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中國 > 魅力中國城 > 正文

魅力中國城 | 越千年 悅巴州

這是一座歷史悠久之城,北魏設巴州,迄今已有1900餘年歷史;這裡是名人故里,辛亥革命先驅董修武,平民教育家、世界十大革命性偉人晏陽初,三國名將嚴顏、抗金英雄宗澤等眾多鄉賢楷模故事流傳至今;這裡還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曲藝之鄉”等,全區保護和傳承有10個大類12個小項的非物質文化遺産……

近年來,巴州區深度發掘利用歷史文化、民俗文化、紅軍文化、名人文化等資源,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強區,逐步增強文化建設思想力和協調力,不斷提高文化權益保障力、文化産業競爭力和文化傳播影響力,為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文化支撐。


源遠流長,巴州已有1900餘年歷史


跨越巍峨雄壯的巴山,穿過蜿蜒曲折的巴河,這裡便是神奇而美麗的巴州。巴州古屬梁州,春秋時為巴子國,自東漢置縣、北魏設州,實行縣制1900多年,擁有省級“歷史文化名城”美譽。這裡是“南方的北方,北方的南方”,是米倉道上的重要節點。千百年來,特殊的地理位置讓歷史在這裡沉澱、文化在這裡交融,閃爍著瑰麗的光芒。

自漢昌縣始,前有古樸典雅的24街巷,後有九井十八街的輝煌;漢將軍嚴顏,無聲地講述著遙遠三國的刀光劍影;平梁古城,南宋保家護園的英勇壯舉猶見;章懷太子,訴説著盛唐皇室的恩怨情仇;淩雲塔、回風亭、魁星樓、白馬井……見證了新老巴州“夜雨秋池”和前世今生。民謠為證唱曰:巴河碧浪送非洲,巴州自古鄉風厚,城內九井十八街,城外清江抱村流。

世界上第一台自動天象儀創制者、北宋天文學家張思訓同樣在這裡留下了足跡。張思訓自幼勤奮好學,熱衷天文觀測。後經反覆試驗改進,張思訓曆盡艱難困苦,對渾天儀進行了重大革新,終於在西元979年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台自動天象儀——太平渾儀,又稱水運渾象。此儀用水銀作動力,是世界上使用水銀于機械儀錶的始祖。法國天文學家普賴恩將張思訓譽為“從天文學世界下凡的天使”。

這裡是辛亥革命先驅董修武的故里。作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董修武在1915年7月29日慘遭殺害時年僅36歲,讓人扼腕嘆息。

這裡還是世界著名平民教育家晏陽初的誕生地。1890年,晏陽初出生在現巴城內的一個書香之家。他立下“不當官,不發財,一輩子為勞苦大眾服務”的誓言,從此走上了平民教育的道路,先後在長沙、煙臺、嘉興開展平民教育的實驗,效果顯著,平民教育運動隨之在全國蓬勃開展起來。


紅色沃土,川陜革命根據地核心區域


綿延千里的大巴山,曾是一片風雲疊起的熱土,曾是一片血肉澆鑄的聖地。1932年,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從鄂豫皖向西實行戰略轉移,12月中旬抵達通江縣,在此後的27個月時間裏,建立了以通、南、巴為中心的全國第二大蘇區——川陜革命根據地,孕育了“智勇堅定、排難創新、團結奮鬥、不勝不休”的紅軍精神。

這裡有全國最大的紅軍將帥碑林,鐫刻十萬紅軍將士英名。1993年9月經省政府批准建立的將帥碑林,先後接待了全國各地4000多名紅軍將士及家屬,參觀人數達92萬多人次,成為中小學生入隊、入團、入黨宣誓,開展保持共産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接受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國防教育、思想教育的“活課堂”“主基地”,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這裡還有鄧小平題寫館名的“川陜革命根據地博物館”,也有新建的界牌紅軍烈士紀念館,正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為祖國發展繁榮而不懈奮鬥。

硝煙散去,斯人不在,青山依舊。紅軍文化不僅成為融入巴州人民靈魂深處的重要文化,也成為巴州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的主體文化,並正以閃光的文化精神特質代代傳承。


“三鄉”之地,傳統藝術爭奇鬥艷


一水環繞、四龕佑城的巴州城區,歷史悠久,也孕育出了燦爛的傳統文化。近年來,巴州區先後榮獲“中國曲藝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石刻藝術之鄉”,是名副其實的“三鄉”之地。

目前,巴州區內流行著評書、金錢板、四川荷葉、竹琴、清音、車燈等多類曲藝曲種。此外,方言、諧劇、民謠改編等具有濃郁地域風情和本土特色的曲藝品種也相當盛行。截至目前,巴州區命名的曲藝傳承基地有23個、曲藝社區6個、曲藝學校13所。巴州區還通過有效整合資源,在城區11所學校和29個鄉鎮(街道)建立曲藝教育培訓基地,並把曲藝納入各個學校藝體課內容;將各鄉鎮文化站、文化活動中心作為鄉鎮群眾曲藝活動場所。

