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見證中國 光影記憶 專題 中國微紀錄 Hi,中國人 資訊

 

紀錄片"自然的力量"登陸央視

發佈時間: 2017-01-04 |來源: 北京晨報 | 韓英楠 |責任編輯: 紀錄中國
《自然的力量》總攝影王路
 5年時間 行程50萬公里 500多天野外拍攝

5年時間,行程50萬公里,500多天的野外拍攝期,一支由純爺們和女漢子組成的攝製團隊,深入中國最為人跡罕至的角落,把鏡頭對準了壯美雄奇的山川河流和生機勃勃的野生動物,呈現出一個前所未見的美麗中國。日前,在央視紀錄片頻道原創自然類紀錄片《自然的力量》的首映禮上,大氣磅薄的畫面,引人入勝的動物故事,引得在場觀眾不住讚嘆。為了這部片子,總導演李文舉離開正在上初中的女兒一去便是5年之久;同樣為了這部片子,總攝影師王路曾多次身處險境,用他們的話説,“我們都是《動物世界》迷。”

  最不捨 總導演離家五年只是因為愛

從茫茫戈壁,到林海雪原;從熱帶雨林,到南海之濱,他們上天入海,爬冰臥雪,為捕捉到一個難得的鏡頭而熱淚直流,也為意外失去拍攝對象而仰天長嘆。最讓家人擔心的是,他們去的地方往往連手機信號都沒有,完全聯繫不上。在這5年的時間中,李文舉的女兒李一菲已經由當時正在上初中的小姑娘,變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學生,在首映現場,李一菲説:“5年前爸爸出去拍片,從此我跟我媽經常説的一句話就是‘爸爸去哪兒了?’有時候爸爸回來了,卻穿著完全不應季的衣服倒頭就睡,有時候鬍子拉碴躺在沙發上打盹,身上還有曬傷。這時我都在想:爸爸,你到底去哪兒了?”一席話,讓臺上台下唏噓不已。

拍攝自然類紀錄片,在業內實際上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情,然而李文舉的團隊卻不以為然,他們熱愛自然,更熱愛中國的大自然。他們的團隊曾在10年前拍攝紀錄片《森林之歌》並在央視播出,當時的導演則是《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李文舉坦言,人做事情不一定非要賺錢,但一定要做自己喜歡的事。“實際上我是學測繪的,工科出身,但我熱愛自然,我經常想什麼時候能拍出中國自己的《動物世界》”,李文舉説,“當你真正了解動物、尊重動物以後,你會發現你的人品也會變得越來越好。”

最艱難 女神導演進入無人區變身女漢子

導演原媛在團隊中一直是大家心目中的“女神”,然而在青藏高原拍攝後,卻讓女神變成了“女漢子”,這個清秀苗條的姑娘曾在無人區一待就是40多天。原媛回憶説,有一次準備拍攝藏棕熊,結果一無所獲,正沮喪之際,突然發現遠處的野牦牛群,於是記錄下了狼群攻擊野牦牛的一幕。“後來我們給牧民回放這些鏡頭,他們也是第一次看到。後來我翻書發現,100多年前國外攝影師曾在此遭遇相同一幕。物是人非,但自然的偉力沒有變,能把這珍貴的影像呈現給觀眾,這就是我們工作的價值所在。”

拍攝自然類紀錄片的攝影師,都需要一副“鐵打的身板”。提到這一幕,總攝影王路回憶稱,“當時用高倍攝像頭望過去,也只是在遠處的地平線上看到了一群黑點,憑經驗我馬上反應到這是狼群在襲擊野牦牛群”,王路説,“因為不敢開車靠近,怕驚擾到動物,海拔5000多米的地方,我和幾個攝影師背起好幾十斤的攝影器材,跳下車就往前跑,當地人竭力阻止我們這麼做,説很容易猝死,但我沒辦法,我知道這一幕太難得,而且狼群的攻擊看樣子不會持續太久,好不容易跑到拍攝位置,幾個攝影師全‘失能’了,呼吸調節不過來,身體不聽使喚架不了機器,所有人靜止了兩分鐘,胳膊才將將能動。”

