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在京舉辦“情係英城發展懇談會”記事

時間:2024-07-02來源 : 吉林日報作者 : 佚名

發展中的四平
“情係英城發展懇談會”現場



“四平地産品品鑒會”現場人氣火爆


夢懷故園念桑梓,英城風華正青春。

6月29日,由四平市委、市政府主辦,四平市委組織部、市經合局承辦的“情係英城發展懇談會”,在北京會議中心舉辦。

活動的主題是“才聚北京·智匯英城”;宗旨是充分發揮人才服務四平經濟高品質發展的作用,激勵引導域外四平籍人才“資智助平”,與四平全面振興同頻同向、同步同行。

懇談會邀請了國家、省、市、縣(市)區領導,以及域外四平籍和在四平工作成長、與四平有特殊感情的各類高層次人才,共有150人參會。域內外人士濟濟一堂,共敘鄉情、共謀發展、共話未來。會上宣佈成立“駐京人才工作站”並授牌。現場公佈簽約項目18個,總投資152.76億元。

共用英城機遇——

多重利好疊加各類優勢集聚

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四平,這座城市的身影,在離家遊子的記憶中積澱著深沉的思念與愛戀。

這是一座紅色地標之城。在波瀾壯闊的解放戰爭歷史畫卷中,“四戰四平”名揚四海,“北方英雄城”的美譽,詮釋著它堅不可摧的戰鬥意志與頑強不屈的英雄氣概,更鐫刻著它在中國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與卓越貢獻。

這是一座交通樞紐之城。地處東北亞區域中心地帶,是吉林省向南開放的重要橋頭堡,有著關東門戶、九州通衢的美譽,歷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現在更是“商家必爭之地”。

這是一座特色文化之城。具有2300多年建城史,是滿族文化重要發祥地,是全國唯一的“中國二人轉之鄉”,全市上下傾力將二人轉文化發揚光大,將“九腔十八調”唱響大江南北。

這是一座人文薈萃之城。是清朝皇太極生母孝慈高皇后出生地,慈禧太后、隆裕皇后祖籍地,“滿清第一詞人”納蘭性德桑梓地,素有“皇后故里”“鳳起之地”美稱,被譽為“清詞故鄉”。

這是一座現代農業之城。位於世界三大黃金玉米帶之一,是中國唯一的“優質玉米之都”。成功獲批國家級農業現代化示範區、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黑土地保護利用“梨樹模式”被全國推廣。

這是一座傳統工業之城。“中國換熱器之鄉”名不虛傳,“三機兩車一器”曾享譽全國;全國第一台行走式聯合收割機、第一台鼓風機、第一台專用車在這裡誕生;20世紀60年代,四平大客車風靡全國。

如今的四平,立足資源稟賦,緊抓戰略機遇,八大優勢産業蓄勢騰飛。

大農業。四平耕地面積超1000萬畝,糧食年産量達到百億斤,畜禽總出欄量超過5000萬頭(只),是國家重點商品糧生産基地和畜産品生産加工基地,已發展形成糧食精深加工、畜禽産品加工、液態飲品等完備的産業體系。

大旅遊。四平自然風光秀美、文化底蘊深厚,旅遊産業獨具特色地融合了紅色旅遊、滿族民俗旅遊、休閒度假以及生態觀光等多重元素。下一步,將重點推進火山溫泉旅遊度假區、鄉村振興生態園等旅遊項目,傾力打造溫泉康養旅遊目的地、特色旅遊打卡地。

大物流。四平是東北重要交通樞紐和物流集散地,是東北地區運輸半徑最短的城市,四平火車站是全國18大編組站之一,是城鄉高效物流配送試點城市。四平將重點打造大宗商品物流集散中心和物流平臺,建設國家級物流樞紐城市。

大數據。近年來,四平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勢頭強勁,數字經濟産業園獲批省級産業園區,成功吸引華為、中糧信科等30家行業領軍及優勢企業佈局入駐。産業園深挖“數字+”巨大潛力,搶佔數字時代“新賽道”,加快培育新質生産力,推動産業升級和結構調整。

新能源。四平市風能、太陽能、生物質等新能源富集,可開發風光資源達1000萬千瓦以上,吉林省最大的火力發電廠坐落四平。擁有1個省級綠電園區、1個省級氫基化工園區,是吉林省西部國家級清潔能源基地。

新材料。四平市在金屬冶煉、硅灰石開採加工、平板玻璃製造、基礎化工、精細化工等方面具有堅實基礎,擁有全省唯一一個玻璃建材産業園區、全省首批兩個D級化工園區,以及全省唯一的燒鹼和電石生産企業。

新裝備。四平特色裝備産業體系完備,擁有國家級換熱器檢驗檢測中心、東北地區首家現代農機裝備區域創新示範基地,集聚了吉林省80%以上的換熱器企業,農機裝備品類位居東北首位,專用車及零部件在全省佔有重要位置。

新醫藥。四平是吉林省重要的醫藥中間體開發和生産基地,形成了以現代中藥、化學藥、原料藥、細胞技術研發為主的産業格局。未來,將以高端原料藥開發生産、中藥大品種二次開發、生物技術研製為重點,全力打造具有四平特色的新醫藥産業發展高地。

共繪英城圖景——

謀篇佈局轉型激蕩澎湃動能

6月28日,四平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主要領導,與參加懇談會的四平籍和在四平工作成長、對四平有特殊感情的國家部委領導、央企領導、院士和其他嘉賓舉行會談。

