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中國 > 視訊 > 正文

傳承教育家精神 為鄉村振興貢獻智慧和力量——“平民教育之父”晏陽初教育人生

編者按

習近平總書記指示要求,要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中共中央、國務院專門出臺了《關於弘揚教育家精神加強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就弘揚教育家精神,本網特邀知名作家,《晏陽初》一書的作者苗勇,撰寫一篇《傳承教育家精神 為鄉村振興貢獻智慧和力量——“平民教育之父”晏陽初教育人生》一文,以饗讀者。

 

晏陽初一生心懷“教育救國”抱負,以“除天下文盲、做世界新民”作為畢生追求,是中國近現代平民教育和鄉村改造的倡導者和實踐者,是第一個將中國本土發明創造的平民教育、鄉村建設經驗傳播到全世界並生根發芽取得卓越成效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和理念改變了上億勞苦大眾的命運,被譽為世界平民教育之父。《紅星照耀中國》作者斯諾稱他是“一位有獨創的教育家”。1943年,和愛因斯坦等人一起被評選為“現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貢獻的十大偉人”,是迄今唯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聘為終身顧問的亞洲人,也是中國第一位最具全球影響力的公益人物

image.png

晏陽初和愛因斯坦同獲“最偉大的革命者”

 

“走出象牙塔,跨進籬笆墻”的晏陽初在他躬耕平民教育與鄉村改造70餘年的實踐中,開創了一系列具有重要獨創意義高度契合當時中國農村實際的教育思想理論體系,為中國和世界平民教育及鄉村建設作出了傑出貢獻,産生了深遠影響,至今都具有較強的時代價值和借鑒意義。

 

高擎公平濟世的思想大旗,用教育改良世界

心中有景,花香滿徑。受中國儒家思想熏陶,晏陽初從小就具有極強的使命感和救世觀,他一生所服務的對象,是世界上最讓人忽略的最底層勞苦大眾,他的平民教育,改變了世界貧苦民眾的命運。他的教育思想跨越了國家和民族的界限,跨越了種族和階層的界限,達到了一個人類和世界的新高度。某種意義上來説,他20世紀早期中期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重要探索者和實踐者。

追求公平,開闢有教無類新境界不論身份地位種族,人人都有平等受教育的權利。晏陽初始終將“平”字貫穿于他所從事的平民教育全過程。用他自己的話説,“平民教育的‘平’字,是‘平等’意思‘道德人格平等’‘受教育社會機會平等’”。在開展平民教育時,晏陽初對所有願意接受教育的人,不分男女、不論年齡、不論地位,不分長幼、不分職業,無論是工人農民,還是販夫走卒,只要願意學,他都一視同仁免費教育。從他1920年回國到1949年離開大陸的30年時間裏,晏陽初通過募集社會捐款籌集經費等方式,在全國掀起了蔚為壯觀的“除文盲,做新民”識字運動,讓全中國不識字的男女老少都平等享有受教育的機會。

20世紀50年代後,晏陽初再次走出國門,將在中國探索成功的平民教育經驗推向世界。他的足跡遍佈泰國、菲律賓、印度、迦納、古巴、哥倫比亞、瓜地馬拉等50多個第三世界國家。他心懷悲憫,不分人種、不分民族、不分地域和國家開展平民教育和鄉村建設。縱觀中國歷史,春秋時期孔子開創了私學之風,打破了貴族對教育的壟斷,“有教無類”讓更多的人有了接受教育的機會,晏陽初的平民教育則以更加開闊的人類視野和國際視野,讓所有人都能受到教育,開闢“有教無類”的教育新境界。

尊崇實際,開創平民教育新潮流晏陽初雖出生於地處偏僻的四川巴中,但從小接受西方教育。13歲就進入西方教會在四川閬中開辦的天道學校學習,畢業後又進入成都華美高等學校學習。其後又在朋友資助下考入香港大學學習,再後又求學于美國普林斯頓和耶魯雙料常春藤大學,長時間接受西學,自稱是“中華文化與西方民主科學思想相結合的一個産兒”。他學成回國時,正是西學東漸、中國傳統文化全面凋敝、以西為尊的時代。彼時,國內主張全盤西化的浪潮一浪高過一浪。可晏陽初不迷信西學,尊崇實際,崇尚創造,主張中西相容。認為不論是中國的傳統教育還是西方文化教育都只是手段中國教育的途徑應該是:“不要再模倣別人,要自尊自信,自己創造。國外先進的我們要學,但外國的教育,自有他們的背景,我們絕不能毫無目的盲目抄襲”,他在《“平民”的公民教育之我見》中説“我國有我國的歷史文化和環境,亦當有我國所特有的公民教育,方能適應我國的需要。要知道什麼是中國的公民教育,非有實地的、徹底的研究不可”。他不反對外國優秀的東西,但主張對本國歷史文化環境務必徹底研究,求得公民教育的根據;對於外國東西亦可引為參考,以期適應世界的潮流。

