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中國 > 名家風采 > 正文

國醫大師:金世元

image.png


金世元男,漢族,中共黨員,1926年12月生,北京衛生職業學院主任藥師。1940年2月起從事中醫藥工作,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首都國醫名師。

金世元倡導在中醫辨證施治的基礎上合理使用中成藥,對中成藥的處方來源、歷史衍變、藥物組成、配伍意義、功效特點等方面都有獨到見解,擅長相似中成藥的鑒別應用。他強調精湛醫術與優良調劑技術的相互結合,對已瀕臨失傳的傳統“一口印”調劑技術更是技藝精湛。

1985年金世元被北京市評為“自學成才”標兵;1988年被北京市政府評為“有突出貢獻專家”;1989年獲北京市教學成果二等獎;2007年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中藥炮製技術”代表性傳承人;2007年獲得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優秀指導教師”;2008年獲得北京市“首都國醫名師”稱號;2012年獲文化部“傳薪獎”。

金世元出生於普通農民家庭,少時攻讀四書五經。1940年到北京復有藥莊學徒。同年被選送到北京市公共衛生局主辦的“北京市中藥講習所”,系統學習中醫藥學知識,師從中醫名宿汪逢春、趙樹屏等。1956年公私合營時,在北京市藥材公司參加工作。1957年以優異成績通過北京市衛生局舉辦的中醫師資格考試,獲得了中醫師開業執照,但未棄藥從醫。1961年調入北京衛生學校,創建中藥專業,從教30餘年,培養了千余名中藥專業人才。

金世元善於學習、注重實踐、勤於總結。形成了以“醫藥圓融、源於實踐”為特色的學術思想,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中藥鑒定方面,經驗豐富,見解獨到。深入藥材産地調查藥源,尤對道地藥材的鑒別與品質評價見解獨到,技藝純熟。中藥炮製方面,深得古法,技術精湛。對中藥炮製與臨床療效的關係方面的研究頗有見地,全面掌握各類傳統炮製技法,尤對北京特色中藥炮製品種及工藝瞭如指掌。中成藥合理使用方面,理論深厚,成果豐碩。他倡導在中醫辨證施治的基礎上合理使用中成藥,對中成藥的處方來源、歷史衍變、藥物組成、配伍意義、功效特點等方面都有獨到見解,擅長相似中成藥的鑒別應用。中藥調劑方面,品質為先,技藝純熟。強調精湛醫術與優良調劑技術的相互結合,對已瀕臨失傳的傳統“一口印”調劑技術更是技藝精湛。

金世元獨立發表學術論文70余篇。主編、參編著作20余部,其專著有《中成藥的合理使用》(第一版)、《藥道致誠》兩部書籍。主編《中藥炮製學》(全國中等中醫藥學校統編教材)、《金世元中藥傳統鑒別經驗》、《中成藥的合理使用》、(第二版)《中藥飲片炮製研究與臨床應用》等,參編《中華本草》、《中藥大全》、《中藥材大辭典》等。

在科研方面,他根據自己多年臨床治療支氣管炎的有效處方,研製開發出“射麻口服液”;與北京同仁堂合作將著名成藥“烏雞白鳳丸”劑改成口服液,均已被原衛生部批准正式投入市場。

在學術思想傳承方面,桃李滿園、成效顯著。金世元的弟子遍佈醫療、科研、教學、生産、經營等多個領域。1990年起共帶徒6名。2012年,與王永炎院士合作擔任“醫藥圓融”導師,共收博士及博士後9人。2013年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遴選為傳承博士後合作導師,帶博士後1人。

金世元多次向國家有關部門獻計獻策,他撰寫的“關於中成藥組方和生産的幾項建議”受到原衛生部的重視和採納,對於澄清中成藥生産的混亂現象,保證用藥安全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1995年至1998年,被聘為中藥鑒定專家,參與全國中藥材市場整頓工作。

金世元從事中醫藥工作70餘年,熱愛祖國、忠於事業、崇尚醫德、恪守藥德;學術成果豐碩,學術傳承成效顯著,廣受業內讚譽,為中醫藥事業的傳承、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人物簡介

金世元,中共黨員,北京市人,1926年出生,北京市衛生學校主任中藥師,教授,中華中醫藥學會中成藥分會主任委員,現任主任中藥師,北京中醫藥學院客座教授、國家科委國家秘密技術中醫會中醫中藥學中藥審查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評議專家、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成果評審專家、中國中醫藥學會中成藥分會主任委員、臨床藥物評價專家、中國中醫藥學及中藥專業委員會顧問、中國老教授協會醫藥專業委員會顧問、北京藥學會常務理事及中藥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藥材系統高級職稱評委、北京市衛生技術系統中醫中藥高級職稱評委;國家級大型圖書《中華本草》編委、現代實用中藥系列叢書編委會學術顧問;《首都醫藥》、《光明中醫》雜誌編委;中國藥材公司北京同仁堂集團公司技術顧問等,對中藥的鑒定、炮製、製劑等有豐富經驗。

金世元教授不僅是北京衛生學校中藥專業的重要創始人,同時兼任首都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客座教授、中華中醫藥學會中成藥分會主任委員、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基本藥物評審專家、國家科技部國家秘密技術中醫中藥審查專家、北京中醫藥學會學術顧問,並任國家大型圖書《中華本草》編委、《北京中醫》、《首都醫藥》、《中藥研究與資訊》等雜誌編委,中國藥材公司、北京同仁堂集團公司等技術顧問等社會職務。

