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中國 > 稅改看四川 > 正文

四川自貢:逐夢田野 秋收“豐”景背後的“稅密碼”

地處四川盆地南部的自貢市,“彌嶺連雲盡釜煙,沱江攘攘盡鹽船”,一座天車、一口鹽井,訴説著往昔的繁華。金秋十月,鹽都大地春華秋實、五穀豐登,響起“糧歸倉,秋收忙,瓜果滿園稻米香”的歌謠。

行走在廣袤的鄉野田間,沉甸甸的稻穗低垂著頭,向大地致敬;果園裏的果實競相成熟,散發出誘人的香氣;穿梭在田野的農民,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秋收時節到,自貢稅務部門聚焦農戶需求,精心助力、精準施策、精細服務,全力服務鄉村振興,讓農業增效益、農民增收入、農村增活力。

 

責任與擔當,稅務人變“農忙人”

金秋璀璨,碩果纍纍。自貢市榮縣雙石鎮黃家村的農田內一片生機,一排排玉米葉青莖壯,間作的大豆一派生機。目之所及,遍地金黃糧滿倉,甚是喜人。作為榮縣大豆玉米複合種植、天府油菜示範項目的核心區域及自貢市“大豆+玉米+油菜”種植示範區,雙石鎮黃家村推進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1200畝、天府油菜1500畝。

“從駐村的第一天開始,我就把自己當成村裏的一份子,全身心地投入黃家村各項工作。”榮縣稅務局駐村第一書記汪伶燕説道。

33歲的汪伶燕是榮縣稅務局一名工作人員,2023年由單位選派,擔任榮縣雙石鎮黃家村第一書記。駐村期間,汪伶燕積極適應新環境、新角色,深入群眾,了解生産生活中的實際困難,積極落實支農惠農的稅費政策,服務村民增收致富,妥妥地成為了一名“農忙人”。

據統計,2024年黃家村預計産量2409噸,總産值達923.3萬元,農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約2.68萬元。在汪伶燕和其他村幹部的努力下,黃家村正在積極探索“集體+農戶”共營制、“整組託管”等利益聯結機制,推動實現“小生産”與“大市場”的有效對接,致力於解決農産品銷路不暢的問題。

同樣讓駐村幹部賦能鄉村的場景也在沿灘區演繹著。自2018年起,沿灘區稅務局先後派駐2名稅務幹部在沿灘區瓦市鎮、永安鎮駐村定點幫扶,通過集中宣傳最新稅費優惠政策,手把手輔導辦理涉稅業務,面對面解答農企發票開具、納稅申報、稅惠享受等涉稅訴求,確保各項惠農稅費政策精準落地。

“稅務駐村幹部在身邊,第一時間就能解決我們在涉稅方面的短板,讓我們實實在在地享受國家優惠政策,節省下來的資金也可以更好地投入到生産和研發中。”四川省現代種業發展集團種芯農業有限公司高級農藝師顧文春表示:“未來,我們也將大力創新發展模式,建設更加現代化的種業基地。”

 

獻計與獻“技”,“望天”田變高産田

田成方、路相通、渠相連、旱能澆、澇能排、抗風險、能打糧,作為“再生稻之鄉”的富順縣,綠浪翻涌、間雜金黃集中連片的水稻長勢正旺,與錯落有致的村莊相映成景,勾勒出一幅美麗的田園畫卷。

富順縣再生稻種植歷史悠久,全縣推廣“中稻+再生稻”種植模式,常年蓄留再生稻面積40萬畝以上,佔全市總面積近50%,總産量超過7萬噸。再生稻灌漿避開了夏季高溫期,平均氣溫在22~28℃,灌漿品質更高,口感細膩,深受消費者喜愛。近年來,富順縣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幫助再生稻根系的生長和發展,進一步保證稻穀品質。

