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見證中國 光影記憶 專題 中國微紀錄 地方形象片 資訊

 

無論在哪安家落戶,都有屬於自己的精神故鄉

發佈時間: 2017-03-23 |來源: 《傳家本事》團隊 | 視襲影視《傳家本事》 |責任編輯: 紀錄中國

松陽一個三百年曆史的小村落裏,正值晾曬稻穀的時節,人們坐在谷堆旁曬太陽,狗搖著尾巴四處晃蕩。整個小村悠閒而寧靜,有位老師傅卻沒能閒著,他身形精瘦,手指粗糙,正在一堆木頭中挑挑揀揀。葉師傅是一位鼓匠,他依舊沿用著最古老的制鼓方式,每一環節都需要自己找尋材料並全部手工製作。今天他格外開心,因為他迎來了一位來自幾百公里以外村莊的陌生老人。老人的孫子通過網路找到這位當地僅剩的制鼓人,請他修復在家族祠堂擺放的古董鼓。這樣的訂單並不多,隨著時代變遷,手工業的輝煌早已不在。葉師傅今年63歲,他做了一輩子的鼓匠,沒有徒弟,沒有人承其衣缽,就像當今時代很多守藝人一樣,守著一門即將消亡的手藝。

圖片來自《傳家》第二季——《人文的美意》

這是傳家所展現的世界,一些雖與我們處於同一時代,卻又讓我們分外陌生的世界。這些漸漸邊緣的人群和隨他們一同老去的文化,曾是中國人幾千年來的真實生活。而我們還未曾了解,就快要失去它了。

我們被城市文明所操控,身處這個快速變革的時代:千年曆史的生活經驗,在西方普世價值的流行文化前成了包袱;久遠家傳的文明禮儀,在急功近利的超速生存下下化為愚者固守的過時信條。儘管廟堂之上,氏

族香火仍未燃盡;四海宇內,上品文明仍有蹤跡,但中國人自身文化根基的斷層,讓我們的價值觀多元搖擺,最終造成了我們生活的複雜亂象。

當代著名思想家、北大中文系特聘教授龔鵬程在談到文化復興時曾經説過,全球化的發展,已使得國與國之間同質化愈趨嚴重,國家或城市皆已面目模糊,難以分辨,因此文化身份之自我確認和辨識就越來越迫切。什麼叫中國人?中國人到底該用什麼來説明自己?」他更認為,「國力之表現,經濟之外就是文化。所以文化不是軟實力,而是硬道理。」

圖片來自《傳家》第二季——《閒居的美意》

在這樣的亂象中,有一批人站出來了,帶著尋找遺失的中國生活的使命感,他們開始做一些嘗試。

任祥是三個孩子的母親。為了向自己的孩子傳遞中國人的文化基因,創作二十余萬字,又輔以親手拍攝的十余萬張照片,匯集為一部中華文化的“生活百科全書”。取儒家“詩禮傳家”的典故,這部著作被命名為

《傳家:中國人的生活智慧》。書分春夏秋冬四個部分,在這四個季節變換裏,卻有五千年中華文明的長河緩緩流過。

任祥女士的這本書,給了視襲影視董事長楊樂及他的團隊很大的觸動。製片人朱笑艷説:“這本書所展現的中國生活圖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那些瑣碎而又講究的生活細節曾經是我們少時共同的溫暖記憶

。陌生是因為那些充滿質感和溫度的生活儀式已經漸漸遠去。用什麼方式把那些丟失的中國人的講究、智慧、情趣,重新帶回到大眾面前?紀錄片無疑是一個最恰當的選擇。”

是的,消失中的傳家故事,需要重新被尋找,遺失的中國生活,需要重新被養成。於是,大型人文紀錄片《傳家》應運而生。

圖片來自《傳家》第二季——《天地的信任》

 2016年,《傳家》第一季面世,以“囍事、新生、團聚、交情、閒趣、傳承”為主題,展現中國人“人生四季”的講究和禮儀。影片在央視不同頻道多輪播出,獲得良好收視,在網路獲得近億點擊量,收穫業內多類獎項。

