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中國 > 稅改看四川 > 正文

四川江油:肥腸“小特色”邁向食品“大産業”

“中國最好吃的肥腸在四川,四川最好吃的肥腸在江油,來到江油不吃肥腸就不算到過江油。”《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如是評價“江油肥腸”。

跟隨錄影機的鏡頭,剛剛接近江油市轄區,街道兩側的小吃店舖都在向肥腸這個主題靠攏,各式肥腸店隨處可見。中午12點,江油市三合鎮川羅肥腸店裏人頭攢動、熙熙攘攘,習慣了拼桌的食客們自覺在店外排起長隊。放眼看,餐桌上擺放著一個個色香味美的小土碗,紅燒肥腸、燒白、粉蒸排骨、圓子湯、醋辣子……其中米飯就著一碗燒肥腸是妥妥的進店標配。

image.png

收銀臺邊,店員正在熟練地為消費食客開具發票,手旁一份沾滿油漬的“發票開具指引手冊”十分顯眼。“剛開始使用新的開票系統時,是稅務人員到店裏手把手教的,手冊也是他們送來的,方便對著操作、檢查。”川羅肥腸店店長羅長蓉説道,現在隨時隨地登錄網站就能開發票,二維碼一掃就能查收,很適合肥腸館這種快消節奏。

同樣門庭若市的,還有江油市青蓮鎮伍肥腸小吃店,肥腸系列産品味道好、類別多、創意新是他家的特色。

“要想把江油肥腸的金字招牌打響、擦亮,關鍵在於老味道的新創意。現在國家的稅收政策好,減免力度大,就是支援我們個體戶做大規模、做強産業,我們今年已經享受了各類稅收優惠4.5萬元。”伍肥腸店長伍志清説道。在此理念下,伍肥腸接連推陳出新,粉蒸肥腸、涼拌肥腸、焦溜肥腸、肥腸夾餅等新菜式推出後,無一不廣受好評。

據了解,截至2024年9月,江油專營、兼營肥腸的餐飲門店達141家,較2022年底增幅約40%,兼做肥腸的餐飲店近千家,而在全民網購、直播帶貨的火熱帶動下,記憶中的老味道不僅在當地的街頭巷尾綿延飄香,還搭上“網路”出現在了五湖四海食客的餐桌上。

“作為一名江油人,肥腸是我們的特色、我們的驕傲,我們生産預製品肥腸的初衷便是想讓外地食客、漂泊在外的江油遊子隨時隨地能吃上一口地道的江油肥腸。”四川翔風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羅關友説道。翔風科技是江油肥腸加工技藝非遺工坊、綿陽市農業産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主要産品為袋裝熟食肥腸和兔腿,深加工鮮肥腸年産量多達100余噸。

剛嘗試電商銷售時,羅關友心裏很忐忑,面對第一波突如其來的線上大單,更是既慌張又欣喜:“當時恰好碰上稅務機關的志願服務團隊到府來宣講稅收政策和收集訴求建議,我把沒余錢備貨的困難説了出來,沒想到經過他們牽線搭橋,一天時間就通過‘銀稅貸’收到100萬元貸款,幫助我們順利完成了訂單。”

image.png

如今翔風科技生産的預製肥腸産品現已陸續登錄淘寶、京東、拼多多等線上平臺,今年1-9月已經實現銷售額119萬元。“馬上‘雙11’了,我們已經提前備好了100萬元的貨物,確定了線上優惠。”羅關友介紹道。

“如今江油肥腸預製菜産品的消費者年規模近千萬,肥腸餐食的暢銷,還帶動了生豬養殖、輔料種植等上下游産業擴張發展以及本地就業,眼看著肥腸‘小特産’已經一躍邁向食品‘大産業’,稅務部門與我們一路相伴。”江油市肥腸産業協會會長馮波説道,稅務志願服務團隊多次到協會為會員單位宣傳優惠政策、輔導操作開票和申報,考慮到會員單位類型不一,還分個體、企業以及生産、零售整理了政策,有涉稅問題隨時都可以聯繫諮詢,既很貼心又方便。

近年來,江油市稅務局聚焦肥腸特色産業發展,成立志願服務專業團隊,通過“精準化”宣傳推送,“個性化”解讀輔導,“貼心化”跟蹤服務,用實實在在的稅費優惠政策、便捷高效的稅費服務,讓政策紅利源源不斷惠及肥腸行業全鏈條,為市場主體安心經營、放心生産、用心創業注入“稅動力”。(文、圖/唐芮佳 岳瀚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