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見證中國 光影記憶 專題 中國微紀錄 地方形象片 資訊

 

紀錄片《我到新疆去》:到新疆去是一種人生選擇

發佈時間: 2018-05-16 |來源: 中國青年報 | 王穎 |責任編輯: 王穎

“在我處於逆境的狀態下,能跟維吾爾族等各族人民在一起,是我的福氣。我常常想,在那樣一個並不快樂的年代,我卻在新疆過上了當時可能的最快樂的生活,我要説,新疆各族人民對我恩重如山,我永遠熱愛新疆,永遠關心新疆。”5月6日在京舉辦的紀錄片《我到新疆去》首映式暨同名圖書發佈會上,84歲的原文化部部長、著名作家王蒙又一次被勾起了半個世紀前在新疆的美好回憶。他是《我到新疆去》中24位和新疆有著不解之緣的主人公之一,1963年到1978年,他在新疆收穫了“一段相當美好的生活”。

3年多前,講述普通新疆人在內地打拼的人生故事的《我從新疆來》,圖書和紀錄片雙管齊下,引發廣泛關注。作為該書作者和紀錄片的總導演,80後維吾爾族攝影師庫爾班江·賽買提希望大家通過這些故事去了解真實的新疆和新疆人。這次,在第二季裏,他要講述的,則是24個憧憬、熱愛新疆的內地人和外國人在新疆奮鬥和生活的溫情故事。

“新疆沒有外地人,留在新疆的人都把新疆當作家”

“現在我每年都去。到了新疆的感覺,跟到別處的感覺不一樣,能夠見到幾個維吾爾族朋友,説説維吾爾語,我覺得很過癮。”在紀錄片《我到新疆去》裏,王蒙身穿民族服裝,用民族語言跟老鄉們談笑著,儼然一位快樂慈祥的維吾爾族大叔。

王蒙和新疆感情深厚,因為“這片土地給我帶來的那種愉悅和不同的體驗,這個地方可以説是在我生命裏用力刻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1963年,王蒙舉家到了新疆,隨後開始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伊寧市下屬巴彥岱鎮巴彥岱公社二大隊生活工作,學習維吾爾語,和當地的少數民族鄉親同吃、同住、同勞動,直到1978年調回北京。新疆的生活成了他人生旅程中一筆寶貴財富,也成就了他日後創作的小説《你好,新疆》和《這邊風景》。王蒙一直把新疆當作自己的第二故鄉,他總是説:“沒有新疆的這16年,也不會有後來的作家王蒙。”

《我到新疆去》裏,73歲的老人謝勝利第一次去新疆的故事,給庫爾班江帶來了很大的觸動。生活在深圳的謝勝利是新疆手鼓王阿不力孜·哈合其唯一的漢族學生,師父告訴他,如果想讓手鼓打得更好,一定要去新疆感受一下,可直到1997年師父去世,這個願望也沒能實現。隨著年紀漸長,這份遺憾與日俱增。

“這位老人終於在去年去了新疆,開始就像遊客四處遊覽、享受美食,有一天他提出要去烏魯木齊的南山。我還記得,那天早上4點多就出發,到達南山,太陽還沒升起,地平線已一片紅光。他一直打著手鼓,太陽升起之際,他突然停下來對著太陽喊:‘師父,我來看你了。’”庫爾班江説,簡單一句,似乎是在跟師父的靈魂對話,內心壓抑了幾十年的情感都表達出來了,當時在場的攝製人員都濕了眼眶。

雖然通過影視作品,從小就對新疆的地貌、美麗的風景、美味的飲食等充滿嚮往,但在援疆之前,土生土長的上海80後彭曉春從來沒有踏上過這片土地。來自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的彭曉春是名骨科醫生,作為第九批上海援疆幹部,在新疆的一年半,他用自己的執著努力,為喀什地區第二人民醫院骨科帶出了一支技術過硬的專業醫療團隊。熱愛跑步的他説:“我最大的願望,就是讓病人能像我一樣縱情奔跑。”

