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市南山文化旅遊區是國家首批5A級景區,位於三亞市南山,距市區40公里,是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遊覽區以北有255國道和海南環島高速公路通過。
三亞市南山文化旅遊區共分三大主題公園:南山佛教文化園是一座展示中國佛教傳統文化園區。其主要建築有三亞南山寺、三亞南山海上觀音、觀音文化苑、天竹聖跡、佛名勝景官苑、十方塔林和歸根園、佛教文化交流中心、素齋購物一條街等。
三亞南山寺是中國最南端的佛教寺院,素有“海天叢林”之稱。佛教在一千多年前就已傳入三亞,唐以來,三亞地區曾經建有“大雲寺”“廣度寺”“天元寺”“天寧寺”等寺廟。南山歷來被佛家稱為吉祥福澤之地,與佛教文化有殊勝因緣。
南山為五指山余脈,古稱鰲山,海拔487米,山勢逶迤,遍野蒼鬱。景區面臨一碧萬頃、煙波浩渺的中國南海,海山連綿,景色奇絕。南山歷史淵源流長:據佛經記載,觀音菩薩為了救渡蕓蕓眾生,發了十二大願,其中第二願即是“長居南海願”;唐代著名高僧鑒真東渡日本、日本著名遣唐僧空海西渡求學,均遭颱風所阻漂至南山,經駐留休整後,傳經、求學都獲得成功。因南海南山吉祥殊勝、神奇靈性,故佛家歷來視之為福澤聖地。
自1998年開園以來,南山文化旅遊區先後組織建設了佛教文化苑、觀音文化苑、福壽天地、南海風情、大門景觀區等大型文化旅遊項目,還有輯入世界吉尼斯大全的“三十三觀音群像”,更有舉世矚目的108米“南山海上觀音”,觀音聖像一體化三尊,造型挺拔,氣勢恢宏,被譽為“世界級、世紀級”的佛教造像工程,已于2005年舉行了盛大的開光大典。景區內風光秀麗,山景、海景和園林景色兼而有之,集佛教文化、福壽文化、生態文化、民俗風情、歷史傳説、園林建設為一體。在南山,人們既能領略熱帶濱海陽光、海水、沙灘、鮮花、綠樹的美景,同時還能獲得佛教文化帶來的心靈慰藉,體味回歸自然、天人合一的樂趣。
《崖州志》關於南山自産蓮花的歷史記載。據《崖州志》記載:“光緒六年,三亞鴨仔塘忽自産蓮花,三年乃謝。光緒二十五年,復産,愈甚,至今愈茂。”蓮花是佛教的聖花,表示聖潔清凈,又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信眾認為南山自産蓮花是觀世音化身在此顯現,可見南山與佛門的殊勝因緣。
1992年9月,三亞文物收藏家袁金明、袁金華兄弟,在南山東麓發現了一塊奇石,石長30釐米,寬11釐米,厚度3釐米,分別陽刻和陰刻藏文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哞”,經考證是唐代“藏經石”,為高僧記誦經典或鎮廟之寶。“藏經石”的發現,印證了唐代以前藏傳佛教已傳入南山,證明了南山與佛教的歷史因緣。
三亞市南山文化旅遊區的地形以低山丘陵為主,由低山丘陵經過山麓臺地過渡到濱海砂地。低山丘陵區是以花崗岩為母岩的燥紅土。南山佛教文化景區地帶性植被類型為熱帶半常綠季雨林的熱帶稀疏灌叢,成分以熱帶植物區係為主。地形地貌變化較大,致使不同區域的土壤和植被類型差異也較大。沿海岸線向山脊過渡,土壤和植被各有特點,除濱海沙壩和鴨塘村分佈著部分喬木外,整個區域的原生植被均被破壞,現殘存生長在南山嶺山頂的大榕樹是原生植被的指示植物。在低山丘陵區,土層較薄,有機質含量主要分佈在表層。土壤鹽基飽和度高,綜合肥力差,加之年降雨量分佈集中,乾旱季節較長,整體植被由耐旱性植被構成,喬木零星分佈,多形成灌叢群落。調查地域內土壤和植被狀況可分為4種類型。
來源:南山文化旅遊區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