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又名清涼山,位於山西五台縣東北部,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稱為“金五台”,又因由五座山峰環抱而成,又稱“五台山”。五台山相傳為文殊菩薩的道場。五台山是中國唯一青廟和黃廟交相輝映的佛教道場,最鼎盛時期為唐代,據《古清涼傳》,全山寺院多達三百所,現存寺院共47處。
在《大方廣佛華嚴經》中載:“東北方有處,名清涼山。從昔以來,諸菩薩眾,于中止住。現有菩薩,名文殊師利,與其眷屬,諸菩薩眾,一萬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説法”。《佛説文殊師利寶藏陀羅尼經》中説:“爾時,世尊復告金剛密跡主言,我滅度後,于南贍部洲東北方,有國名大震那。其國中有山,名曰五頂,文殊師利童子遊行居住,為諸眾生於中説法”。中國古稱震那國,五台山即在印度的東北方,上述二經提到的“清涼山”“五頂山”,恰好五台山五巒巍然、氣候清涼的特徵與經文描述相符合,佛教徒即把五台山定為文殊菩薩道場。文殊菩薩是大智慧的象徵,法身形象多變,依照其形象,可分為一字、五字、六字、八字文殊,其中最常見的是五髻文殊。一般右手握“智慧劍”,象徵以智慧劍斬煩惱結。左手持的蓮花上放置《般若經》,代表智慧的思維。
佛教傳入五台山,普遍的説法是始於東漢。相傳漢明帝時,天竺高僧攝摩騰、竺法蘭來到了五台山(當時叫清涼山)發現此地有釋迦牟尼佛所遺足跡,這座山的山勢和印度的靈鷲山(釋迦牟尼佛修行處)相似,並且文殊菩薩有在此顯現,故二人決定在此建寺,寺院落成後,命名為靈鷲寺。又因漢明帝信佛,加“大孚”兩字。後北魏孝文帝時擴建寺院。至北齊時,五台山寺廟猛增到二百餘座。隋文帝時,又于五個臺頂各建一寺。唐代全山寺院多達三百所,有僧侶三千余人,名僧輩出。至唐德宗貞元年間,全山僧尼達萬人之多。北宋太平興國五年(980),敕內侍張廷訓造金銅文殊像置於真容院(即今菩薩頂),重修真容、華嚴、壽寧、興國、竹林、金閣、法華、秘密、靈境、大賢十寺。明末又重建了大塔院寺的大塔和顯通寺的銅殿塔等。清代,隨著喇嘛教傳入五台山,出現了各具特色的青廟(漢僧所住)和黃廟(蒙藏喇嘛所住)。五台山五座臺頂合圍的地區,稱為臺內,其週邊則稱臺外。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初步調查,全山有“青廟”(漢僧所住)97處,“黃廟”(蒙藏喇嘛所住)25處。現存寺廟臺內有顯通寺、塔院寺、菩薩頂等39座,臺外有佛光寺、南禪寺等8座。
五台山是既有青廟(漢僧所住)也有黃廟(蒙藏喇嘛所住),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並重的佛教道場。青廟和黃廟相互比鄰,共同發展,這在四大佛教名山中是獨有的現象。主要寺院有:顯通寺、菩薩頂、塔院寺、黛螺頂。
顯通寺,又稱大孚靈鷲寺,是五台山第一大寺,始建於東漢明帝永平年間(58-75),相傳天竺高僧迦葉摩騰、竺法蘭來到五台山,修建寺院,取名大孚靈鷺寺,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改名為大顯通寺。現為五台山佛教協會所在地。
菩薩頂,五台山規模最大的黃教寺院。據傳説因為是文殊居住之處,故又名真容院、大文殊寺。此寺創建於北魏孝文帝年間(471-499),歷代曾多次重修。明永樂年後,蒙藏傳佛教信徒進駐五台山,遂成為五台山黃廟之首。清康熙、乾隆皇帝曾數次朝拜五台山,住宿于菩薩頂,賜菩薩頂大喇嘛提督印。
塔院寺,原是大華嚴寺的塔院,因院中的大白塔而得名,現為五台山的主要標誌。始建於北魏孝文帝時,歷代屢經修造,明代又重建。據記載,大白塔內藏有印度阿育王所造的舍利塔。塔院寺中的文殊塔,據傳塔內藏有文殊菩薩的發舍利。
黛螺頂,初名佛頂庵,明萬曆二十年(1592)到清代乾隆十五年(1750),曾名大螺頂,乾隆十五年(1750)改名為黛螺頂,一直沿續至今。清朝的皇帝大多崇佛,多次朝拜五台山。後人把登黛螺頂朝拜文殊菩薩稱為“小朝臺”,素有“不登黛螺頂,不算臺山客”之説。
此外,還有南禪寺、殊像寺、羅睺寺、萬佛閣、十方堂、廣化寺、龍泉寺、南山寺、金閣寺、竹林寺、普濟寺、尊勝寺、佛母洞等。
來源:五台山景區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