“博學”是所有和金世元接觸過的人對他最深的印象,只要是涉及到中藥方面的問題,無論是基礎理論,還是實踐經驗,他都能為你一一解答,因此許多人都尊稱他為“國藥泰斗”。

金世元的學徒經歷是從中藥飲片的炮製開始的,作為學徒要從最臟、最累的活幹起。在他學徒的那個年代,對於一些關鍵工藝,師傅從不親傳,主要靠徒弟自己的悟性,在一旁觀察、領悟。和金世元同來的學徒有很多都適應不了走了,而他卻留了下來,並且在這邊幹邊悟中,掌握了許多中藥炮製過程中的要領。

14歲當學徒到現在,金世元從事中藥事業已經77個年頭了,在這77年的醫藥生涯中,金老可謂是醫藥雙馨、教研俱豐。在金世元看來藥如人生,中藥不僅能治病,制藥的過程同時也可以教人、育人。

科研情況

技術專長:由於長期從事中藥實踐、教學與科研工作,足跡遍佈祖國藥材産地和藥材市場,掌握了一套鑒別藥材真、偽、優、劣的嫺熟本領,尤對“地道藥材”的性狀特徵有其獨到的鑒別技能。在中藥炮製方面,有較深的理論造詣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在中成藥方面,運用深厚的中醫理論對於常用中成藥處方來源、歷史考證、藥物組成、配伍意義及功效特點等研究頗有建樹。在中藥調劑方面,熟練掌握審方、計價、調配、復核、付藥等各環節的正規操作和技能技巧。

科研方面:1989年與北京東風制藥廠合作研製成功“射麻口服液”;1991年與北京同仁堂合作研製成功“烏雞白鳳口服液”,這兩個産品均已被批准生産上市,並取得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主要經歷

1940年,一個難得的機遇,金世元參加了由政府舉辦的“北京中藥講習所”, 在這期間,他系統的學習了中醫藥基礎理論知識。當時在這裡任課的是北京城有名的汪逢春、趙樹屏等中醫大家,他們對於中藥方劑學的講述,給金世元留下很深印象的。

1942年畢業于北平市國藥業公會中藥講習所。建國後,歷任北京衛生學校教員、副教授、中藥學科主任,北京市中藥學會副主任委員。長期從事中藥鑒定、炮製、調劑及教學工作,對中藥經典及中藥臨床藥學有較深造詣。著有《中成藥的合理使用》等。被中醫界尊為“國藥泰斗”的金世元先生,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藥材系統高級職稱評委、中華中醫藥學會終身理事。他享有國務院頒發的特殊津貼。儘管金老和各種名貴藥材打了一輩子的交道,但是他卻提倡“無藥養生”。

14歲那年,家裏為了讓金世元有一門兒謀生的手藝,就把這個莊稼漢的孩子送到北京復有藥莊當起了學徒工。在藥莊裏,金世元從最臟、最累的活幹起,兩年的學徒幹下來,他不僅掌握了制藥的基本流程,而且還對藥材的性味産生了濃厚的興趣。

1940年,金世元參加了由政府舉辦的“北京中藥講習所”,當時任課的是北京城有名的汪逢春、趙樹屏等中醫大家。他們對於中藥方劑學的理解,把金世元帶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到了二十六,七歲的時候,金世元就已經與北京的各大藥行來往密切了。

1943年調到北京通州益元堂藥店工作。1956年調入北京市藥材公司業務科中藥研究室工作。

1957年獲得了醫師開業執照。1961年參加北京衛生學校中藥專業的創建工作。

1990年被確定為全國老中醫藥專家經驗師承制導師。

研究實踐

在金世元的藥學研究中,他尤其重視“地道藥材”,為了掌握這些地道藥材的特性,年輕的金世元經常是背著乾糧,夾著雨傘,到各藥材産地去,虛心向藥農請教,在實踐中了解原料藥材之間的差別。

在中醫藥的典籍中有許多關於真偽藥材的論述,為了印證這些前輩醫家的經驗,金世元跑遍了全國的各藥材市場,在這深入的調查和悉心的揣摸中,他練就出一套鑒別真偽藥材的功夫。

中藥炮製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科學,炮製的好壞不僅直接關係到藥品的療效,有時還會危及到人的生命。所以對於中藥炮製,金世元一直有非常嚴格的要求。

在中藥炮製方面,早年的學徒經歷使金世元掌握了豐富的實踐經驗,以後的刻苦學習又使他具備深厚的理論基礎,所以許多在中藥炮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他都能及時發現,而且每到這一時候,平時那個隨和的金世元會變得非常嚴厲。

得益於博覽歷代醫藥名著,金世元對於中成藥的了解十分深入,同樣是一種中成藥,他能把它的處方來源、歷史演變、組方配伍、功能主治等等,都為你介紹得一清二楚。因此許多人遇到問題都願意向他求教,並形象的把他稱為“活藥經”。

在中醫藥的歷史上,醫和藥是不分家的。年輕時打下的中醫基礎,以及後來的刻苦學習,使得金世元在醫學方面的造詣同樣深厚。平時在藥學研究之餘,他也常常為人診病。由於他對於中藥的熟識,使得他開出的藥方往往與從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