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中國 > 名家風采 > 正文

國醫大師:張琪

image.png

 

張琪,男,漢族,1922年12月出生。黑龍江省中醫研究院主任醫師,1942年1月起從事中醫臨床工作,為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黑龍江省名老中醫。

人物小傳

1922年,出生於河北省樂亭縣;

1938年,由吉林省長春市輾轉至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在天育堂學醫;

1942年,畢業于哈爾濱漢醫講習所,正式行醫;

1951年,在哈爾濱中醫進修學校學習,組建哈爾濱第四聯合診所;

1955年,調黑龍江省進修學校(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前身)任教;

1957年,調黑龍江祖國醫藥研究所(黑龍江中醫研究院前身)參與籌建;

1978年,任黑龍江省祖國醫藥研究所副所長;

1986年,聘為黑龍江中醫學院(現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內科博士研究生導師。全國第五、六屆全國人大代表。

人生履歷

張琪,原名張鍾麟,1922年11月14日出生,河北省樂亭縣人,是當代著名中醫學家,1944年在哈爾濱市天育堂附設鍾麟診所行醫,1952年參加哈爾濱市第四聯合診所組建為工人診治疾病,1955年在黑龍江中醫進修學校任教,1956年調入黑龍江省祖國醫藥研究所(現黑龍江省中醫研究院),從事醫療、教學及科研工作。兼黑龍江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華中醫藥學會終身理事,黑龍江省中醫藥學會名譽會長。廣東省中醫院客座教授,浙江省中醫院顧問。首批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全國繼承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指導教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五中醫腎病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曾當選第五、六屆全國人大代表。

成就及榮譽

多年來,張琪教授以高尚的醫德、精湛的醫術、豐富的臨床經驗,在醫療、教育、科研方面取得了優異的成就和豐碩的成果,蜚聲全國。曾多次獲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授予全國衛生先進工作者和全國衛生文明先進工作者光榮稱號,並多次獲黑龍江省勞動模範,全省衛生先進工作者標兵稱號、獎章和榮譽證書。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授予他“黑龍江省名老中醫”,多次榮獲優秀共産黨員稱號。

1989年被英國康橋國際傳記中心載入《世界知識分子名人錄》、《世界男人名人錄》,1990年被國務院批准為首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991年被收錄《21世紀中國名人詞典》,199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人事部、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發給張琪教授全國繼承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指導老師榮譽證書。2002年由黑龍江中醫藥大學授予優秀博士研究生導師光榮稱號,2003年獲中華中醫學會成就獎,2004年獲中國醫師協會醫師獎,2009年,被評為首屆國醫大師。

數年來,張琪主持完成多項臨床研究課題,獲得國家、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如“著名老中醫張琪治療勞淋經驗的臨床與實驗研究”、“疏肝健脾活血軟堅清熱利濕法治療肝炎後肝硬化的臨床與基礎研究”、“肝舒康沖劑治療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纖維化的臨床與實驗研究”;三等獎4項,如“寧神靈治療神經官能症的臨床與實驗研究”、“《中國名老中醫經驗集萃》”;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炎Ⅱ號水丸治療IgA腎病血尿的進展研究”等,指導“補脾腎瀉濕濁解毒活血法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的臨床與實驗研究”、“血尿的臨床研究”等課題的研究。1989年“寧神靈治療神經官能症的研究”獲得布魯塞爾尤利卡國際發明博覽會銀獎,至今還在臨床廣泛使用。這些研究均為中醫藥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從事腎病研究40餘年,張琪是黑龍江省中醫腎病學科帶頭人,對慢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功衰竭等的治療療效卓著,具有特色。先後著有《脈學芻議》、《中醫學基礎》、《中草藥學》、《臨床經驗集》、《張琪臨證經驗薈要》、《張琪臨床經驗輯要》和《中醫臨床家張琪》等。著名中醫學家經驗傳薪《碥石集》第1—7集均有其論文收錄,多年來在國家、省級雜誌發表學術論文80余篇。由其主持或直接指導完成的多項課題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研製的寧神靈沖劑治療神志病,1984年在布魯塞爾展覽中,獲尤裏卡銀牌獎。

多年來,張琪培養醫學博士22人、醫學碩士12人,培養學術經驗繼承人7名,為中醫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統醫藥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他們中有的已成為省或市級學科帶頭人,有的已成為博士或碩士研究生導師。

腎病大家

腎病是“窮病”、重病,西醫沒有好辦法,張琪意識到這是中醫的機會和責任。

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張琪抓住腎病方向,帶動一批人持續地研究幾十年,這在中醫界並不多見。到底是什麼機緣,讓他下決心選擇攻克腎病頑疾呢?

上世紀60年代初,張琪任黑龍江省祖國醫藥研究所內科研究室主任。當時他原本想研究冠心病,但那時人們生活困難,一年下來才有4個病例,倒是收治了不少慢性腎炎患者。病人周身浮腫,顏面口唇發白,衰弱無力,病情反覆發作,最後腎功能衰竭,因尿毒症而死,為此張琪心急如焚。

面對腎病頑癥,國內外許多醫學工作者付出了艱辛努力,但治療效果不盡人意。透析只能維持生命,有依賴性,腎移植必須付出高昂的代價,排斥現象難以解決,激素療法副作用明顯,易復發。正因西醫對腎病沒什麼好辦法,張琪確信這是中醫發揮作用的“突破口”。

1962年,張琪與西學中的主治醫師單翠華開始研究慢性腎炎的治療。中醫西結合治療慢性腎炎當時在全國還沒有先例,要闖出一條路子談何容易!張琪古方新用,摸索出治療慢性腎炎的良方“加味清心蓮子飲”,單翠華則協助他監測病人,科學分析。1964年去重慶參加全國腎病學術會議,他的大會發言“慢性腎小球腎炎證治”獲得岳美中老中醫等一致好評。十年動亂期間他們被迫止步。1981年此項工作取得的成果達到國內先進水準。

現代醫學發展帶來很多新內容,中醫腎病科研越來越難。張琪説,開始的目標是把浮腫治好,之後是解決蛋白尿,後來著重改善“腎穿”的病理結果。他一面學習現代醫學知識,一面對腎病進行系統的臨床與科學研究,分析每一種腎臟疾病的病因病機。1986年國家科委和衛生部確定“七五”攻關計劃,張琪關於“中醫治療勞淋”的課題中標。之後他組建腎病研究室和專科門診,先後開展了“中醫藥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的臨床研究”、“中醫藥治療慢性泌尿係感染的臨床與實驗研究”、“血尿的中醫治療研究”以及“中醫藥延緩慢性腎功能衰竭進展的臨床及基礎研究”等,由他親自審定研製出治療腎病的系列中藥,所在的黑龍江省中醫研究院成為全國中醫腎病治療中心之一,多項課題獲得國家及省部級獎項。

40多年間,張琪對腎病的研究越來越深入,在治療上強調補脾益腎。他創造性地運用多元化思想,以多靶點大方復治法,對難治性疾病如慢性腎功能衰竭臨床療效頗佳。

來源: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李月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