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中國 > 視訊 > 正文

走在綠水青山間的鄉村振興“逐夢人”


現年49歲的陳齡華,是福建省長汀縣羊牯鄉對畔村人,1998年12月退役後他懷著對家鄉的深情眷戀,毅然回鄉創業,決心用自己的努力改變家鄉落後面貌。2021年9月,他當選村支部委員會書記,帶領村“兩委”班子積極投身鄉村工作。對畔村先後獲評“龍岩市第十四屆(2018—2020年度)市級文明村”“省級鄉村治理示範村”“民主法治村”,在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工作中卓有成效。

 

發展特色産業 促進富民興村

對畔村位於羊牯鄉境內的汀江河東部,與羊牯大街隔江相望,距離縣城65公里,地處偏遠,曾是一個落後的小鄉村。這裡地貌複雜,多為崎嶇的山地,交通極為不便。土地貧瘠且分散,難以進行規模化的農業生産。基礎設施薄弱,灌溉設施不完善,靠天吃飯的情況較為普遍。破舊的房屋錯落分佈,村莊整體面貌陳舊,缺乏生機與活力。在這樣的環境下,村民們的生活水準長期低下,錢袋子始終鼓不起來。“我們村現在都在搞小農經濟,各自‘單打獨鬥’,老路子是走不通、走不長遠的,得大家‘報團取暖’才有發展”。一位村民對剛上任的陳齡華提出建議。怎麼樣才能調動村民的積極性,讓村民錢袋子鼓起來,陳齡華可是動足腦筋。

在發展産業過程中,陳齡華遭遇了不少困難和挑戰,資金短缺、技術不足、市場開拓困難等問題接踵而至。但他始終沒有放棄,為解決資金、市場等問題,先後10余次前往福州、汕頭等地與各大企業和鄉賢尋求合作,同時,為掌握先進種植技術,邀請新農人和農科所專家到村裏進行培訓和指導,為打開市場,帶著村民們參加各種農産品展銷會,積極推廣對畔村的特色産品。

2022年以來,他轉變發展思路,趁著春節外出鄉賢返鄉之際召開座談會,收集到27條意見建議。隨後,他結合與福建新農人生態農業有限公司進行産業聯建,引入成熟産業模式。公司投入350萬元,新建智慧溫控大棚15畝,租賃智慧溫控大棚5畝,復墾撂荒地290畝,種植優質蓮子50畝、套種西瓜紅蜜薯15畝、台灣紅心火龍果5畝,還打造黃精産業項目及系列産品,直接帶動就業崗位13個,助推村財政收入年均增長近10萬元。“利用滴灌技術和綠肥澆灌後的農産品不僅獲得資金補償,産出的農産品也是普通作物的好幾倍,現在農民紛紛加盟我們的發展模式”,上任後的陳齡華第一次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建設美麗鄉村 發展綠色旅遊

“汀江河把我們村分成東北、西南兩片,也將村裏的田地一分為二,發展空間有限,還是個籍籍無名的小村莊”,面對村民們的質疑,陳齡華幾度哽咽。如何利用好山水資源的稟賦,他反覆琢磨。“我們位於汀江流域核心區,自古以來就有‘汀江明珠’和‘汀江總水口’之説,要在這方面做些探索、做足文章”,他的想法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肯定。

於是,他尋求到與專業旅遊公司合作的機會,設想創建“國”字頭的水利風景區,“既能扮靚家園,又能産生帶動效應,山水間能發展些什麼呢?”陳齡華日思夜想,在徵求群眾意見並反覆商討下,在圖紙上描繪起了河灘公園、旅遊接待中心等規劃景點,經過近兩年努力,河灘公園、旅遊接待中心成功落地,總投資1500萬餘元的羊牯汀江水利風景區項目順利通過省級和國家級水利部門評估驗收,景區被省水利廳評為“省級水利風景區”,去年12月被水利部評選認定為“國家級水利風景區”。

為了講好對畔村故事,他深挖歷史文化內涵,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不斷積澱“對畔記憶”“古渡舊時光”等地域文化底蘊,融資建成全縣第一個村史館—對畔村史館,開發“遇見對畔·暢遊山水”系列文創産品10餘款,同時,在庫區積極打造“紅色+記憶”旅遊專線,融合賞景“汀江第一灣”,在汀江河畔開設“古碼頭記憶小店”3處,開設農家樂1家,逐步打造“汀江明珠·養生對畔”文旅品牌,累計接待遊客8.6萬餘人,村民年均增收1.2萬元。

“在陳書記創新思路的帶領下,我們如今生活在景區,開窗便是景,開門致富路的夢想終於實現”,對畔村從貧窮落後到生態宜人的華麗轉身得到群眾的一片歡呼。

 

心繫退役軍人辦實事,做好百姓“解憂人”

陳齡華上任初期對村裏的最大印象之一就是“事多人少”,他暗下決心要發揮老兵優勢,找到服務百姓的“幫手”,主動請纓兼任村級退役軍人服務站站長,組織村裏退役軍人共同回憶軍營生涯,利用一個月時間,組建了全鄉第一支退伍老兵志願服務隊,在生態環保、用地協調、矛盾糾紛調處等重點工作中志願服務20余次。對於留守村中退役軍人的就業難題,陳齡華不遺餘力,積極協調資源,積極聯繫當地企業爭取就業機會,2022年以來,幫助推薦就業4人次,鼓勵自主創業3人。此外,在醫療保障問題上,陳齡華積極宣傳政策,每年定期幫助60周歲以上退役軍人和老年人辦理醫保,確保老年群體能及時得到治療,他親自到府為行動不便者協助辦理手續,讓他們第一時間能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殷切關懷。

陳齡華以赤誠之心,踐行責任與擔當,為退役軍人辦實事、解難題,成為百姓心中的“解憂人”,他用實際行動展現了對退役軍人的關愛,也為鄉村的發展注入了正能量。在他的努力下,退役軍人的生活有了更多保障,他們的奉獻得到了應有的回報。

如今的對畔村是省級鄉村振興試點村和省級文明村,回首一路走來的點滴,面對起初的“質疑聲”,到解決群眾的“呼聲”,最後收穫的“掌聲”。陳齡華感慨萬千,他説:“作為一名退役軍人,就應該始終牢記自己的使命和責任。能為家鄉的鄉村振興貢獻一份力量,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是我最大的心願”。從他身上深刻感悟了一位“兵支書”的擔當和奉獻,他的身影總是在綠水青山間來回穿梭,在不斷追尋著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夢想。(林元輝 鐘全勝 童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