同時,巴州區全面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非物質文化遺産國、省、市、區四級名錄體系已初步建立,一批珍貴、瀕危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得到有效保護和傳承。目前,全區有國家級非遺保護項目1個、省級非遺保護項目2個、市級13個、縣級62個。由巴州區文廣旅局編輯出版的《巴中市巴州區非物質文化遺産圖典》,集中收錄展示了代表性非遺項目保護傳承成果。


百花齊放,民俗風情獨特


正月十六登高


巴中一直有農曆正月十六登高的風俗,巴州最盛,是民間自然形成的不是節日的節日。這一天,來自各縣區四面八方的數萬遊人集聚巴中城,邀請親友,扶老攜幼,穿戴一新,登高遊樂於城郊南龕、西龕、塔子山、望王山、蓮花山等地。正月十六巴中人登高起于何因何時,無從考證。有人説是數百年前巴中文人學士及在庠生員,這天去南龕山摸印(到南龕印盒石去摸印石),象徵將來或近期要高中、掌印、當官,後來慢慢形成了民俗。多説登高山是為了“遊百病”(驅走百病),據説這一天登南龕以後,一年之內可以無病無痛。民間則傳唐代武則天次子章懷太子李賢貶來巴州,曾在南龕山勸農,正月十六這天,很多人都上山聽勸説農事,故慢慢形成正月十六登高遊山之習。

登高這天,一家人備好飲料、瓜果、糖食,早飯後,將食品等物揹運上山,四處遊樂,唱歌、跳舞,一派歡樂氣氛。中午在山上野餐,食品中,芝麻烤餅夾涼麵是必有的。山上人山人海,空曠處全是野餐場地。到廟裏拜佛的,燒香、放鞭炮的亦不少。


打三朝


凡農村姑娘結婚以後,生下第一個孩子的第三天以後舉行的一種儀式。參加儀式的主客為外婆。外婆給外孫準備的衣物和給女兒的營養食品:醪糟、豬腿、臘肉、雞、蛋、糖等,外婆乘坐滑竿和幫忙送禮的人員一道送到女婿家中,擺放在幾張大方桌上,女支客司主持儀式,吟誦吉利語,外婆給外孫取名,賞長命錢。女婿家必須設筵席款待客人。


三江龍舟匯


三江四面環山,地勢極低,水面寬約300多米,是巴州區境內唯一的水鄉。從古到今,歷經洪災無數,棲居於三江兩岸的百姓飽受澇災之苦。於是,這裡的鄉民在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邀請三江上游恩陽河、巴河、茶壩河一帶棲住于河邊的人匯舟三江,舉行祭祀龍神、送龍歸海、避水消災等祭祀活動,以盼祛除澇災,求得風調雨順。活動大致分為:“祭祀天神”“祭祀龍神”“送龍歸海”等儀程。

當時,來自各條河流的船工,坐著船頭塑有龍頭、船尾塑有龍尾、船艙坐有水手十二人的龍船匯于三江,舉行“送龍歸海”。彼時,民間有“哪條船劃得最快,船上的人就能最先得到龍神保祐”的説法,所以,水手們拼命划船、唯恐落後。


巴渝舞


巴渝舞是中國古代最有影響的戰前舞,即武舞。《左傳》載3000年前“周武王伐紂,巴師勇銳,歌舞以淩殷人。故曰:武王伐紂前戈後舞。”這裡對“巴師歌舞”並未命名,直到秦漢相爭時漢王朝再次將此舞用於戰鬥之中,在衝鋒陷陣時“銳氣喜舞,武帝善之曰‘此武王伐紂之歌舞也,乃令樂人習學之,今所謂巴渝舞也。’”這是“巴渝舞”之名在史書上正式提出。“巴渝舞”民間稱之為“渝兒舞”。據考證,巴渝舞是流傳在川東北土著人中之原始歌舞,按其命名來講,它的具體流傳出處應是東漢時漢昌縣巴渝地區,即今巴中市兩千年前的地方歌舞。


巴中皮影


巴中皮影指流傳于巴中市境內的一種民間皮雕傳統戲劇人物的工藝美術和民間皮影戲演出兩大部分。皮影人物民間稱“門神”,因其製作過程與民間製作印製門神的木板畫和門神人物形象相似而得名。巴中的皮影製作既可作身高0.8尺的“三門神”,也可作身高1.4尺的“二門神”,更可製作身高1.8尺的“頭門神”。目前,巴中活態皮影中以“二門神”為主。

巴中皮影在文化娛樂和民俗祭祀活動中,伴隨巴中人民走過了上千年的時光流程。皮影演出的燈調唱腔是巴山地區地地道道的民間音樂。演出的部分地方戲《斬巴蛇》《牡丹燈》和《四下河南》都是巴中可考的歷史故事劇,是研究巴山地區民俗風情、人物傳説、歷史文化的重要史料。如今,巴中皮影戲已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