與第一季注重時間性不同,第二季開始追尋地域性。南船北馬,南稻北麥,南雨北雪,南人細膩北人豪邁,此風土之謂也。第二季的《傳家》江湖氣十足,既有古時候最魚龍混雜的八卦之地——茶館,又有苗寨的“武林盟主”——寨王。既有海邊漁民祭祀無主孤魂的普渡儀式,又有草原深處牧馬人的故事。

中國大地所富藏的各種生活樣貌和生命丰姿,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生命歸屬,每個人也會在不同的地方感受到中國人的精神故鄉。安身立命的智慧、心靈豐美的本源,這傳家的基本原則不假外求,就蘊藏在中國內部每個用心經營的風土區域及其文化傳承當中。這也許就是《傳家》第二季想告訴我們的東西。

《傳家》第二季總導演張釗維表示:“近代以來有很長一段時間,中國人對於美好生活與文明精神的構想,因為各種內憂外患,都僅能是美好的想像。但是到了今天,我們有能力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去追求並實踐這種生活與文明的構想。《傳家》想要透過鏡頭去捕捉的,就是這塊大地上的中國人,不管是在山邊海邊、沙漠平原、城市鄉村,他們如何一步一步靠近美好生活,進而,使得作為觀眾的我們,可以更加肯定,這是一塊值得我們以及子孫繁衍生息的家園。”

圖片來自《傳家》——《待客的智趣》
 
圖片出自《傳家》第二季——《兄弟的禮數》

 2017年的“傳家”,已經不只是一部單純的紀錄片,除了《傳家》紀錄長片第二季,還將有《未來生活家》生活美學引領行動、《四季風流》妙趣生活養成計劃,文化品牌【傳家本事】由此誕生。傳家與三聯生活週刊之優質生活服務平臺“松果”合作,用線上影像和線下活動的方式,連結傳統記憶與現代理念,找到50個“未來生活家”,隨他們一起探索中國人的生活美學。松果生活總監魏一平説:“《三聯生活週刊》秉承“一本雜誌和他倡導的生活”,創刊20多年來一直在持續關注那些生活方式的傳承者與引領者。現在,三聯旗下新媒體品牌“松果生活”就是一個聚合生活家體驗與知識的共用平臺,這與《傳家》品牌對品質生活方式的倡導不謀而合。今年,兩家攜手,通過視頻、圖文與活動的形式,來共同呈現生活家的獨特魅力。”如果説,《傳家》只是一部紀錄片,那麼“傳家本事”已經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文化生態系統。

鏡頭閃回至《傳家》製作之初,出品人楊樂去見漢聲雜誌創始人黃永松先生,先生説了這樣一段話:“當下的文化現象是頭腳分離的狀態,頭代表傳統文化,我們現在把頭顱丟到後邊去了,雙腳拼命往前走,這不就斷裂了嗎?《傳家》要做的就是“肚腹”,連接傳統的“脖頸”與當下的“腳步”,讓我們能夠全身而行。”轉眼三年過去,《傳家》即將播出第二季,楊樂説:“傳家正式從一個紀錄片項目發展成一個《傳家本事》的中國生活美學紀錄工程,或者叫中國生活養成計劃,是希望解決現在普遍的透支生活的人‘心中無根、生活無法’的焦慮和缺失,更多地了解自己的文化,享用老祖宗驗證了幾千年的美好生活智慧,這即是‘根本的事’也是‘一種本事’,所以我們希望團結更多的力量,用更具滲透力的方法,將中國文化的生活化復興做得儘量好一些,希望能和更多的人一起修復改善一種生命狀態。”

圖片出自《傳家》第二季——《人文的美意》

“傳家”已經成為了廣受歡迎的紀錄片品牌,但這並不是最終成果,而是一個新的開端。文化的救贖是一個艱難漫長的過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不懈的堅持和努力。但“傳家”人的使命感,已經愈發地清晰與篤定。

尊重本民族文化,秉承家族的信條,留住一份手藝,堅持一種生活方式,就是傳家故事的主人公們所弘揚的文化生命力。“傳家”的信念會永遠傳承下去,傳,然後有小家,成大家。傳,而有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