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推廣和應用雙流區在作業設計方面的優秀課題研究成果,幫助教師提煉並昇華教育實踐中的創新理念和方法,同時為區域內教育科研工作者搭建深入交流與智慧分享的平臺,近日,雙流區教育科研階段成果展示暨教改專委會培訓活動在雙流區東升迎春小學隆重舉行。
本次活動由雙流區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雙流區教育學會教育改革與研究專委會協辦,雙流區東升迎春小學、成都棠湖外國語學校、雙流區龍池學校聯合承辦。
到會指導專家有:成都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發展與改革研究所副所長陳宇燕,雙流區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改革研究中心主任易恩,雙流區教育科學研究院小學數學教研員王梨。雙流區教育學會教育改革與研究專委會會員、雙流區各小學教科室主任及小學英語、數學、語文骨幹教師共計224人參加了活動。活動由迎春小學教師發展中心主任牟芮冉主持。
活動開始前,與會領導、專家及教師參觀了迎春小學、棠外附小、龍池學校三所學校的課題研究展區。三個課題組展示了課題研究過程性資料、研究物化成果及不同類別的優秀學生作業,供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學習。
迎春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萬志強發表了熱情洋溢的歡迎辭。萬志強校長代表學校全體師生,對前來參加展示活動的領導、專家和教育同仁們致以最熱烈的歡迎和真誠的問候。萬校長介紹了迎春小學“一核四育三徑”的“科學‘雙減’”舉措,以及迎春小學在作業設計與作業管理方面的持續探索。他表示承辦本次活動,倍感榮幸,並期待與會人員在專家引領下,共同提升作業設計能力,推動區域教育教學的改革與創新。
雙流區東升迎春小學課題組淩萍、郝夢煜、徐小俊三位老師分享了《“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實踐性作業設計與實施研究》課題階段研究成果,展現出操作型、整理型等不同類型數學實踐性作業的設計流程與策略。
成都棠湖外國語學校課題組宋傑、樊玲、黃春玲三位老師分享了《指向五育並舉的小學假期作業設計與實施研究》課題階段研究成果,介紹了棠外附小“假期作業”的四次迭代,以及指向“五育並舉”的假期作業的“6+3+N”基本結構。
雙流區龍池學校課題組岳琴、劉安蓉、楊博麟三位老師分享《“雙減”背景下小學學科實踐性作業的設計與實施研究》課題階段研究成果,將實踐性作業設計“333”研究路徑、三維一體的設計模式等分享給大家。
三個課題組的彙報亮點紛呈,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迎春小學四年級數學教研團隊再現校本教研真實場景,以“數學好玩”單元《密鋪》一課為例,從“作業反饋與改進、研讀課標與教材、把握學情、確定目標、作業內容設計、整合資源、計劃實施”幾個環節,清晰地展示實踐性作業研討的過程。
老師們實事求是、精益求精的態度和有理有據、自信大方的精彩表現贏得了領導、專家和學校同仁們的高度讚譽。
雙流區教育科學研究院小學數學教研員王梨點評:她指出課題組要通過探究,發現實踐作業研究的方法、規律,合理開發資源包。根據綜合實踐板塊的變化重新構建大框架,按照內容分級梳理板塊,並在板塊中填充內容,這樣開發出來的作業資源會更加豐富。
成都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發展與改革研究所副所長陳宇燕點評:陳所長用六個字概括參與活動的感受:生動、靈動、感動。認為三所學校分享的研究成果為老師們提供了非常好的實踐案例,三個成果都符合國家政策要求,聚焦作業設計的小切口,問題解析透徹,改革成效明顯。此次活動設計安排有思考,組織實施有效率,成果品質佳,示範引領強。
雙流區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改革研究中心主任易恩總結,認為本次活動體現了四個“精”:第一,精心準備;第二,精彩生成;第三,精美呈現;第四,通過前面的三個“精”呈現出了雙流區一線教師教育科研的精氣神兒。三個學校課題組的分享體現了“共研、共學、共用、共進”的特點。今天的成果展示為各學校教育科研呈現了研究範式、成果提煉範式、主題式教研範式,達到了以展促研,以研促改,以改提質的效果。
易主任對如何加強學校科研工作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各學校必須加強科研理論、科研文件的學習,加強《雙流區一線教師課題研究規程》《成都市雙流區教育教學成果評選辦法》的學習;二是厘清科研工作中“做與寫、寫與説、説與用”的關係;三是各校要強化成果意識,優化研究思維,力爭多出優秀成果。
此次活動,充分展示了雙流區各小學在作業改革方面的實踐探索,幫助老師們建立起了“新思維”,激發出“新觀點”。以本次展示和培訓活動為契機,各小學將在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成果方面不斷優化,突出問題導向,堅持教育科研改進教育教學實踐的價值取向,以研促改,不斷探索教育教學改革的新路徑和新方法,為推動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助力!(文、圖/雙流區東升迎春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