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作為國家的基礎事業,承擔著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人才動力的重任。其中,環境設計學科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新工科”教育模式的提出,跨學科教育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在傳統地礦院校中,如何結合本校特色將景觀設計進行發展是近年來的熱門議題。例如,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提出將地學、生態學、環境工程等學科融入景觀地貌學、生態設計課程之中,利用跨學科教學平臺進行教學法創新實踐,使之與生態文明建設學科相關聯,從而搭建出相對完整的景觀跨學科研究和教學框架,為理工科背景下的景觀設計學科教學體系的合理設置和教育思路的科學整理提供參考。
環境設計跨學科教學的重要性
環境設計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涉及到藝術、科學、工程等多個領域。在當今社會,隨著人們對環境品質的要求不斷提高,環境設計專業需要培養具備跨學科知識和能力的創新型人才。地礦院校在地質、礦産、環境等領域具有豐富的教學和科研資源,為環境設計跨學科教學提供了獨特的背景和優勢。
一是培養綜合性人才。地礦院校的學科背景涵蓋了地質學、地理學、生態學等多個領域,與環境設計專業密切相關。通過跨學科教學,學生可以學習到不同學科的知識和方法,拓寬視野,提高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是增強創新能力。跨學科教學鼓勵學生打破學科界限,融合不同學科的思維方式和創新方法,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靈感,培養創新能力。
三是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環境設計涉及城市規劃、建築設計、景觀設計等多個方面,需要與其他專業領域密切合作。環境設計跨學科教學能夠使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需求,提高就業競爭力。
環境設計跨學科教學的現狀
地礦院校通常擁有豐富的地質和礦業資源,這些資源可以作為環境設計教學的實踐基地。然而,如何將這些資源有效地融入教學,以及如何打破學科壁壘,是地礦院校面臨的現狀和重要挑戰。
一是學科融合不夠深入。目前,地礦院校的環境設計專業與其他相關學科之間的融合還不夠深入,存在課程設置不合理、教學內容脫節等問題。
二是實踐教學環節薄弱。環境設計專業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但在跨學科教學中,實踐教學環節往往不夠完善,學生缺乏實際操作的機會,難以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
環境設計跨學科教學的實施方法
在歐美國家的教育體系裏,景觀設計並不是一個單獨存在的學科門類,而是基於眾多基礎學科而發展出來的一個與實踐應用緊密聯繫的學科。具體的實踐則是通過政策參與、公眾參與和設計實踐等方式來共同實現的。通過綜合協調各個專業關係,相輔相成。因此,環境設計研究是跨科學的綜合體系,設計實踐是具體問題的解決方案。
傳統的環境設計教學往往側重於設計理論和實踐技能的培養,而在地礦院校,環境設計教學需要更加注重地質、礦業知識的融合,以及跨學科思維的培養。
一是優化課程設置。根據環境設計專業的需求和地礦院校的特色,優化課程設置,增加跨學科課程的比重,加強不同學科之間的銜接和融合。例如,整合地質學、礦業工程、環境科學和設計學等課程內容。
二是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鼓勵教師參加跨學科培訓和學術交流活動,提高教師的跨學科教學能力。同時,引進具有跨學科背景的優秀教師,充實師資隊伍。
三是改進教學方法。採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如項目式教學、案例教學、小組討論等,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和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跨學科思維和實踐能力。
四是強化實踐教學。加強與企業和社會的合作,建立實踐教學基地,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同時,鼓勵學生參與實際項目,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利用地礦院校的實驗室、礦區等資源,為學生提供實踐操作的機會,並鼓勵學生參與跨學科團隊,進行協同工作,以促進不同專業間的交流與合作。
為了將環境設計建成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地礦院校目前已經實施“産、學、研”一體化辦學模式,在“校企聯合”培養的模式下,建立了“三位一體”的環境設計專業課程體系。除夯實傳統的藝術素養、堅持空間造型能力的訓練外,還應加強自然資源認知能力的培養,強調環境設計的生態價值取向,重視環境設計的生態意義。同時,推行“教師工作室”指導制度,推動實踐教學和設計産業平臺的融合,依託地球科學相關學科支撐,形成完整的設計教學-科研-實踐的綜合鏈條。
針對遭受侵蝕、退化、人為開發過度等受威脅景觀,則需要用景觀方式修復場地肌理,尊重場地現狀與歷史,進行原型保護、生態補償、再生利用的創新設計研究。以“礦區生態恢復與景觀設計”為例,其課程目標是培養學生對礦區生態問題的理解,並設計出可持續的景觀設計方案。教學活動包括礦區實地考察、跨學科研討會和設計工作坊。通過收集和分析國內外礦區環境設計的成功案例,讓學生了解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以及在項目實踐過程中,如何綜合不同學科來配合完成一個礦區生態修復項目,並邀請其他學科的教師給大家講解在項目實施中其他學科如何落實,帶領學生討論案例中的跨學科問題,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環境設計跨學科教學的未來發展方向
跨學科教學的目標是培養具有設計學基礎知識,能運用地球科學相關知識對環境設計進行景觀修復、處理、開發和實踐的複合型設計人才,未來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精進。
一是深化學科融合。進一步加強環境設計專業與地礦院校其他相關學科的融合,形成更加完善的跨學科教學體系。
二是推進國際化合作。加強與國際知名院校的交流與合作,引進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資源,提高環境設計跨學科教學水準。
三是加強科技創新。結合地礦院校的科研優勢,鼓勵學生參與科研項目,培養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為環境設計行業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援。
四是注重人文關懷。在環境設計跨學科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社會責任感,使學生能夠設計出更加人性化、可持續的環境作品。
地礦院校環境設計跨學科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廣闊的發展前景。通過優化課程設置、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改進教學方法和強化實踐教學等措施,提高環境設計跨學科教學品質,培養出更多具備跨學科知識和能力的創新型人才,為環境設計行業的發展作出貢獻。同時,未來還需要不斷深化學科融合,推進國際化合作,加強科技創新和注重人文關懷,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
“生態”對於中國的未來甚至世界的未來都是至關重要的,環境設計教育需要與生態教育相結合。地礦院校要通過與本校強勢學科交叉結合的特色化差異,滿足社會對於環境設計多元化的要求,從而逐漸形成本校的設計教育特色。
來源:自然資源部宣傳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