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術在醫療診斷領域的應用非常廣泛,平臺有什麼特別之處?”
“這個技術路線的成本與其他技術路線相比有何差別?”
“你們要進入新材料行業,核心産品研發進度如何?”
……
這些科創“含金量”十足的提問,考驗著應答者在科研領域的真才實幹,在主考官面前的,是一群來自世界各地的高學歷人才——博士博士後。
近日,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博士博士後雙創大賽復賽在廣州市南沙區舉行,參賽項目輪番講演,精彩展示了新一代資訊技術、半導體與積體電路、生物醫藥與大健康、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海洋研究與運用等領域的硬核研究成果,緊密貼近大灣區産業發展的市場需求。
創新創業,人才為先。雙創大賽優秀項目持續涌現,不斷釋放著大灣區産業向新而行,提質發展的動力源泉。11月23日—25日,入圍決賽的項目即將展開巔峰對決,“面向全球的大賽”與“面向世界的南沙”將會碰撞出怎樣的智慧火花?
人才為何到“灣”來
當前,廣東省以粵港澳大灣區高水準人才高地建設為總抓手,深入實施人才強省戰略,下大力氣引進、培養、用好人才。
大灣區對人才的吸引力,可從賽事中窺見一斑。近年來,大灣區以賽引才、以賽育才,致力搭建粵港澳大灣區博士博士後創新創業大賽等創新創業舞臺,集聚了來自海內外的大批優秀人才,由此帶來了科技、資金等要素的高度集聚。
截至2023年底,廣東全省專業技術人才、技能人才總量分別達972萬、1979萬;研發人員超130萬人;全職在粵工作兩院院士194人,在站博士後約1.3萬人,初步建立了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科技人才隊伍和産業人才隊伍。
“這是一片幹事創業的熱土,有一流的産業、高校、研究機構,還有系統性的引才、聚才、培才政策。”進入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博士博士後雙創大賽決賽的劉博士對廣東的創新創業環境感受深切。
據了解,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博士博士後雙創大賽是廣東省面向博士博士後群體舉辦的規格最高、規模最大、激勵最優的創新創業大賽。大賽總獎金池高達1000多萬(特等獎50萬),獲獎席位超過100個。
從這裡出發,博士後的創新成果,將從高校、實驗室快速走向市場,在大灣區各地落地轉化。
南沙引力何在
作為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博士博士後雙創大賽主辦地,廣州市南沙區置身其中,善行其事,近年來創新博士博士後青年科技人才引進培養模式:全國率先設立粵港澳大灣區博士後科技創新(南沙)公共研究中心,建立博士後人才産學研聯合培養體系,探索實施實驗設備共用、科研項目合作、人才聯合培養等協同創新模式,累計服務區內40余家企事業單位培養博士後240余名。試點實施海外高水準大學STEM博士研究生蓄水池計劃,打造海外青年科技人才回國“第一站”;常態化開展“智薈灣心 博創未來”博士團招才引智活動,吸引超140名境內外優秀博士人才走訪南沙,近一半達成落地意向。
廣州市南沙區持續整合大灣區資源優勢,為自身發展積蓄能量。數據顯示,今年廣州市南沙區引進的國際化高端人才同比增長80%,企業引進的國際化高端人才更是同比增長180%。近三年新招收博士後年增長50%,其中海外高校博士佔比高達1/4,國際化高端人才競相涌入態勢初步顯現。(言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