25年前,徐東良從東北來到新疆吐魯番,機緣巧合,從小喜歡畫畫的他當起了壁畫的“保護神”。“雖然美術上少了一個畫家,但是文物圈裏多了一個修復師,這也挺好,所以現在我挺滿足。”徐東良説,他把壁畫當成了一生的研究,每天都會感覺特別充實。

以24位典型人物的真實經歷和心境為內容,從靈感、拓荒、相逢、探索、挑戰、機遇、回家和山水等多個主題展開,《我到新疆去》將鏡頭對準了新中國不同時期奔赴新疆的人們,他們中有翻譯、援疆醫生、籃球教練、旅遊諮詢顧問,有企業家、教師、髮型師、治沙專家、極限運動員,甚至有來自海外的巴基斯坦留學生、南韓髮型師、德國餐廳老闆等。他們因不同的緣由來到新疆,但都深深愛上了這片土地,共同見證了新疆的美麗與神奇、多元與包容。

“對他們來説,到新疆去是一種人生選擇。”庫爾班江説,在《我到新疆去》裏,每個人去新疆的目的不一樣,有些是迫不得已的工作原因,有些帶著夢想,有些是為了愛情,還有人是迷茫中莫名其妙留下來,但是“新疆沒有外地人,留在新疆的人都把新疆當作家,把愛留在那裏”。

用鏡頭講述真實的新疆

18個新疆人離開家鄉,帶著夢想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工作生活,他們中有的人為了生計和發展而留在北京,有的人在“一帶一路”背景下尋求機遇和愛情,有出生在內地的“疆二代”,有通過不懈努力成為明星的藝人——《我從新疆來》第一季並沒有像以往的紀錄片中用大篇幅展現新疆遍地歌舞、大漠胡楊、瓜果飄香的畫面,“片中講述的都是普通人的平凡故事,他們跟你我一樣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備感痛楚,卻又為了理想的生活而不懈奮鬥”。庫爾班江説,自己就是他們中的一員。

上世紀80年代,庫爾班江的父親因做玉石生意走出新疆,在內地獨特的經歷和開闊的視野改變了他對教育、宗教、民族的觀念,並影響了子女們此後的人生軌跡。1998年,14歲的庫爾班江第一次離開家鄉和田,就讀于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師範學校漢語言專業。在學校裏,他第一次接觸到相機和攝影,還辦了個人攝影展。後來,經商的父親生意受挫,庫爾班江畢業後就承擔起養家重任,但他始終沒有放下攝影這一愛好。有一次,他結識了在新疆拍攝紀錄片的導演孟曉程,從此開始和紀錄片結緣。從中國傳媒大學畢業後,他進入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參與拍攝了多部紀錄片。剛開始工作的那幾年,庫爾班江發現,由於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制約,許多人對新疆的多民族和多元文化構成並不了解,仍然停留在“異域風情”“歌舞之鄉”等表面印象上,便萌生了給大家講述一個真實新疆的想法。

2013年起,庫爾班江馬不停蹄地穿梭在20多個城市間,採訪了500多個從新疆走出來的人,最終選出100多個人物故事,結集出版《我從新疆來》一書,並拍成了同名紀錄片。用鏡頭和文字記錄的這些主人公來自不同的民族,他們有著不同的年齡、性別和宗教信仰,他們生活在祖國的各個角落,做著各種不同的工作。他們中,有佟麗婭、李亞鵬、帕爾哈提這樣的名人,也有為生活掙扎的職場新人。相同的是,新疆精神是他們身上無法割捨的元素,即便已經離開新疆,但他們仍和新疆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儘管在初期採訪中困難重重,拍攝紀錄片時攝製組又飽受資金困擾,一度在網上眾籌,但結果卻令人欣慰。圖文書《我從新疆來》被翻譯成英、法、日、俄等9種文字在全球發行。同名6集紀錄片2016年6月在央視等平臺播出後,榮獲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2016年第四批“優秀國産紀錄片獎”、第22屆中國電視紀錄片“最佳微紀錄作品獎”等獎項。