從美國學成歸國後,儘管他有在法國戰場為華工服務豐富經驗,但他還是花費一年多時間深入中國19個省份,在大半個中國進行廣泛的實地考察。他花費大量時間走訪鄉村,與農民交談、觀察他們的生活,了解他們的實際需求,深刻了解中國廣大平民百姓,尤其是農民所面臨的困境,從而因地制宜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平民教育方案。正是這種深入實際、尊崇實際、崇尚創造的教育思想,晏陽初領導的平民教育很快受到社會各廣泛歡迎,在全國迅速鋪開,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獨特的教育之路,進而走向世界,甚至美國等發達國家都紛紛學習借鑒他的平民教育思想、理念和方法用以開展掃盲運動,有效地降低了文盲率,引領了世界平民教育時代潮流。

 image.png

濟世開智,走出教育改良新路徑晏陽初一生尊崇“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的儒家思想,矢志將教育作為啟迪智慧、提升素質、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力圖以“不流血”的方式達致強民救國的偉大目標。他為此而秉心直行,終生不悔。

晏陽初始終相信人的尊嚴和價值。認為每個人無論其社會地位、經濟狀況如何,都具有與生俱來的尊嚴和價值。這一點,時至今日,仍然難能可貴。他認為,平民並不缺乏智慧,而是缺乏發揚這智慧的機會。平民教育也不是以慈悲為懷的施米施粥的貧民教育,而是培養國民元氣,改進國民生活,鞏固國家基礎的新型教育。

 

奉行知行合一的教育實踐,用行動奔向大同

晏陽初一生踐行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的教育信條。他在平民教育中身體力行、以身作則,開創了平民教育新境界。正如晏陽初自己所説,他“窮幹,苦幹,硬幹”了一輩子,“從中國幹到世界上幹”。面對各種讚揚與質疑,他如此“自剖”:“我是怎樣的一個人呢?我是中華文化與西方民主思想相結合的一個産兒。我確有使命感和救世觀;我是一個傳教士,傳的是平民教育,出發點是仁和愛。

崇尚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踐行身體力行“教育家精神”晏陽初不僅是平民教育的倡導者和組織者,更是躬耕一線,以身作則、言行一致,樹立了良好形象的教育家榜樣。在一戰歐洲戰場上教授中國勞工識字時,親自編寫教材,親自給學生授課,親自刊印報紙,幾乎是以一己之力,將投身歐洲戰場的10多萬華工的識字教育全面鋪開並取得驕人成績。1920年回國開展平民教育時,又立足國內實際,親自編寫教材《平民千字課》,親自參與組織發動和學校授課,親自講解每一個字的含義和用法,幫助平民快速掌握基本的讀寫能力。

最難能可貴的是,在城市平民教育全面鋪開進入高潮後,晏陽初作為平民教育的倡導者和組織者,開展平民教育所需資金也大多都是以他個人名義籌款所得,是平民教育名副其實的“金主”,但他卻從不空坐在辦公室施號發令,沒有絲毫高高在上的架子,而是帶著金髮碧眼的妻子以及尚在襁中的嬰兒,放棄了舒適的城市生活,抱著“給鄉下佬辦教育”的信念,帶領知識分子主動放下“上等人”身段,走出象牙塔,跨進泥巴墻,深入民間與勞苦大眾為伍,躬耕教育一線。

崇尚實踐出真知,奉行知識分子要向實踐學習的教學理念晏陽初認為知識分子不是萬能的。在深入定縣開展平民教育和鄉村建設時,反覆強調不能以為我們有知識,是大學士、大博士,就什麼都懂得,一切都正確。他反對知識分子高高在上,堅信實踐出真知,主張知識分子要沉下去回歸大眾,走知識分子與人民大眾相結合的道路,批評中國知識分子傳統上的書齋作風,反對讀書人成為脫離農村的一種特殊階級。他説:在中國歷史上,有兩種“瞎子”,兩種“盲人”。一種是生活在社會性底層的不識字無知無識的瞎子,叫“文繼,連盲”;一種是雖有知識,但處在社會性上層,遠離勞苦大眾,不了解廣大人民疾苦,更看不到人民身上的潛在力量的盲人,這種人也叫瞎子。

崇尚系統推進,秉持鄉村教育要連鎖全面施行的系統觀念在教育中,他注重系統推進,整體推進。他説“不是零零碎碎,而是整個體系。”“不是枝枝節節,而是通盤籌劃”。從他回到中國的那一天開始,晏陽初就立志將平民教育和鄉村建設打造成一個全方位的系統工程。認為“社會與生活都是整個的、集體的、聯繫的、有機的,決不能頭疼醫頭,腳痛醫腳,支離破碎地解決問題”,要“連鎖的進行全面的建設”。

為推進全民識字,晏陽初推行“學校式、社會式、家庭式”“三大方式”。其中:學校式教育以青少年為主要教育對象,在學校中對青少年進行基本知識的傳授;社會式教育主要通過開展各種社會團體活動,向群眾及團體進行教育;家庭式教育主要將家庭中不同地位的成員橫向聯繫起來進行教育。

