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中國 > 成渝雙城經濟圈 > 正文

潼南:推動遂潼一體化發展先行區建設落地見效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指出,推動重慶、成都都市圈相向發展,支援四川遂寧與重慶潼南等地探索一體規劃、成本共擔、利益共用的建設模式。


  潼南與遂寧同處成渝腹地,山水相依,歷史人文相近。作為成渝雙城相向發展中的橋頭堡城市,近年來,潼南區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戰略機遇,積極攜手遂寧,在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産業發展等方面探索一體化發展,傾力打造遂潼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促進兩地全面實現深度融合、組團發展,有效提升城市發展能級,做強成渝地區中部極點支撐。


服務共用 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在潼南就能申領到遂寧的營業執照,不用單獨跑回遂寧,實在太方便了!”日前,身在潼南區的四川遂寧市民何苗,在潼南政務服務中心市場主體註冊和許可服務廳,拿到了登記機關為“四川省遂寧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營業執照。


  何苗的親身經歷,是潼南區著力推動遂潼地區公共服務一體化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潼南區按照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總體要求,聚焦遂寧、潼南兩地企業群眾高頻辦事需求和“急難愁盼”問題,建立兩地政務服務機構聯動機制,以流程化、專區化、便民化為著力點,解決兩地企業群眾異地辦事“多地跑”“折返跑”問題,真正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2022年,新增第三批川渝通辦事項101項,事項清單累計達到311項。我們逐項對通辦事項細化梳理,研究出臺《潼南區“川渝通辦”實施細則》,發佈川渝電子證照互認共用清單(第一批)34項。制定一次性告知書、收件通知書、業務登記臺賬‘兩書一賬’。發佈‘川渝通辦’流程圖,推行‘綠-黃-紅’工作預警提醒、督促機制,提高通辦事項辦理質效。實行線下流轉寄遞費用‘政府買單’,實現一地受理、內部協同、一地辦成,真正做到‘最多只跑一次’。”潼南區行政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


  潼南區還在政務服務中心創設綜合性“川渝通辦”工作場景,設置1個“通辦專區”、9個(公安、社保、醫保、民政、企業開辦、稅務、交通、不動産、社會事務)分領域“通辦窗口”、1個自助服務區共3類11個辦理地點供群眾自願選擇,依託“渝快辦”中“川渝通辦”服務專區,提供線上線下多渠道服務,做到線上“全網通辦”、線下“異地可辦”。


  據統計,“川渝通辦”施行以來,潼南區線上辦理“川渝通辦”政務服務事項1.78萬餘件,歸集政務數據27萬餘條,調用開放數據5000余次,現場服務1萬餘件次。


機制創新 共推政策協同聯動雙城


  自2020年1月,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作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大決策後,潼南區就積極行動起來,加強與遂寧的溝通協調,雙方逐步形成“立足成渝、聯動雙城、先行先試、形成典範”的一致努力方向。


  2020年1月17日,遂潼兩地共同起草,並向川渝兩省市發展改革委上報《關於推動遂潼一體化發展有關情況的報告》。2020年12月29日,遂潼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正式獲批。2020年12月31日,四川發展改革委、重慶市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遂潼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總體方案》。2021年9月21日,《遂潼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發展規劃》出臺。2022年3月4日,潼南區召開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領導小組會議,審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體制機制改革創新遂潼實施方案》《遂潼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建設2022年度工作計劃》等5個文件……


  同時,遂潼兩地還建立了重大政策溝通協調機制,注重各項政策之間的配套組合,強化政策內容同國家重大戰略、重大規劃、重大政策有機銜接,最大限度發揮政策聯動效應、疊加效應、整合效應。


  兩年來,遂潼兩地編制報批了先行區國土空間、交通、産業等專項規劃,印發了《遂潼涪江創新産業園區建設實施方案》,揭牌設立遂潼園區臨時黨委和籌委會;建立了聯合招商機制,在上海聯合舉辦先行區全球投資推介會;建立了稅收徵管一體化機制,統一兩地新辦納稅人發票核定標準、個體工商戶定額程式和標準,推動涉稅業務跨省通辦、一網通辦……


 “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切入點,遂潼川渝毗鄰地區一體化發展先行區的構想,正一步步從藍圖變為現實。”潼南區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交通互聯 構建“公鐵水空”立體交通格局