“一提起新疆,大家就覺得好遠。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羊肉串’‘切糕’等,這其實是對人、對事物的標簽化。”在庫爾班江看來,“去標簽化”是激勵他開始創作的最大動力,“故鄉對我來説,如同生養我的父母,給我一個男人最初的骨架和血肉,那兒有我的家人朋友,也有我的很多經歷。故鄉是我認識這個世界的起點,但走出故鄉之後,我通過世界更加理解了故鄉,也更加認識了故鄉”。

從《我從新疆來》到《我到新疆去》

從《我從新疆來》到《我到新疆去》,來去之間,改變的是思路和視角,不變的是渴望理解和溝通的情懷。

2016年12月22日下午,在北大舉辦的“第六屆中國電視年度掌聲·噓聲”評選發佈與對話論壇上,《我從新疆來》獲得了“年度掌聲”。作為推薦人,央視主持人白岩松説,在中國電視普遍追求“高大上”的潮流中,在新疆題材紀錄片紛紛致力於“民族團結”和“民族身份”的宏大敘事時,該片卻對“人的精神”進行深度挖掘、仔細雕琢,描摹出新疆人骨血裏的善良和真誠,從新疆人的角度展示了當下中國人的態度與形象。那天,坐在臺上講述《我從新疆來》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庫爾班江忍不住哽咽了,為了曾經遭遇的數不清的誤解和委屈,也為了逆境中始終沒有放棄的堅持。

那天的對話裏,白岩松説,如果拍第二季,就拍那些奔向新疆尋找和創造夢想和生活的人,講述他們的故事。而這也正是庫爾班江的心願。

僅僅一年半後,《我到新疆去》完成了,“和《我從新疆來》裏我希望人們看到普通的新疆人的初衷一樣,我同樣希望人們看到,那些到新疆去的人的故事,畢竟沒有他們,我也不會走出新疆。”庫爾班江説。

“這些故事裏有新疆不同民族的文化在一起碰撞的火花,也是中國多民族共存、多元文化共同繁榮的最好證明。”在庫爾班江看來,當下,人類在不同區域之間的遷徙已經變得非常平常,而這些普通而平凡的火花,正是《我到新疆去》想要表達的。

去年夏天,庫爾班江曾兩次受邀前往美國,一方面就《我從新疆來》進行作品交流、演講,另一方面帶去了《我到新疆去》的預熱片《維吾爾服飾百年之美》,展現了從1910年到2010年以來每10年新疆維吾爾族女性服飾的變遷。這些服飾都是根據史料、古籍、老照片整理還原而來,不僅表現了新疆地區百年來女性服裝的轉變,也描繪出新疆多姿多彩、交相輝映的民族服飾文化,“在舊金山、洛杉磯、紐約的活動上播放了該片後,反響熱烈,3個城市均已開始接洽做‘百年之美’的服裝秀,希望能在當地通過這些服飾的真人演繹,加上音樂和舞蹈,把新疆百年來的服飾變化和多元文化共存的印象直觀地展現給更多人,不僅讓國人更了解本國文化之美,也讓更多外國人更深入地了解中國”。

“我要把我生長的土地上的多元文化,用我自己最擅長的影像的方式展示給所有人。所以,我在路上,一直在路上。”身兼導演、攝影師、作家和企業家多重身份,而庫爾班江最珍視的是自己手中的相機,“攝影師拿起相機,便背負著社會責任感,攝影師不説謊,用鏡頭記錄真實”。

作為我國的西北門戶,新疆有很多少數民族,但讓庫爾班江一直感到遺憾的是,通過媒體我們能了解到的往往只有維吾爾族、漢族、哈薩克族,少數情況下會有柯爾克孜族、塔吉克族等,其他民族的文化將如何去呈現?在明年即將完成的《我從新疆來》第三季《我生在新疆》的圖書和紀錄片裏,他計劃把鏡頭拉回到土生土長的新疆人身上,把大家熟悉喜愛的新疆美食作為切入點,通過人們的真實故事,來描繪各民族文化與傳統及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完美結合,並給大家呈現出新疆的多民族分佈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