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中國 > 視訊 > 正文

“讓群眾健康生活”——專訪成都金牛區西安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華佗復活今猶在,精益求精永無止,對待病人如親人,白衣戰士在這裡近日,鮮艷的一面錦旗,被送到了成都金牛區西安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辦公室。

image.png

此舉大愛感恩的傳遞者——受腰腿痛疾病困擾2個多月,但經過專業診療目前身體基本康復的吳婆婆和家屬……

“這是我們本分的事。吳婆婆你們太有心啦!”該中心黨支部書記、主任岑莉把錦旗接過手中時,看到吳婆婆良好的康復狀態,她為此也非常感動。

據了解,家住成都市金牛區棗子巷的吳婆婆現年82歲,早在2個月前出現腰部疼痛伴隨雙下肢也疼痛,但此前治療效果一直都不是很好。最大的苦惱是,若吳婆婆久行久坐後便疼痛加劇,臥床翻身時還是疼得幾乎難以入眠。於是,吳婆婆經鄰居推薦來到了家門口的“社區醫院”---成都市金牛區西安路衛生服務中心,經過醫生專業、耐心、細緻地綜合檢查,吳婆婆被確診為“帶狀皰疹性神經痛”。

“李醫生像家人一樣,無微不至地關心我的病情;還經常開導我保持好心態,讓我意識到焦慮無法解決問題,擁有良好的心情配合治療。”吳婆婆説,李醫生的這些舉動讓她感到無比溫暖。每次看到該中心的醫生、護士笑瞇瞇地走過來時,吳婆婆就看到了希望,慢慢地心裏也有了堅強的精神支柱。吳婆婆住院後,李醫生多次組織研究個性特色化診療方案,通過針灸、按摩和中藥塌漬等對症治療,她的腰腿疼痛得到極大緩解。

“我非常感恩黨和政府培養出像李醫生這樣優秀的醫務工作者。不僅醫術高明,還把‘醫者仁心’發揮到了極致!”吳婆婆激動地説,他們待我如親人,如今病好了,睡覺也香多了。

 image.png

“走”“引”結合 構建起群眾“健康護航矩陣”

近年來,該中心為了進一步滿足基層群眾在家門口的“醫”有所靠。充分立足和圍繞“健康金牛”發展理念,從人才隊伍、基礎載體、家醫服務、醫防融合、中醫藥等方面積極著手,不斷創新機制打出特色組合拳,科學助力了基層衛生服務中心高品質發展。

“大家都在堅持苦練內功,探索基層服務新方法、新路徑!”該中心黨支部書記、主任岑莉説到,及時組織多個崗位醫務人員走出去到有關大醫院“取經”,同時也把三級醫院著名專家請進來。該中心與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四川省中醫醫院)構建起了緊密型醫聯體,並取得顯著成效,積極為基層群眾的健康之旅護航。

該中心按照遵循自願與引導的原則,為摸清居民健康檔案“家底”,截至2024年9月30日,累計共建檔案78026人,建檔率達99.51%,圓滿地完成年初目標計劃;同時,通過開通和關注該中心公眾號,當地居民便可不定期調閱自己的電子健康檔案、就診、體檢等記錄。

據介紹,目前,該中心業務用房使用面積達3370平方米,設置門急診部(兒科門診、全科門診,婦科、口腔科、犬傷門診)、中醫康復科、公衛應急管理科、預防保健科、檢驗科、醫學影像科等多個科室,同時還創新地開設了“中醫康復住院部”;該中心先後被評為“成都市示範中醫館”、“成都市AAAAA級預防接種門診”、“成都市AAA級兒童保健門診”等諸多殊榮,一系列特色診療服務模式頗受當地群眾好評。

 image.png

黨建引領讓基層衛生工作者“不忘初心”

該中心還主動參與衛健系統或者聯合當地街道辦等精準組織、策劃,發動黨員幹部、科室骨幹帶頭參與“關愛情.暖冬行”“學雷鋒.辦實事”“匯聚青春正能量.無償獻血傳愛心”“環衛工人義診日”“重陽佳節送健康到小區”“健康副校長”“醫警聯動.共建平安”等一系列主題鮮明的品牌活動,累計覆蓋超數千人次,真正實現了把“健康金牛”的溫暖送到了每個家庭、每個人的身邊去。

據了解,該中心一直積極實施“家庭病床惠民服務項目”,截至2024年9月30日,已成功建立並投入使用79張家庭病床;完成了上級下達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高血壓和 2 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人數。

2024年,該中心的“中醫康復科”為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特別新提拔了一名科室主任。同時,積極和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康復科結成科聯體,每一週都會安排科室人員去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康復科“取經”,跟崗學習的醫學知識豐富了,康復治療技術才會有質的提升,群眾的健康服務就變得更有保障。

比如遇到患者的疑難雜症,自己中心不能診療的情況;就可第一時間跟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無縫對接,讓患者直接進入“醫聯體綠色通道”,及時精準地讓患者“醫”有所靠。

image.png

“通過‘黨員先鋒崗’創新專業的診療服務,讓社區居民不僅在家門口就享受到優質醫療資源,還幫助大家樹立起了正確的新時代健康生活觀念,且提高自我保健能力。”該中心黨支部書記、主任岑莉説,基層醫務工作者使命光榮,但也責任重大。

未來,該中心將始終堅持黨建引領,聯動上級醫療機構,努力履行好社會公益責任,通過當地豐富且優質的醫療資源延伸發展,實現平臺共建,資源共用,讓更多基層群眾從“健康金牛”事業發展中擁有更多的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文/東海、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