崇尚多向發力,堅守全方位激發民力的教育主張晏陽初堅信平民教育和鄉村改造是發揚,而不是救濟。認為平民並不缺乏智慧,而是缺乏發揚這智慧的機會。鄉村改造是為了民族再造,農民、特別是青年農民,是鄉村改造的主力。知識分子回到民間去,不是包辦代替,而是啟發教育農民,激發調動他們的主人翁意識,培養他們自發自強的精神。

在平民教育和鄉村改造中,晏陽初把對平民的啟發、教育、宣傳工作放在首位,讓平民樹立主人翁意識與從事改革的主動精神。他認為提出一切計劃、方案及方法都要與平民共同商量研究,要使我們所掌握的科學道理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晏陽初我們不是包打天下的英雄,我們不是解救眾生的基督,我們只是廣大平民的朋友,鄉村改造的事業沒有千百萬勞苦大眾的自覺參與,是一定不能成功的!他在定縣實驗中,相當部分工作就是協助啟發農民自動自發精神與習慣,並注意挖掘有領導潛能的農民該村推行鄉村改造工作的輔導人。後來,美國和平工作團也改變以往在落後地區發放食品衣物的辦法,推行平民教育鄉村改造工作政策。隨後美國基督教會也採納晏陽初這一觀念,廢棄原來在落後地區散發衣物食品的救濟工作,另設發展部門,使受助的人們能自立自助、自主發展。

 

抒寫躬耕不輟的教育故事,用實幹成就夢想

在晏陽初開展的平民教育中,發生了很多具有典型的教育故事,至今仍是頗有深意。

甘於奉獻體現教育家精神的家國情懷和仁愛之心1913年青年晏陽初以入學第一名的成績考入香港大學後,按規定“凡考取第一名的可獲得英皇愛德華第七獎學金1600美元”。1600美元獎金對貧窮的晏陽初來説簡直是個天文數字。他當時一年的開銷也不過100美元。這1600美元的獎金,可供當時的他使用16年。但當時英國有個規定,要獲得這筆獎學金,必須加入英國籍。晏陽初斷然拒絕1600美元的獎學金,面對當時的香港大學校長索特的親自勸導,他説:“為了區區1600塊錢,竟要一個學生出賣自己的國籍,校長,恕我直言,這代價也太大了吧!我是很窮,很需要這筆錢。但我鄭重地告訴您,這筆獎學金,我不要了。”説完,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晏陽初當時能到香港大學讀書,完全是靠受朋友史文軒兄妹的資助,經濟十分困難,生活用度經常捉襟見肘。但在這種情況下,晏陽初斷然拒絕領取獎學金也要保留自己的中國籍。在他年老時,多次對侍奉在身邊的女兒説,他死後,一定要將他的骨灰運回祖國安葬。如今,他的一半骨灰安葬在巴中塔子山晏陽初博物館。

燈籠教學,晏陽初因地制宜創新教學方法,吸引農民參加學習教育在定縣開展識字教育初期,大多數農民都對學習不感興趣,認為種莊稼識不識字沒有絲毫關係。為打開局面,晏陽初和他的同事們靈機一動,將農諺和節氣歌謠寫在晚上用以照明的燈籠上,趁著大夥兒乘涼的時候進行講解,很快激起了大傢夥兒的學習興趣,從而迅速打開了學習局面。

晏陽初和他的同事們,以燈籠的方式,諸如此類將漢字和農事生産聯繫起來,使村民們感覺知識是有用的,知識確實可以用來幫助種田,很快就激發了普通民眾的學習興趣。

習近平總書記曾充分肯定晏陽初的教育思想和實踐,他説:“我在河北正定工作的時候,對晏陽初的試驗就做了深入了解。晏陽初在鄉村開辦平民學校、推廣合作組織、創建實驗農場、傳授農業科技、改良動植物品種、改善公共衛生等,取得了一些積極效果。”

晏陽初在他生前最後一次的公開演講裏表示:“願我畢生的工作——平民教育和鄉村改造成為我的遺産。”北京大學教授錢理群認為:“這是一份十分豐富厚重的遺産,它首先體現為一種廣泛、持久、富有成效的實踐活動,令後人永遠懷想;同時,它更具有極大的理論含量,而且這是真正從中國現代社會實踐中提煉出來的理論,是本土的又是現代的,因此它也能夠超越其所産生的時代,而對中國現代教育與鄉村建設産生持續的影響。”

晏陽初是世界平民教育運動傑出的倡導者、傳播者、實踐者。他是世界的,更是中國的。我們探索研究平民教育家晏陽初的教育人生,就會發現,晏陽初的平民教育和鄉村建設思想,高度契合當前正在實施的鄉村振興戰略,對於今天我們正在實施的鄉村振興具有重大借鑒意義。(作者苗勇:係知名作家,四川省總工會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