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中國 > 跟著5A級景區去旅遊 > 正文

走進明十三陵景區(北京)


明十三陵,世界文化遺産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明十三陵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麓,總面積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距離天安門約五十公里。十三陵地處東、西、北三面環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區周圍群山環抱,中部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山明水秀,景色宜人。

image.png

永樂七年(1409)五月始作長陵,到明朝最後一帝崇禎葬入思陵止,其間230多年,先後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監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嬪、兩位太監。

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築,分別建在東、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體系完整、規模宏大、氣勢磅薄的陵寢建築群。明代術士認為,這裡是風水勝境,絕佳吉壤。因此被明朝選為營建皇陵的萬年壽域

該陵園建於1409-1644年,距今已有300-500多年曆史。陵區佔地面積達40平方公里,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規模最大、帝後陵寢最多的一處皇陵建築群。明代時,于途中的沙河鎮北,建有七孔石造朝宗橋。在鎮東,則築有壯麗的鞏華城。該城原為嘉靖皇帝祭陵時中途休息的行宮,現僅存遺址。

image.png

十三陵的營建始於明永樂七年(1409年),止于清朝初年,歷時200餘年。依陵寢營建時間的先後順序依次為:長陵(永樂皇帝陵)、獻陵(洪熙皇帝陵)、景陵(宣德皇帝陵)、裕陵(正統皇帝(即天順皇帝)陵)、茂陵(成化皇帝陵)、泰陵(弘治皇帝陵)、康陵(正德皇帝陵)、永陵(嘉靖皇帝陵)、昭陵(隆慶皇帝陵)、定陵(萬曆皇帝陵)、慶陵(泰昌皇帝陵)、德陵(天啟皇帝陵)、思陵(崇禎皇帝陵)。

明代皇陵的營建分為卜選陵址、擬定規制、備料施工等幾個步驟。卜選陵址是陵寢營建的首要環節。一般先由卜選官員即朝中一、二品官員率風水堪輿人員依據風水理論,“外觀山形,內察地脈”,經實地勘察後,選出一處或數處“風水吉壤”,上奏皇帝,必要時還要畫出圖樣,貼上説明,最後由皇帝裁定。

成祖朱棣稱帝後即有從南京遷都北京的打算。明永樂六年(1408年),朱棣命令禮部尚書趙羾帶領江西術士廖均卿等人來到北京附近踏勘陵地。經過一年多的時間,終於在昌平境內的黃土山找到了萬年吉壤。朱棣遂封黃土山為天壽山,降旨圈地方圓80里作為陵區禁地。

image.png

明十三陵陵寢佈局不是按照《周禮》左昭右穆的方式,而是以尊者居於主脈,卑者居於從脈(余脈)的佈局排列的。長陵是十三陵的首陵,位於天壽山主峰中部,其他各陵分列其左右。十三陵中長陵最大,永陵、定陵次之,思陵最小。陵寢建造方式可分為三種:一是皇帝生前所建陵,規模大且裝飾華麗(如長陵、永陵、定陵);二是由嗣帝所建陵,因有先皇“從儉建陵”的遺詔或受葬期、國力的影響,規模小且比較簡樸(如獻陵、景陵);三是皇帝生前未來得及建陵,改朝換代後由下一朝代營建(如思陵)。

明十三陵以規模宏偉壯觀、陵園體系完整、佈局莊嚴和諧、景色優美靜謐、風格典雅古樸著稱於世。1957年被列為北京市第一批重點古建文物保護單位。1961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十三陵和八達嶺作為一個完整的風景名勝區又被列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保護區之一。2003年7月3日,明十三陵作為明清皇家陵寢的擴展項目,經聯合國第27屆世界遺産大會審議通過,被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來源:明十三陵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