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交研子赴三陽,知行合一譜新章
7月10日至15日,華東交通大學研究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服務隊在江西省宜春市三陽鎮開展豐富多彩且意義深遠的實踐活動,旨在將學術的嚴謹與實踐的活力相結合,深入基層,服務群眾,用青春的激情和智慧,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
紅色傳承,銘記歷史使命
為追尋紅色足跡,傳承紅色基因,實踐隊一行人前往湘鄂贛革命紀念館。紀念館內的歷史照片與文物,讓隊員們仿佛穿越回到那段烽火連天的歲月。大家為革命先烈們所付出的不懈努力和巨大犧牲而感動。
隨後,他們踏著歷史的足跡,來到了萬載縣第一個黨支部誕生地——槽嶺村。在這裡,實踐隊員深入了解了瀏萬邊特別黨支部的發展歷程和革命鬥爭歷史,感受到了黨組織在革命時期領導人民群眾進行革命鬥爭的重要作用和堅強領導力。通過參觀學習,隊員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並增強了黨性修養。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此次活動的核心要義。實踐隊員們走進三陽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圍繞“強國有我”的主題,開展了一堂思政課,鼓勵青少年們樹立遠大理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
同時,他們還圍繞“三農”政策,組織了系列理論宣講與政策解讀活動,通過微視頻、互動問答等形式,讓基層群眾和青少年更加直觀地理解黨的方針政策,感受國家發展的脈搏,共同傳遞黨的惠農強農富農好聲音。
在三陽鎮人民政府,實踐隊還舉辦了新修訂《中國共産黨紀律處分條例》交流會,新老黨員齊聚一堂,共話黨的歷史與未來,分享學習心得與體會。通過這場交流會,不僅增強了黨員們的紀律意識,也進一步凝聚了黨心民心,為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證。
安全教育,築牢成長防線
來到三陽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實踐隊以“接受不完美的自己”為主題,開展了一場面對三陽鎮中心小學學生們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
實踐隊員們將各類的心理教育知識融入到活動之中。“分享一件快樂的事”和寫自己的優缺點”環節,讓孩子們開始正視自己,認識到每個人都有優點和不足,從而更好地成長。“頭肩拍”遊戲則讓整個活動現場充滿了歡聲笑語,鍛鍊了孩子們的協調能力,增強了團隊意識。最後的“圓弧創想”活動更是充分激發了孩子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一場別開生面的安全教育活動火熱開展。通過生動有趣的安全知識講解、引人入勝的安全故事分享、緊張刺激的知識問答以及貼近生活的情景表演,實踐隊員們巧妙地將安全知識和心理知識融入每一個環節中,讓孩子們在歡聲笑語中增強了安全意識和心理知識,學會了自我保護。在特別設置的反校園霸淩環節,更是讓孩子們深刻認識到團結友愛的重要性,為構建和諧校園環境奠定了堅實基礎。
此外,針對當地留守兒童群體,實踐隊還精心策劃了“侯鳥計劃”活動,為30余名留守兒童送去了溫暖與歡樂。活動中,實踐隊員們不僅為孩子們帶來了精彩的故事和遊戲,還通過生動有趣的方式,向他們講述了中國鐵路的發展歷程和輝煌成就,激發了孩子們對科技、對國家建設的濃厚興趣。
志願服務,溫暖深入人心
志願服務是此次活動的另一大亮點。實踐隊帶著滿滿的愛心與關懷,前往三陽鎮城坊村,探訪並陪伴了空巢老人。隊員們為老人們送去了生活必需品,陪他們聊家常,傾聽他們的過往故事,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此外,隊員們採訪了多位老兵,聆聽他們的戰鬥故事和人生經歷。通過對比新舊照片,隊員們深刻感受到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及這些變化給普通百姓生活帶來的巨大福祉。
實地調研,助力鄉村振興
為深入剖析現代農業項目的發展脈絡,調研團隊分別深入白水鄉百合種植園、宜春市三陽鎮陳坊村十里桃園以及彭坊村創豐果園,與當地負責人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交流。旨在分析其企業背景、發展歷程及經營策略。與白水鄉村支部書記交流,調研團隊詳細了解了百合種植園的發展現狀、經濟效益、産品加工銷售鏈及基礎設施條件;與十里桃園負責人詳細交流,則全面描繪了果園的創業歷程與當前運營狀態;而對彭坊村創豐果園的探訪,通過果園負責人柳師傅的詳細介紹,團隊交流該企業發展歷程與經營範圍的寶貴經驗。
通過實地考察與訪談,實踐隊員們不僅全面了解了各果園、種植園的企業背景、發展歷程、經濟效益、産品加工與銷售、基礎設施及種植條件等關鍵資訊,更希望通過這些第一手資料,提煉出可複製、可推廣的農業發展模式與經營策略。
文化傳承,繪就絢麗畫卷
為了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實踐隊員們在三陽鎮人民政府開展了漆扇製作活動。活動現場,隊員們向當地青年介紹了漆扇的歷史淵源、製作工藝和文化內涵,並指導他們親自動手製作漆扇。一把把潔白的“毛坯”扇子,在大家的巧手下逐漸煥發出絢麗的光彩,不僅展現了傳統文化的魅力,也激發了青年一代對傳統文化的興趣與熱愛。活動現場,歡聲笑語不斷,大家共同繪製出一幅幅絢麗多彩的文化畫卷,為鄉村文化生活增添了新的色彩。
為期六天的華東交通大學研究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在汗水與收穫中圓滿落幕。隊員們用汗水和努力,在三陽鎮這片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跡。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是國家之幸、民族之幸。未來,他們將繼續秉承“日新其德,止于至善”的校訓精神,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更加堅定的步伐,投身到祖國的建設和發展中去。(張文明、徐力供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