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中國、俄羅斯、朝鮮三國交界的吉林琿春防川景區,素有“雁鳴聞三國,虎嘯撼三疆”的美譽。登上龍虎閣,“一眼望三國”,遼闊壯美的邊境景象盡收眼底。然而,在這片壯麗山河的背後,隱藏著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銘刻著民族英雄吳大澂的不朽傳奇。
▲龍虎閣
19世紀上半葉,清王朝走向衰落。1858年,中俄簽訂《璦琿條約》,沙俄攫取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60余萬平方公里的土地。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簽訂,沙俄再次取得烏蘇裏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的約4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根據條約規定,中俄雙方在烏蘇裏江口至圖們江口的千余裏的邊界上,共豎立“耶”“亦”“喀”“拉”“那”“倭”“帕”“土”八塊木製界碑。經過風吹雪打,大多朽毀或遺失,特別是“最關緊要”的末處“土字牌”界碑,已“無從查究”。沙俄在中國邊境的擴張愈演愈烈,任意挪動界碑,中國圖們江的出海口被堵死,連琿春黑頂子(今琿春市敬信鎮)一帶也被非法佔據。當地百姓戲稱中俄邊境的界碑為“馬馱界碑”。
▲吳大澂與沙俄官員談判(蠟像)
在這樣的背景下,吳大澂于1880年奉旨幫辦吉林,致力於加強邊防,抵禦沙俄侵略。1886年,時任欽差會辦北洋事宜大臣、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的吳大澂奉使赴琿春,會同琿春副都統依克唐阿重勘中俄東部邊界。在岩杵河勘界會議上,吳大澂據理力爭,與沙俄代表展開激烈辯論。最終,在吳大澂等人的堅持和努力下,雙方簽訂了《中俄琿春東界約》,成功重立“土字牌”,收回琿春黑頂子地方,爭得圖們江口出海權。
▲“吳大澂收複國土紀念”碑
今年9月,“吳大澂收複國土紀念”揭牌儀式暨2024年延邊州“全民國防教育月”活動在琿春市隆重舉行。如今的琿春防川景區不僅是欣賞壯麗自然風光的勝地,更是愛國主義和國防教育的重要基地。
國慶假期期間,眾多遊客與研學學生來到吳大澂紀念廣場,瞻仰這位愛國英雄的雕像,駐足於“吳大澂收複國土紀念”碑前,感受他“一寸土地盡寸心”的深沉愛國情懷。(央視新聞客戶端)
(編輯:孟君君 責任編輯: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