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財經職業學院探寧河戲韻,唱響“非遺+農旅”大戲

發佈時間:2024-07-15 13:58:12 | 來源:中國網教育 | 作者: | 責任編輯:

為進一步弘揚和傳承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寧河戲”,增強文化自信,7月12日,江西財經職業學院文化旅遊學院“行思”實踐隊踏上了探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寧河戲之旅,開展了“探尋非遺文化,賦能鄉村振興”主題調研實踐。同學們走進寧河戲暑期培訓班課堂和寧河戲三元戲班,在寧河戲非遺傳承人劉向陽、劉昭明兩位老師的授課中,深度體驗了寧河戲的文化魅力。此外,同學們還走訪了當地群眾,了解寧河戲的民間文化活力,結合專業知識,探索寧河戲傳承發展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徑。

image.png

走入溪口,邂逅寧河戲韻

同學們來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修水寧河戲2024暑期培訓班現場,認真聆聽了傳承人劉向陽精彩生動的專題講座。據劉向陽介紹,修水寧河戲舊時俗稱寧州大戲,源於明清,興于溪口,修水也稱寧州,寧河戲由此得名,清朝乾隆年間,寧河戲進入鼎盛期,出現了寧州十八班的繁榮景象,被譽為“戲曲中的瑰寶”。他講述了寧河戲起源與發展的歷史沿革、藝術特色以及在當地的深遠影響。實踐隊員通過聆聽此次專題講座,進一步認識到民間藝術是人民的藝術,體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百姓喜歡的藝術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image.png

走上舞臺,體驗戲曲魅力

為深入體驗寧河戲的藝術魅力,實踐隊員走進具有歷史厚重感的寧河戲三元戲班,一件件戲服、一張張臉譜、一本本泛黃的劇本,訴説著寧河戲悠久的歷史和輝煌的成績。

劇團老師細心地為實踐隊員換上戲服並配上了道具,引導同學們走上戲臺。雖動作略顯生澀,但那份對傳統文化的敬畏與熱愛,讓每一句唱腔、每一個動作都顯得格外真摯。寧河戲市級傳承人劉昭明老師親自示範,深入淺出地講解,耐心地糾正,從走步、手勢到眼神、唱腔,每一個細節都力求完美地呈現給實踐隊員。當鑼鼓聲響起,隊員們仿佛化身劇中人物,沉浸在戲曲的世界裏,雖然表演尚顯稚嫩,但同學們學習時的認真勁兒讓三元戲班老師們連連拍掌叫好。

image.png

走進群眾,探尋文化脈絡

為了更全面地了解寧河戲的發展現狀,探索“非遺+農旅”的鄉村振興新模式,實踐隊員們還深入溪口鎮各村各戶開展調研。“小時候,我最喜歡的就是跟著大人們去看儺戲了,那場面真是熱鬧得很。”一位老大娘回憶道。“現在雖然生活條件好了,但看戲的習慣一直沒變,寧河戲就是我們的精神食糧。”在村頭巷尾,實踐隊員們還聽到了許多關於村民們聽寧河戲的故事,感受到了村民們對這門古老藝術的深厚情感。

image.png

此次溪口之行,不僅讓實踐隊成員們深刻感受到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寧河戲的獨特魅力與深厚底蘊,更讓實踐隊看到了非遺文化在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寧河戲不僅是溪口鎮的文化名片,更是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它承載著修水人的鄉愁,也寄託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實踐隊員們相信,寧河戲這一鑲嵌于修水縣璀璨文化瑰寶中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正沐浴著時代春風,煥發著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下一步,行思實踐隊將繼續發揮專業優勢,深入挖掘並傳承弘揚非遺文化,為鄉村振興貢獻出青春力量,讓寧河戲的韻律在溪口大地上迴響不息,讓非遺之光照亮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江西財經職業學院董佳慧供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