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一讓、讓一讓!一股“糰子茶”清香飄來,下都快遞站的人群尋香望去,只見砂睦村村民鄭增英扛著大包糰子茶要寄遞給外面的客戶。
“這次寄遞50斤,同一個客戶的。”鄭增英臉上堆滿收穫的笑容,她表示:“今年多虧了‘糰子茶’共富工坊幫我解決了炒茶技術短板、合作加工提升了品質也節省成本,搭上合作共富這班車,預計今年茶葉這項增加收入近萬元。”
原來,福建省上杭縣下都鎮“糰子茶”是上杭特色手工制茶,制茶技藝通過代代傳承至今已有上百年曆史,目前下都約329戶662人參與種植茶葉536畝。受茶葉種植戶數多,制茶工藝粗放,技術不一的影響,往年茶葉品質參差不齊,效益較難提升。為此,下都鎮錨定糰子茶特色産業,由黨支部領辦“糰子茶”紅領共富工坊,圍繞茶文化、茶産業、茶科技“三茶”要素統籌發展,逐步打開促農共富新通道。
據下都“糰子茶”共富工坊負責人鄭浩興介紹,砂睦村黨支部今年領辦共富工坊以來,通過建立利益聯結機制,提升了茶農種茶制茶本領,提高糰子茶産品整體品質,新機制激發新成效。目前共富工坊已炒制幹茶6200多斤,其中服務周邊村茶農1200多斤,新增本村勞動就業50多人,直接帶動群眾增加收入50多萬元。
下都“糰子茶”製作技藝于2022年列入龍岩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砂睦村黨支部書記鄭浩興作為“糰子茶”製作技藝市級非遺傳人,以黨建引領,激發共富活力,積極發揮“頭雁”作用,依託“糰子茶”的資源稟賦,通過“黨支部+合作社+公司+農戶”的工坊模式,凝聚各方組織統籌、加工銷售、勞務合作等力量,延伸拓展工坊規模,讓工坊的組織鏈、産業鏈、就業鏈更為緊密,打造共富機制。
“一村富、一時富,這不是富。我們要以産業先行,做活振興糰子茶文章。”鄭浩興向我們展示他的“糰子茶”發展規劃,“要讓駐點鄉村振興特派員“資源”轉化成“資産”,近期新規劃種植茶葉30畝,建立智慧噴灌設備、管理房、茶園觀光路“三位一體”的生態茶園,壯大村集體經濟。同時,通過跨村聯建,以砂睦村為典型示範,幅射帶動保安、佛坑、五豐、新寨等周邊村的村民種茶,以點成面,形成産業鏈規模,促進集體經濟發展和村民增收。”
與此同時,下都鎮砂睦村以科技賦能,穩步提升産品品質,不斷強化與龍岩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科研院所、江夏學院的合作,從品種、栽培和加工環節著手進行創新研究,通過加工試驗,優化提升“糰子茶”的傳統加工工藝,並按照工坊統一標準規範,進行加工、包裝、銷售,申請食品生産許可證(SC),打響糰子茶品質、品牌。
茶香飄四海,鄉村展新顏。下都鎮依託“糰子茶”産業,黨支部領辦共富工坊、結合省級傳統村落,傳承非遺文化,推進文旅融合,定期舉辦鬥茶賽、茶文化講座、茶藝培訓等活動,傳播茶文化知識,充分挖掘茶文化故事,增強遊客對下都鎮糰子茶的認知和喜愛,引領群眾共富,書寫發展篇章,共同描繪一幅幅生態美、産業興、百姓富的鄉村振興美麗畫卷。(丘啟東 遊榮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