  工地塔吊林立,挖掘機、起重機不停揮舞“鐵臂”,施工機械轟鳴,運輸車輛有序穿梭……2022年5月12日,潼南區雙江鎮仙鵝村,潼南雙江航電樞紐的施工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作為國家交通運輸部“十四五”重點項目、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首批16個重大項目之一、涪江復航重慶境內最後一個梯級開發項目和重慶市級重點項目,潼南涪江雙江航電樞紐工程一直備受關注。


  雙江航電樞紐工程項目上接遂寧市三星航電樞紐,下連潼南航電樞紐,項目建設以航運為主,兼有生態修復、水資源開發、防洪灌溉、發電等綜合功能。建成後,500—1000噸級船舶可從四川綿陽直達重慶朝天門碼頭,將進一步暢通涪江“黃金水道”,有利於推動川渝地區互聯互通。


  5月已經進入一年一度的汛期。為確保項目安全度汛,根據要求,工人們採取兩班倒的模式,加快工程建設進度,完成衝沙閘、消力池、上下引航道、6孔衝沙閘、魚道進出口段的施工任務,全力確保工程下一階段的正常施工。


  “上階段我們既定的‘430’度汛目標已經圓滿完成,下一步將實施廠房及安裝間、尾水渠擋墻混凝土施工和全面圍堰保護下的船閘閘室發電廠房施工階段。”重慶高速航運建設發展集團雙江公司黨支部書記、董事長白昭鵬表示,將始終以安全度汛為基礎,抓好工程進度、品質、安全、環保工作,順利推進工程建設。


  “實現一體化發展,交通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是基礎,為此,我們聚力項目建設,不斷加快相關項目的建設和推進步伐。”潼南區交通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兩年來,圍繞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發展,遂潼兩地共同推動重慶至遂寧城際鐵路等重大項目納入規劃,遂寧三星船閘等項目前期工作加快推進;合潼安高速建成通車,渝遂高速擴能潼遂段通過行業審查加緊準備前期工作,遂潼快捷通道潼南雙江至米心段建成通車,加快構建成渝雙核1小時交通圈、遂潼半小時通勤圈。


  “潼南將緊緊圍繞成渝中部綜合交通樞紐和主城都市區西北門戶樞紐發展定位,充分發揮交通先行作用,全力補短板、鍛長板、優結構,加快構建‘公鐵水空’立體交通格局,持續提升運輸服務水準。”該負責人表示。


産業共建 推進特色産業規模化集群化發展


  2021年5月14日,遂潼涪江創新産業園正式授牌,並舉行招商入駐項目簽約儀式。


  據介紹,該園區規劃面積約450平方公里,將著力構建“一心兩帶五組團”一體化空間發展格局。其中,“一心”即“遂潼之心”,重點佈局天然氣綜合利用功能區、文化旅遊功能區、綜合服務功能區;“兩帶”即共建涪江農文旅融合發展示範帶、瓊江現代農業示範帶;“五組團”即遂寧、潼南兩地5個特色産業組團,重點佈局綠色化工、新材料新能源、電子資訊、裝備製造、特色消費品、節能環保和綠色建材等産業。


“可以説,遂潼産業一體化發展已經呈現出多點開花的良好局面。”潼南區相關負責人介紹。


  在製造業方面,隨著遂潼涪江創新産業園區正式掛牌,在兩地毗鄰地區的10平方公里面積,將通過成立投資集團公司,推進園區開發和運營管理。


  同時,兩地編制了工業一體化協同發展方案,推動電子資訊、節能環保等特色産業協作發展,遂潼天然氣綜合利用産業園儲氣調峰等項目開工建設,兩地高新區獲批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産業合作示範園區。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兩地協同建設科技創新走廊。加快升級建設國家高新區,規劃建設5個重點平臺建設,中防德邦獲批國家“小巨人”企業,潼南高新區被認定為國家智慧終端高新技術産業化基地。推進大型科學儀器等科技資源和平臺共用,新增儀器5880台套,總量達到6980台套,增幅為534.55%,為産業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遂潼涪江創新産業園的建設將為遂寧和潼南高品質發展注入新動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間。”潼南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遂潼兩地將強化“一盤棋”思維,樹牢“一體化”理念,齊心協力辦好合作的事情,共同整合資源、發揮優勢,積極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全力推進特色産業規模化集群化發展,在唱好“雙城記”、共建“經濟圈”中作出更大貢獻。(王靜 劉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