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延吉市公園街道園吉社區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體驗點,全市社區藏書最多、規模最大的“石榴籽書屋”成了各族群眾讀書學習、陶冶情操的活動中心;在延吉市北山街道丹英社區,直播中的跨區域“網際網路+民族團結”平臺,正在為延吉和無錫探索交流共建機制進行著有益嘗試;在延吉市建工街道延虹社區,各族群眾一同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建立起友好互助的情感紐帶;在延吉市河南街道白山社區,充滿傳統文化元素的網紅打卡地“口袋公園”,成了各族群眾互動交流、分享快樂的好去處……
中華文化是民族團結的血脈,也是推動發展的重要支撐。近年來,延吉市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文化浸潤構築幸福家園為著力點,打造了豐富多元的民族團結文化宣傳陣地。
“阿姨們畫得真好,接下來,讓我們把畫好的圖案剪下來。”仲夏時節,戶外烈日炎炎,延吉市公園街道園吉社區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體驗點裏卻涼爽宜人,在漢族、朝鮮族、滿族、回族等各族群眾共同參與的手工製作花帽子課堂上,正進行著有趣的互動。
62歲的劉敏在延邊大學師範學院年輕“老師”的幫助下,不僅親手為自己的小孫女繪製完成了一頂可愛的花帽,還跟隨能歌善舞的朝鮮族居民進行了歡樂的舞蹈互動。
位於鐵南區域的延吉市建工街道延虹社區活動室也熱鬧非凡。“老師不是剛教過了嘛,那個字是一聲,不是二聲!”“哎呀,對呀,幸虧你糾正得及時,要不一會兒‘考核’時,又要鬧笑話了!”“哈哈哈”……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課堂上,漢族居民王阿姨和她的朝鮮族“同桌”李阿姨相互督促學習,不時地發出爽朗的笑聲。
豐富多彩的文化宣傳活動,成為各民族群眾友好和諧互助的情感紐帶。延吉市愈加濃厚的民族團結氛圍,不僅體現在文化宣傳活動中,隨處可見的多元化民族團結文化宣傳陣地,更使這份凝聚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昇華。
“這是我們結合本民族特色打造的朝鮮族民俗服飾和文化體驗區,平時,我們會邀請一些遊客來‘紅石榴之家’做客,在了解中華傳統文化、延邊文化、各民族文化的同時,他們還可以穿上民族服飾,體驗一下別樣的民族風情。”在延吉市北山街道丹英社區,一場跨區域“網際網路+民族團結”平臺互動直播,讓無錫市的街道、社區居民對延吉的“三共四同”互嵌式示範社區建設和民族團結文化宣傳陣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
傍晚時分,以“綠美延吉”“青年延吉”為建設目標打造而成的延吉市河南街道白山社區民族團結“口袋公園”裏燈光璀璨,成為轄區各族居民飯後休閒的好去處。愜意的時光裏,對新奇事物充滿興趣的孩童被民族文化長廊內一排可旋轉的民族宣傳柱吸引,56個民族小故事在玩耍中悄悄地流進孩子的心田;對於喜歡拍照記錄生活的居民來説,公園入口處絢麗的“幸福白山”打卡背景,成為他們發朋友圈分享快樂的絕好素材……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以文化浸潤構築的幸福家園為延吉各族群眾帶來了快樂。
如今,在這座方圓1748平方公里的邊境城市——延吉,有32個民族共68萬人口組成的大家庭,人們手足相親、守望相助,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就像一朵朵絢爛的石榴花綻放出別樣的風采,結出了纍纍碩果。未來,延吉市將繼續以多元化宣傳為依託,以42個社區文化宣傳服務陣地、460余處實物實景元素為載體,讓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得到廣泛的傳播。(延吉市委宣傳部)
(編輯:葛磊 責任編輯:孟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