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舌尖上的非遺文化:江理學子感受魚絲製作工藝 傳播傳統文化

發佈時間:2024-08-08 15:53:00 | 來源:中國網教育 | 作者: | 責任編輯:閆景真

近日,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江西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社會實踐服務隊來到興國縣埠頭鄉程水村牛壓塘組興國魚絲製作人、農戶楊金長家中,探訪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産——興國魚絲。

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學習與傳承活動。

image.png

魚絲,即余思,是古人表達思念的一種方式。興國魚絲作為贛南地區久負盛名的傳統美食,其歷史可追溯至唐朝,至今已有上千年的製作與傳承歷史。來自興國縣的農戶楊金長,製作興國魚絲已經十多年了,對魚絲的製作、食用文化非常了解,在當地製作魚絲的工藝人中,經驗十分豐富。在楊金長的家中,實踐隊員們不僅詳細了解了興國魚絲悠久的發展歷史,在楊金長一家的指導下,實踐隊隊員們還親身體驗了一把魚絲炸、煮、炒、拌四種不同的烹飪方式,深刻感受到了這一地方特色美食的獨特魅力與美味之處。

為了進一步擴大興國魚絲的知名度,實踐隊員們還攜手楊金長,通過抖音、微信直播的形式向廣大網友展示了興國魚絲的炸、煮、炒、拌四種不同做法過程。直播中,實踐隊員詳細介紹了魚絲製作的配料、工藝以及具體的做法,並分享了魚絲的品嘗口感、營養價值及其背後蘊含的深厚歷史文化,直播盛況引人關注,線上觀看人數迅速突破千人。同時,實踐隊員還積極解答網友們的問題,與觀眾互動,進一步宣傳推廣了興國魚絲産品,為弘揚傳統文化、助力興國手工魚絲走向全國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參與此次活動的材科233班學生王銀雪表示:“這次三下鄉活動,通過製作興國魚絲,我感覺這是一次與興國縣古老非遺文化的親密接觸,製作興國魚絲的過程是繁瑣的,也是精細的,每一個環節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興國魚絲不僅僅是食物,更是一種文化的象徵,承載著家鄉的味道和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目前,很多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亟待我們去挖掘、傳播。實踐隊隊員表示,將繼續關注和支援非遺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工作,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貢獻青春力量,並呼籲社會各界共同關注和支援非遺文化,讓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産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絢麗的光彩。(江西理工大學蕭南萍、張文、楊天鵬、柯澤瑞供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