再生稻畝産普遍能達到250公斤到300公斤,産量越高,我們的收入也就越高。”古佛鎮鳳儀村村民余啟彬表示。“自播種以來,我們就一直享受著農業機耕、排灌、病蟲害防治及相關技術培訓業務等免征增值稅的稅收優惠政策,極大地減輕了我們的負擔,讓我們能夠更加專注于提升糧食種植技術。”

為守護農企農戶的秋收夢,富順縣稅務局緊密結合“便民辦稅春風行動”,持續聚焦稅費惠農助農,梳理政策適用的關鍵點,提供政策輔導、辦稅提醒、風險提示等精細服務,主動到府走訪了解涉稅難題,實現“政策找人”,幫助納稅人繳費人更好適用政策、運用政策,確保政策紅利直達田間地頭。

富順縣水稻産業的大規模、高品質發展,是稅務部門提供稅收優費政策輔導的生動寫照。在接壤的自流井區,同樣呈現出一幅稻穀豐收的喜人景象。

據了解,自流井區水稻高粱現代農業園區是四川省三星級現代農業園區,通過高粱油菜輪作、高粱大豆套作,水稻+小龍蝦綜合種養等模式實現“一地雙收”賦能産業發展,目前園區培育有省級産業聯合體1個,各類新型經營主體113個。

得益於水稻新品種生態栽培示範科技服務項目,今年種植的新品種耐肥抗倒、收成喜人,平均畝産能達619公斤,真是農戶們的福音!”宏偉村供銷合作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利高興道。據悉,2024上半年,自流井區稅務部門落實農業生産資料增值稅相關稅收政策45.05萬元,為農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稅收支援。

 

施策與賦能,糧罐子變錢袋子

深秋將至,豐收在望。一條“一畝田、千斤糧、萬元錢”的牛佛實踐路正在大安區牛佛鎮緩緩走出。

2023年3月成立自貢市紅藕農業有限公司是一家村辦企業,依託牛佛鎮“黨支部+集體經濟+農業+企業”的村企合作模式,為全鎮水稻種植提供全産業鏈服務,帶動周邊2個村村集體經濟收入上百萬元、群眾就近務工5000余人次、同比增收400余萬元。

“從一開始公司成立到現在健康發展,從每季度的網路申報納稅再到享受各項稅費優惠政策期間一直都有稅企聯絡員為我們提供‘一對一’指導和服務。”自貢市紅藕農業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陳燕輝滿懷謝意

産業興,群眾富,民生優。一份份飽含涉稅業務知識和涉農稅收優惠政策的“寶典”正在送到榮縣農戶和企業手中。

榮縣觀山鎮滿倉園家庭農場內,田畝四四方方,四面開溝放養龍蝦,中間栽稻穀,一片金黃稻蝦田映入眼簾。該農場流轉土地1000余畝,連片開發“稻蝦+稻藥”産業,實行機械化耕種和農業規模化生産,帶動幫扶就近就業80余人。農場負責人郭長春介紹,這種綜合種養“水稻+中藥材+小龍蝦”模式,發揮“一田三收、一水三用”優勢,實現了一畝田“千斤糧、萬元錢,錢糧雙收”目標。

“如今農業生産規模越來越大,但是對於稅收政策我們了解得不多,有顧客要買我們的産品,需要開發票,我們一開始也不懂得該如何操作。回憶起從前,郭長春難為情地笑了笑:“好在有稅務局的同志,經常到府詢問我們經營情況,手把手輔導我們通過電子稅務局申領開具發票,解決了我們的開票難題,為稅務部門的週到服務點讚!

産業發展是鄉村振興的基礎,而稅惠政策則助力地方“小經濟”煥發出“大生機”。自貢市稅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立足當地農業現狀,積極對接生産種植戶,實地查看生産經營情況,針對農戶需求,以數據為要推動“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轉變,通過優化服務、強化科技支撐和提供納稅信用等方式,為自貢市糧食種植發展提供有力支撐。(高岩 黃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