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中國 > 視訊 > 正文

深化林改,風景這邊獨好——寫在福建龍岩貫徹落實《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方案》一週年之際

9月20日,在福建省龍岩永定區不動産登記中心窗口,永定區高頭鎮高東村闔家家庭林場的林農江電臺領到了福建省首張林業碳匯預期收益權證,此證涉及林場面積480畝,碳匯核算20年。

“這本證對林農太重要了,意味著我們不僅可以種樹,還可以用它到銀行貸款,促進林場生産。這項改革舉措真是好!”江電臺欣喜地説。

據介紹,林業碳匯預期收益權證可作為林權流轉交易、抵押貸款、項目申報、示範評審和林業資産等事項憑證,為經營業主提供有效物權保障,真正讓碳匯架起綠水青山轉變為金山銀山的一座橋梁。

林業碳匯預期收益權證的發放,是我市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又一重大成果。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關係國家生態安全、鄉村振興和億萬農民福祉。2023年9月25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擘畫了深化集體林改新藍圖,推動全國集體林改再出發。

一年來,龍岩市認真貫徹落實《方案》,以全國林業改革發展綜合試點市、國家林業碳匯試點市建設為抓手,持續改革創新,全力打好綠色生態牌,不斷增強生態優勢、激發綠色動能,林業改革取得新突破、實現新跨越,有效促進了林業發展、林農增收、林區繁榮。

 

對標對表 穩立標桿

圍繞“穩、活、融、試”4個字,《方案》提出了加快推進“三權分置”、發展林業適度規模經營、完善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等8項主要改革任務。作為全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策源地,龍岩嚴格對標《方案》,大膽探索實踐,精耕細作改革“試驗田”,持續為全國集體林改探路子、作示範、立標桿,涌現出一個又一個率先經驗做法——

《方案》提出“支援保險機構創新開發各類林業保險産品”。今年1月1日,全國首單水土流失區林業治理碳匯保險在長汀落地,為全縣389萬畝水土流失區林業治理資源提供1300萬元碳匯損失風險保障。

《方案》提出“鼓勵探索林權資産折資量化的林票運作機制”。6月4日,龍岩林票發行儀式在“全國林改第一縣”武平縣舉行。林票在不改變土地所有權歸屬的基礎上,提高村集體、林農以及經營者的收益,實現三方共贏。

《方案》提出“探索實施林業碳票制度”。8月15日,福建省首單福建碳中和林項目碳匯交易在武平縣簽約,武平縣天源國有林場有限公司與武平永鴻複合材料有限公司簽署碳匯購銷協議,共交易林業碳匯量500噸。此次交易的碳匯項目,以固碳增匯為主要目的,填補了天然林、生態公益林無法開發林業碳匯的空白。

《方案》提出“流轉期限5年以上的林地經營權可以向不動産登記機構申請登記發證”。今年9月、新羅、武平相繼發放轄區首本林下經濟不動産權證。該證有效解決了困擾林下經濟經營主體“急難愁盼”的確權、融資等難題。

林改旗幟始終高高飄揚。一年來,龍岩市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交出了亮眼的答卷:林改經驗做法被中央黨校列入教學課程案例,並在中央黨校“完善政府治理專題班”和中青班開講;林改做法先後4次獲得省委領導批示;2個林改典型案例被國家林草局發文推廣,4個林改典型案例被福建省林業局發文推廣。

 

先行先試 創新機制

深化林改,風景這邊獨好。龍岩是怎麼做到的?

在挺進林改深水區的過程中,龍岩市圍繞“山要怎麼分?樹要怎麼砍?錢從哪來?單家獨戶怎麼辦?”等一道道新難題,不斷深化機制改革,一項項創舉在閩西大地涌現——

創新林木採伐管理制度。全面推行取消人工商品林主伐年齡限制,完善林木採伐告知承諾制方式審批,進一步簡化林木審批手續。目前全市按採伐新政辦理林木採伐許可證3160份,惠及林業經營者4000余戶,盤活林木資産逾7億元。全市480萬畝人工商品林將被盤活,預計受益林農超55萬人。

創新林業金融服務。武平縣在全國率先打造“e林通”服務平臺,以數字賦能推動林改提檔升級,服務林農更加有力有效。搭建覆蓋全市的林業金融區塊鏈融資服務平臺,目前共發放林業貸款11.5億元。在全市推廣林票發行機制,武平發放首批龍岩林票,併發放首筆“林票貸”。在龍岩市推廣林業碳匯指數保險,提供碳匯損失風險保障4711萬元。

創新林業經營機制。持續加快林權流轉,今年以來龍岩市林權流轉面積17.2萬畝,新增新型林業經營主體83家,新增經營面積5.39萬畝。大力引進社會資本參與林業建設,福建和康藥植公司在上杭打造全國最大的中草藥骨碎補苗木繁育種植基地,廣藥集團康美藥業在長汀打造千畝射幹種植基地。

創新林業碳匯工作機制。龍岩市與全國10所科研院校合作,打造60個森林碳匯科研示範點;拓展林業碳匯應用領域,與紫金礦業集團簽訂林業碳匯合作協議,投資1000萬元建設2000畝林業綠碳示範基地。

創新國有林場改革發展機制。開展“百場帶千村”活動,建立“林農出地、林場經營、效益共用”合作經營模式,全市14個國有林場共結對幫扶85個共建村,為共建村村民提供崗位5000多人次,提供勞務工資4292萬餘元。

創新司法護航生態機制。成立全省首家生態修復司法協同中心、全省首個野生動物救助保護基地和全省首個涉案珍稀植物遷地保護基地。市林業局與市中級法院聯合建立“法復青綠”生態修復司法實踐基地,與市公安局在連城邱家山、永定仙崠國有林場聯合建立生態聯勤警務站和生態聯勤智慧指揮中心,打造法治守護生態文明建設的龍岩樣本。

一項項改革舉措,匯聚起林業高品質發展的強大合力。

 

點綠成金 生態富民

眼下,正值靈芝豐收採摘的季節,走進武平縣萬安鎮捷文村千畝靈芝基地,山林裏一朵朵黝黑油亮、蓋體飽滿的靈芝生長其中。武平縣新鑫農業公司的員工們將一株株靈芝從土中採摘出來,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

依託良好的生態資源優勢,近年來,萬安鎮大力發展林下紫靈芝種植,目前全鎮種植紫靈芝8000余畝,今年靈芝全産業鏈産值預計可達9000多萬元,紫靈芝成為實現林農致富的重要産業。

把改革寫在山水之間,讓綠色群山變“幸福靠山”。龍岩持續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不僅充分調動了林農造林、護林的積極性,還有力促進了林業發展、林農增收。

2023年,龍岩市林下經濟經營面積達1081萬畝,林下經濟經營主體1431家,林農19.1萬戶;森林旅遊共接待遊客1700多萬人次,直接收入22.36億元。去年全市實現林業産業總産值560億元,同比增長4.7%,居福建省首位。

改革無止境,砥礪再出發。從推進“三權分置”培育新型林業經營主體,到大力發展林下經濟走出共富路徑,新時代龍岩林改經驗,已然成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實踐。(林元輝 林阿玲 曾俊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