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中國 > 名家風采 > 正文

國醫大師:張鏡人

image.png

張鏡人,男,漢族,1923年6月出生,2009年6月14日逝世,享年86歲。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主任醫師、教授,1942年6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上海市名中醫。家學淵源,不僅擅治發熱性疾病,而且對內科雜病及疑難疾患,如眩暈症、冠心病、心肌炎、慢性胃炎、慢性結腸炎、慢性腎炎、尿毒症、皮肌炎、紅斑狼瘡、多發性骨髓瘤、口腔粘膜病的多發性口腔、扁平苔癬、白斑等,均有豐富的辨證論治經驗,特別是對臨床常見的慢性萎縮性胃炎和慢性腎功能衰竭,進行了系統觀察研究。

人物簡介

張鏡人歷任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中醫科暨中醫氣血理論研究室主任、上海醫科大學教授、上海市衛生局副局長、顧問。全國中醫藥學會副會長、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委員、上海市中醫藥學會理事長、顧問。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市中醫藥研究院專家委員會顧問;上海市中醫文獻館、上海市中醫藥情報研究所顧問等職。曾任全國政協第七、八屆委員會委員、政協上海市第六屆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會委員,民盟上海市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人物小傳

1923年,出生於上海中醫世家,為張氏內科第十二代傳人;

1945年,獨立掛牌應診;

1954年,出任上海市衛生局醫療預防處中醫科副科長;

1990年,成為全國首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

1991年,首批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1994年,獲“上海市名中醫”;

2004年,成立“張鏡人首席名老中醫工作室;

2005年,擔任廣州海軍醫院的胃腸顧問;

2007年,帶領林烽教授研究口臭專題,研究出“雙清平衡免疫療法”;

2009年,榮獲全國首屆“國醫大師”稱號。

人物經歷

張鏡人出生於名醫世家,其曾叔祖張驤雲,以擅治傷寒而稱譽社會,以醫德高尚而口碑極佳。先生幼承庭訓,立志杏林,為第十二代傳人。年未及冠,便學習古典文學,同時攻讀《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神農本草經》等中醫經典著作。18歲開始單獨應診,初出茅蘆,便顯露頭角。

1946年參加國民黨政府考試院舉行的中醫師考試中,高居榜首。建國初期,先生率先關閉私人診所,參加上海市衛生局工作,曾任中醫科副科長、中醫處正、副處長等職。籌建上海中醫學院及中醫醫療機構,為推動中醫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與此同時,先生一直潛心鑽研醫學,精益求精,對中醫理論積累了深厚的造詣,同時,不拘門戶之見,博採眾長,不斷吸取新的知識,在發展中醫理論上甚有建樹。在臨床上有著豐富獨到的經驗與用藥特色,頗多創新。如對急性感染性疾病、慢性萎縮性胃炎、病毒性心肌炎後遺症、冠心病、慢性腎炎、慢性腎功能不全、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均有深入研究,療效卓著,成果斐然。

建國以來,先生不僅在國內講學,還十余度應邀赴日本、澳大利亞等地講學,交流中醫藥學術思想與臨床經驗,每每載譽而歸。先生熱忱培養中醫的新生力量,桃李滿天下。先生急病人所急,經常奔赴全國各地及外域地區,悉心為病人解除苦痛,博得各界人士及廣大患者的信任與稱讚,在海內外享有盛譽,深受中醫同道的愛戴與尊重,被香港報刊譽為“滬上中醫第一人”。

1991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待遇,1994年榮獲首屆上海市醫學榮譽獎。1996年榮獲中央保健委員會優秀保健獎。1990年經人事部、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確認為全國首屆繼承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工作指導老師。1995年獲首屆“上海市名中醫”稱號。

發表科研論文108篇,主編及參編著作有《中華名中醫治病囊秘張鏡人》及《辭海.中醫學科》等20部著作。曾獲多項國家級重大科研成果獎。

醫學成就

張鏡人曾創調氣活血法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病理證實,療效顯著,打破了慢性萎縮性胃炎腺體萎縮不可逆轉的觀念,為防治胃癌開拓了新的途徑,獲全國中醫藥重大科技成果甲級獎及國家級科技進步三等獎。慢性腎功能衰竭採取清濕熱以泄邪濁,益氣陰而養營血的標本同治法,為臨床所驗證,獲上海市中醫中西醫結合科研成果二等獎。徒弟石蘊玉、張存鈞,均在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工作。

學術觀點

張鏡人一直潛心鑽研醫術,精益求精,兢兢業業,謹遵竭誠為人民服務的行為規範,在學術上恪守“茹古涵今,兼收兼蓄,立足臨床,重在創新”的治學思想。

張鏡人對內科雜病,頗崇景岳;外感熱病則服膺葉、吳。臨床治療提倡遵經而不泥古,師法而不拘方,嘗謂:用藥如用兵,有攻有守,知常達變,貴在靈活,化裁在我,惟求取勝。

   【人物評價

張鏡人弟子們回憶,跟師多年,他從未在門診時間裏稍事休息,哪怕上一次廁所,連續門診八九個小時也是如此。老師在診療時對待病人耐心細緻,從不主動叫病人離座。他對每一張處方,每一味藥物,每一個劑量都仔細揣摩。在他書寫的病歷中,不會見到上方(指上次開的方)加某藥物的醫囑格式,每次處方都必定是一張完整的處方。他平等對待每位病人,在他的病人中有很多老幹部,按政策需要照顧。為了不給普通病人帶來影響,他堅持提前1個小時上班,用自己的休息時間先為老同志診療。老師病後在家休息,仍有不知情的老病人找上家門去,他從不拒絕。

張鏡人的國學功底深厚,也讓弟子們追慕不已。他青少年即秉承中醫講求儒醫相通、注重文化的傳統,書法、詩詞、繪畫水準也日趨精進,尤其是古詩詞造詣頗深。他每有感而發,思緒如潮,涌向筆端,佳篇天成,2006年結集出版有《張鏡人詩集》。他40歲時,裘沛然贈詩《慶張鏡人醫師四秩壽辰》七律,其中寫到:“借問江東吟咏者,風流人物屬張生。”讚他能詩之名。

責任編輯:李月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