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農業大學主辦、資源與環境學院承辦的涉農高校二十四節氣傳承創新聯盟成立大會暨第二屆節氣傳統文化教育論壇在西校區植保樓報告廳成功舉辦。本次活動旨在通過搭建交流平臺,促進涉農高校間的緊密合作,探索二十四節氣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現代農業、生態保護等領域的融合之道,共同推動二十四節氣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為中華農耕文明的傳承與繁榮貢獻力量。
中國農業大學黨委副書記楊志、全國二十四節氣保護傳承聯盟榮譽理事長隋斌、中國農業博物館展覽開發中心主任安曉東、山東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黨委書記鄭峰、河南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黨委書記李興道、中國農業大學黨委宣傳部王珊、資源與環境學院副院長王靖、本科生院通識與創新教育中心主任仇瑩出席論壇。來自南京農業大學、安徽農業大學、河北農業大學等16個聯盟理事單位的多位專家學者參加論壇。論壇開幕式由資源與環境學院黨委書記王雯主持。
楊志在致辭中對資環學院長期以來將節氣傳統文化融入教育教學取得的成果表達了肯定。她説,將節氣傳統文化融入教育是全國高校任重道遠的共同使命,期望通過成立創新聯盟,匯聚全國涉農高校的智慧與力量,深化教育創新,強化文化傳承,推動科研合作,加強科普宣傳,讓更多人了解和感受二十四節氣的深厚文化底蘊與科學價值,共同肩負起傳承與弘揚二十四節氣這一中華民族寶貴文化遺産的重任。
會上,涉農高校二十四節氣傳承創新聯盟正式成立。聯盟由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牽頭,聯合全國16個相關院校、單位,旨在共同培養具有文化自信、創新思維及跨學科能力的新時代人才,推動教育與傳統文化的深度融合,促進二十四節氣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隋斌為聯盟理事單位、秘書處代表頒發證書。
隨後,王雯宣讀“首屆涉農高校二十四節氣創意大賽”決賽獲獎名單。河北農業大學、安徽農業大學等6所高校獲優秀組織單位,中國農業大學崔賀然的作品《老校門》、安徽農業大學許嘉琳的作品《鳩車竹馬》、華中農業大學程思寧的作品《西蘭卡普的節氣物語》獲特等獎。楊志、安曉東、王珊、王靖為首屆涉農高校二十四節氣創意設計大賽的獲獎選手頒獎。
開幕式後,王靖主持論壇特邀報告會。
隋斌以《傳承弘揚中華農耕文明,夯實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根基》為題,深刻闡述了中華農業文明在歷史與現代文明中的重要地位,並提出了在新時代背景下傳承與弘揚這一寶貴文化遺産的具體實踐路徑與方法。北京華彩創佳文化傳播公司首席設計師詹江燕帶來《24節氣創意設計分享》報告,通過一系列基於二十四節氣的創意設計案例,生動展示了如何通過設計語言傳達節氣的文化與美學價值。
河北師範大學教授肖攀登作《作物物候變化與預測》的報告,從科學角度探討了物候變化對農業生産的影響,強調作物物候適應性研究的重要性,展現了二十四節氣在現代農業中的實用價值。
華中農業大學教授柏蕓就《大學校園裏的二十四節氣文化》作報道,以華中農業大學為例,從學習、活動、文化和生活四個方面入手,詳細介紹了該校在二十四節氣教育與文化傳承方面的具體做法,形式多樣,成效顯著。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潘學標以《二十四節氣科學詮釋與高校教育》為題,提出通過科研訓練、創新創業項目等方式,讓學生深入理解和研究二十四節氣的科學內涵與文化價值的建議,並深入探討了二十四節氣在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為高校教育與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度融合提供新的視角。
本次論壇特設參觀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北京中軸線的環節,讓參會代表在行走中領略中華傳統美學,感受文化遺産在當代推動可持續發展的獨特魅力。
本次涉農高校二十四節氣傳承創新聯盟成立大會暨第二屆節氣傳統文化教育論壇的成功舉辦,不僅為涉農高校搭建了一個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平臺,也為二十四節氣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注入了新的活力。未來,中國農業大學將引領聯盟秉持開放合作、創新發展的理念,攜手各理事單位及社會各界力量,共同推動二十四節氣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共同譜寫中華農耕文明新篇章。
來源:中國農大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