真實情節深深打動,熱淚盈眶,深受感染。
體驗農民將軍夫婦的革命“今生”
1986年,甘祖昌將軍因病去世。龔全珍老阿姨繼承將軍遺志,繼續默默奉獻。她建立“龔全珍工作室”,義務為社區群眾排憂解難。在半個多世紀裏,龔全珍心裏始終裝著黨、裝著國家、裝著群眾。她幾乎傾其所有去幫助素昧平生的人,少考慮自己,多惦記別人,不圖名、不圖利。儘管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沒有氣勢磅薄的豪言,但在龔全珍的身上,卻時刻體現著一名共産黨員的樸素情懷與擔當,她説:“不馬馬虎虎過下去,爭取做個優秀的共産黨員”。
帶著這些革命精神的追尋,最後大家來到了電視連續劇《初心》的拍攝點——紅色革命舊址湖塘村,在村黨支部書記的引導下參觀了村容村貌,讓大家對鄉村振興的偉大成就、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與繼承等方面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認識。
共上“革命精神的前世今生”課,豐富了學校思政課的內容和形式,為推進“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與發展拓展了新的路徑和方法,讓青年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革命歷史和傳統文化,增強了他們的社會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今後,該校將繼續充分利用好學校全省家門口的“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進一步挖掘紅色教育資源和傳統文化資源,建設“大課堂”、搭建“大平臺”、建好“大師資”,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貢獻力量。(江西工業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黎生良、胡迪供圖文)
(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