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黃主任,謝謝醫生們,我現在身體好多了,感謝你們這麼遠還來看望我。”近日,成都市龍泉驛區中醫醫院內一科黃志春主任帶領醫護人員一行6人,來到西河街道勝利家園小區回訪他們的“老熟人”,他們曾經的病人張大爺。
“張大爺,你現在身體怎麼樣?在按時吃藥嗎?您飲食這方面還規律嗎?呼吸機的使用還方便嗎……”在張大爺的家裏,黃志春一行給張某的身體進行了一系列的檢查。經過檢查,目前老人狀態比半月前出院時更佳。臨走時,黃主任一行還叮囑老人一定按時服藥,注意飲食習慣,還對呼吸機的使用以及皮膚護理等注意事項給老人及老人的家人進行了詳細的指導,他們希望通過後期的治療,老人能儘快康復。
今年74歲的張大爺家住西河街道,因“反覆咳嗽、心累10餘年,加重伴肢腫10余天”於今年9月11日收入成都市龍泉驛區中醫醫院西河綜合病區治療。鋻於患者病情複雜、危重,經“醫共體雙向轉診流程”,于9月24日上轉至成都市龍泉驛區中醫醫院內一科繼續治療。
老人進入區中醫醫院內一科後,醫院立即開通綠色通道進入全面救治階段。經多學科專家團隊會診,依據基層提供的資料和進一步檢查結果,迅速制定了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在治療過程中,上下級醫療機構之間保持著密切溝通協作。
西河綜合病區的醫生還實時追蹤了解張大爺在上一級醫院的治療進展,同時向上級專家反饋患者之前在基層的一些特殊情況,以便專家及時調整治療方案。這種上下聯動的模式,讓患者得到了全方位、連續性的醫療服務,避免了資訊孤島和重復檢查治療。通過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提供社會心理支援、接種疫苗,以及減輕或避免使患者面臨失代償風險的精心治療,患者于2024年10月12日好轉出院。
“此次危重患者的成功救治,是醫共體模式‘基層首診、雙向轉診、上下聯動’的生動實踐。完美的詮釋緊密型醫共體內‘管理標準化、協作規範化、品質同質化’內容。”在回訪結束後,黃志春説道,接下來醫院還會不定期對張大爺進行回訪,直到老人身體徹底好轉。
患者張大爺整個治療過程以及後期跟蹤回訪服務無不凸顯龍泉驛區中醫醫院和西河鎮公立衛生院作為龍泉驛區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在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區關於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工作要求中又切實推進了一步。
近年來,龍泉驛區落實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提高基層醫療機構的醫療服務品質,通過醫共體內外雙向轉診,優化服務流程,為居民提供連續性、閉環式的醫療服務,構建“小病在基層,大病去醫院,康復回社區”的合理就醫格局。為探索醫共體聯繫制度和例會制度、加強各成員單位間的交流溝通,點亮了一盞指路燈。
據悉,“基層首診、雙向轉診、上下聯動”的模式,不僅整合了醫療資源,還打破各級醫療機構之間的壁壘,通過優化服務流程、提升服務效率,為城鄉居民提供連續性、閉環式的醫療服務,逐步構建‘小病在基層,大病去醫院,康復回基層’的合理就醫格局,提高基層就診率和區域內住院率”的工作目標;同時“基層首診、雙向轉診、上下聯動”的模式,也為患者提供一體化、優質、連續且高效的衛生醫療服務,讓患者在就醫過程中不再迷茫和無助,真正享受到醫療保障體系完善帶來的福利,也為未來醫共體的進一步發展和優化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文、圖/李汝余 劉昕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