最害怕 自然攝影師最不願意見到人

拍攝自然類紀錄片,用王路的話説要“上天入地,無所不能”,不僅要會開車、會修車,還要會爬山、會下水,有時也會遇到一些比較危險的動物。王路坦言,拍攝的時候不怕碰見臧棕熊,也不怕碰見狼,最害怕的是大型食草動物。“我們開車行進的時候,一拐過去,5米的位置,一個公野牦牛騰一下就站起來了,比我們的小卡車還高,這種食草動物警惕性非常高,也比較容易暴躁,野牦牛要是衝向我們的話,它的習性就是不把車給撞爛了它是不會走的。”

雲南普洱與中國體型最大的陸生動物——亞洲象主要棲息地西雙版納只有一江之隔,人象生活區域重疊,人象衝突不可避免。李文舉説,大象智商極高,甚至懂得迂迴包抄的戰術。“大象非常聰明,它會繞過一個山頭或者小樹林,然後突然出現在你後面。當時我們在河邊上正在拍攝,突然跟著我們的護林員大喊一聲‘跑’,我們才意識到有一隻大象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繞到我們身後了,所有人扛著機器趕緊跑,那次幸虧有護林員的提醒,不然後果很難預料。”

如果説拍攝自然類紀錄片最危險的是食草動物,那麼攝影師最害怕見到的則是人。對此,攝影師孫昆回憶説,“在高原上,我已經偽裝好了正在拍攝動物,突然我的偽裝從後面被打開了,如果是動物我不害怕,結果進來一個人,當時氣氛特別緊張,後來才知道這是恰巧路過的遊客。”孫昆説,“一般像我們拍攝動物的地方,都是人跡罕至的地方,除了我們,只有一種人出現的概率最高,就是盜獵人。之前我拍攝金雕喂食小金雕的畫面,拍完我就先走了,想著等一個月以後回來,剛好能拍攝到小金雕練習飛翔的畫面,20天以後我回來,正往山上爬半道的時候,無意中看見了一個飲料瓶子,我一想‘壞了’,爬上去一看,果然金雕的巢讓人給掏了。”

記者觀察 不該攝影師一個人背“鍋”

央視紀錄頻道剛開播時曾邀請著名野生動物攝影師、《野性中國》創始人奚志農做過一個短片。短片的最後一句話是“在紀錄頻道尋找答案”。在《自然的力量》首映當天,奚志農説,他已經看到了答案。“我看到了一批更年輕的中國攝影師在成長。中國有全世界最獨特的自然景觀和野生動物,如果孩子們從小就能看中國自己的《動物世界》,才能將欣賞自然、嚮往自然成為習慣。”

毋庸諱言,自然類紀錄片的水準,國內與國外仍存在差距。雖然在拍攝環節中,攝影師是最後的執行者,但是這個“鍋”不該由攝影師一人背。實際上,中國攝影師並不比國外的差。在拍攝《自然的力量》過程中,海拔5000米高原上,狼群正在攻擊一群野牦牛,為了不驚擾到狼群的捕獵,攝影師在幾百米開外就扛起幾十公斤的機器,一口氣奔跑二三百米完成了拍攝。在一部好的自然類紀錄片裏,攝影師應該是一個狙擊手的角色。而在整個作戰環節中,也應該有指揮官、步兵和偵察兵,狙擊手則完成最後的致命一擊。《自然的力量》總攝影王路坦言,拍攝自然類紀錄片缺少的不是有經驗的攝影師,而是攝影師背後那個“高功率、高效能”的團隊。“國外拍攝自然類紀錄片,在攝影師出動之前,各個領域的動物專家、學者是先頭部隊,他們早已把動物的習性、經常出沒的地點和最佳的拍攝時間分析得非常透徹,最後只需交給攝影師拍攝出最美妙的畫面即可。”王路説,“所以這次我們也和一些大學研究動物的機構進行合作,取得了一些突破進展,我們也拍到了類似于雪豹覓食、小藏羚羊學習站立等珍貴的影像。”

因此,一部作品的完成,就像運動場上的接力賽一樣,最後一棒雖尤為重要,但輸贏仍得由整個團隊來決定。(韓英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