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中國 > 名家風采 > 正文

國醫大師:李士懋

image.png

 

李士懋,男,漢族,1936年7月生,河北中醫學院教授、主任醫師。1962年11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河北省名中醫,國醫大師,河北醫科大學中醫學院、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河北省大名醫。先生治學嚴謹,大醫精誠。集學術思想、臨床經驗和思辨特點,出版專著八部;發表論文七十六篇;省級科技進步獎七項;研製中藥新藥五項,均獲臨床批件。擅治心腦血管疾病等疑難雜症,遍及臨床各科。

工作經歷

1962-1979年大慶油田醫院

1979年至今河北中醫學院

1997年12月被北京中醫藥大學聘為中醫基礎理論學科博士生導師。

研究方向

在臨床上擅長治療內科雜症,如心腦血管疾病、腫瘤、發熱等急症。認為中醫的優勢在於治療急診。

學術思想

形成了“溯本求源,平脈辨證”的思辨體系。即:第一以中醫理論為指導,第二從整體觀出發,第三以虛實為綱,第四以脈定證,第五動態辨治,第六崇尚經方。

具體學術思想體現:第一在脈學方面,提出脈診在四診中當居四診之首,權重佔50—90﹪,以脈定證,法依證立,方由法出,方無定方,法無常法,謹守病機,園機活法。第二在溫病學方面,提出溫病的本質是鬱熱,溫病只分兩類,溫熱與濕熱,不存在伏氣溫病,溫病的治療大法為:“透、清、滋”。第三對汗法的見解,認為發汗法不僅用於表證,而且大量用於裏證。發汗法用於寒凝證的治療,並提出寒凝證的標準,即脈痙、寒象、疼痛。第四火鬱發之。對火鬱概念、分類、病因病機、傳變、臨床特點、涵蓋範圍、治則、治法、方藥等,盡皆論之。提出脈沉而燥數,是診斷火鬱證的重要指徵。

總之,在臨床上遵從傳統的中醫理論體系,即“溯本求源,平脈辨證”。對西醫知識積極借鑒,但不以西醫理論指導中醫診治和用藥,也沒有僵死固定的套路,追求辨證論治的最高境界是方無定方,法無定法,謹守病機,靈活辨治。

科研成果

獲河北省科技廳科技進步三等獎一項(為第一主研人);獲河北中醫藥學會著作一等獎一項;獲國家三、四批優秀傳承導師獎二項;主持國家十一五、十二五支撐計劃課題各一項。


精勤求索 苦寒磨礪

李士懋大學期間師從秦伯未、任應秋、劉渡舟、趙紹琴、耿鑒庭、胡希恕等多位名師。他對中醫開始有些認識是從一些臨床實例開始的。年幼時,李士懋心中種下了中醫的種子,他感到“中醫確實了不起”,逐漸充滿了學習中醫的熱忱。

李士懋進醫院實習,有一寒疝病人,他用小建中湯無效,當時的老師孫華士予麻黃附子細辛湯,一劑而愈。這一驗案讓李士懋領悟到什麼是寒邪直中三陰。針灸實習時,楊甲三老師站在自己身旁,親自指導取穴進針。李士懋畢業實習,名醫陸石如老師帶教,傾心相授,使他們受益匪淺。母校的培養,恩師的教誨,給李士懋打下了較紮實的中醫根基,更影響著他的一生。

43歲時,李士懋調到河北中醫學院從事教學工作,曾講授溫病學5年,從理論上進行系統學習的同時,結合對以往臨床實踐的回顧,認識得到昇華。教學的同時,他從未曾間斷臨床,除定期出診外,登門求醫者無數。由於理論上有了提高,反過來再指導臨床,李士懋看病更加自如。

溯本求源 平脈辨證

李士懋早期臨床對脈診並不是很重視,大量的經驗和教訓,使他獨重脈診的診療特色逐漸形成。他深研經典,發現經典的辨證方法就是以脈診為中心,故言“脈證”;他歷覽脈書,對27種脈象條分縷析,詳細去偽存真。

“我在反覆學習和應用《傷寒論》中,有個明顯的感覺,倘若我理解了某一方證的脈象,也就悟透了該方證的病機,運用起來就比較有把握,比較靈活,也能夠適當化裁、融會貫通,並推廣其應用範圍。假如對方證的脈理解不透,用起來也就生澀死板,心中沒底。我深感脈診的重要,經長期摸索,逐漸形成了以脈診為中心的辨證論治方法。”李士懋説。

其實,對脈診的特別重視和倚重,只是李士懋“溯本求源登堂入室的鑰匙”而已,他認為“病機”才是中醫人“登堂入室”的目的地。李士懋的願望,就是治好患者,若治不好時,就苦悶糾結。怎麼辦?只能苦讀經典,博採眾長。李士懋僅《傷寒論》的讀書筆記,摞起來也有一米高。在50多年讀經典、做臨床的磨礪中,李士懋形成了自己的思辨體系,就是“溯本求源,平脈辨證”。

本在何處,源在何處?本在經典,源在臨床,《內經》和《難經》奠定了理論體系構架,張仲景建立了中醫辨證論治這一體系的巍峨大廈。欲溯本求源,就必須悟透張仲景是如何創立和運用這一辨證論治體系的,並從中獲得啟迪。李士懋指出:“仲景把脈學引進辨證論治體系中,就給這一體系注入了靈魂。使這一體系有別於其他各種只羅列一些症狀,呆板的、沒有靈氣的其他辨治體系。所以,對仲景脈學的求索,就是打開仲景神聖殿堂的鑰匙,這正是溯本求源登堂入室的鑰匙。”

有教無類 傳承有方

脈診的深入學習必須從師,指下的感覺和書本上脈象的對應,中間需要一個媒介,這就需要老師的指點。為使學生較快地掌握辨證論治方法,李士懋堅持每週系統講解其積畢生之力所著的《溯本求源 平脈辨證》《脈學心悟》《溫病求索》《冠心病中醫辨證求真》等。通過系統講授,徒弟們對所學的中醫知識融會貫通,理論水準有了較大提高。

在系統講解、傳授真經的同時,李士懋還結合實際病例隨時講解。這些即興講解,往往是李士懋的靈感閃現,蘊含著他數年的臨證體悟。如“亞革脈”“寒痙湯”的命名、補中益氣東加大補陰丸的應用標準等等,都是即興所得,學生們把這些內容記錄下來稱之為“零金碎玉”。

為使徒弟儘快掌握這些要素和思辨方法,李士懋對學生所寫的每一篇學習心得、臨床體會、臨床病案、學術論文,都認真朱批、圈優勘誤,有的批語多達數百字。除口傳筆授外,李士懋還經常手把手地教他們哪個是火鬱脈、哪個是寒痙脈,什麼是澀脈、什麼是勁脈……學生們通過反覆體會脈力、脈位,以及左右手及寸關尺脈象的異同,很快掌握了李士懋脈診的獨特手法。

五段教學法是李士懋傳承模式的核心。傳承中的第一階段是半年到一年,跟師出診,熟悉脈診和老師看病的方法。第二階段,學員獨立診治,老師把關。第三階段採用《經方實驗錄》法,學員互為老師,相互批改,最後老師把關,第四階段是撰寫總結,第五階段輪流講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