四平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德明代表市委、市政府,對各位嘉賓和長期以來關注和支援四平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謝。他説,近年來,四平在黨中央和省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大家的關心幫助、鼎力支援下,發展勢頭更強了、城鄉面貌更美了、市區規模更大了、群眾笑聲更多了、幹事氛圍更濃了,處處涌動著澎湃的發展激情。真誠邀請大家將目光投向家鄉,為各類項目落戶四平穿針引線、搭橋鋪路,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傳經送寶、建言獻策。四平將繼續以真金白銀政策、真情實意服務厚待大家,讓歸家遊子政治上有榮譽、社會上有禮遇、生活上有待遇,幫助大家搭建平臺、實現抱負。

嘉賓們紛紛表示,一定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積極宣傳四平、推介四平,組織帶動更多優質企業、專家、人才,走進四平、了解四平、投資四平、建設四平,為四平振興發展貢獻力量。

人中騏驥馳千里,海內鯤鵬舉九天。遠赴他鄉的四平籍人才,無論走到哪、無論身在何方,始終情牽故里、心懷桑梓,真誠反哺、回饋家鄉,千方百計為英城振興發展添磚加瓦、獻計出力,推動項目、資金、技術、資訊等各類發展要素涌入四平,激蕩起高品質發展的磅薄動能。

四平市委書記王相民表示,人才是發展之基、創新之要、競爭之本。四平市上下堅定不移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去年召開了“情係英城建設促進會”,包括院士在內的近150名優秀人才齊聚四平,促進了一大批優質項目、創新技術在四平落地落戶。今年召開這次“情係英城發展懇談會”,是要把大會作為推介四平的重要窗口、吸引人才的重要平臺、促進合作的重要契機,從而引進一批人才、達成一批合作、落戶一批項目,在“雙招雙引”上深度破題,更好地推動人才與城市雙向奔赴、彼此成就。

清華大學法學院博士研究生潘宇,代表四平籍在京高校學子發言,表達了對家鄉無盡的思念和熱愛,立志早日學有所成、學以致用,以自己的知識和汗水為家鄉的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添磚加瓦。

7位不同領域的域外四平籍和在四平工作成長、與四平有特殊感情的高層次人才代表,圍繞四平城市建設、工業發展、農業提質、文化旅遊、新興産業等方面進行了交流發言。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王玉明,建議四平市把傳統産業與資訊化數字化智慧化技術進行嫁接;大力支援民營經濟的發展,鼓勵他們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努力成為小巨人企業;進一步加強農産品加工食品醫藥行業的發展,並且在此基礎上大力發展前途廣闊的生物製造業;充分利用國家對東北地區的優惠政策,大力吸引高端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實現“政産學研用”協同創新。

世界生産力科學院院士、中國民營經濟國際合作商會主席團主席、國吉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吉林省招才引智大使高雪峰表示,願在南方市場介紹四平的特色産品,通過多渠道行銷增加四平玉米産品的品牌“曝光”度,提高消費者對四平玉米品牌的預知度;用商會的力量為四平的企業和相關特色品牌做一些推廣,助力四平企業走向“一帶一路”;協同四平的企業,通過提供先進技術,結合四平玉米特色,以中醫養生的理念為指引,開發出更多的高附加值的産品,開創出新市場賽道,滿足市場多樣化的需求,為四平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

北京東方園林環境股份有限公司東北區副總裁向禹表示,今年選擇在四平落地投資,正是看中了四平潛在的市場前景和良好的投資環境。這裡營商環境建設成果顯著,各項服務舉措讓人倍感溫暖。企業將堅定不移與四平守望相助、共謀發展,集中資源優勢,加快投資進度,全力以赴把企業培育好、經營好、發展好,在增加就業、供給稅源方面釋放企業能量,力求以一流業績回報四平人民的關愛與期盼。

為了將家鄉味道、家鄉聲音帶到京城的四平人身邊,帶到關心關注四平發展的京城人民身邊,四平市委、市政府在“情係英城發展懇談會”期間,特舉辦了“四平地産品品鑒會”。活動以“聽鄉音看鄉景品鄉味感鄉情”為主題,集中展示四平優質地産品,涵蓋雜糧、糕點、酒、飲料、工藝品、非遺産品,共180余個品種,還展出了四平的工業産品、玉米文創産品、非遺産品、工藝品等。同時,挑選本土優秀滿族舞蹈、二人轉等節目,進行了現場表演,讓歷史悠久、獨具特色的黑土地文化走進京城,為參會嘉賓和京城市民送上一份“鄉土的問候”。

共謀英城未來——

全力做大做強譜寫振興篇章

四平市委、市政府通過深入分析研判四平所處歷史方位、目標定位、産業基礎、資源稟賦等諸多因素,全面明確了未來一個時期總的發展思路、主攻方向和實現路徑。總的來説,就是全面實施“1288”戰略,聚焦千億級經濟總量這一新目標,打好打贏經濟攻堅戰、榮譽保衛戰兩場戰役,全力做大做強“四大四新”八個優勢産業,實施項目攻堅、産業提升、鄉村振興、改革賦能、民生增祉、平安創建、固本強基、清朗英城“八大行動”,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四平。

大美家鄉,何必遠方。四平的發展振興,與域外四平籍人才心相通,路相連。四平期盼企業家、專家、人才,憑藉資源多、人脈廣、資訊靈的優勢,幫助政府深化與龍頭企業、科研機構的務實合作,把先進技術帶回來、把優秀人才引進來、把重大項目落下來、把四平産品的品牌打出來,合力推動四平這座老工業基地重振雄風、再創輝煌。

抓項目。發展始終是解決四平一切問題的“金鑰匙”,而抓項目仍然是穩增長最有效、最有力的抓手。在宏觀經濟壓力持續加大的背景下,為了推動老工業基地鳳凰涅槃、浴火重生,四平把項目建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圍繞“四大四新”八大重點産業,謀劃引進更多規模大、能級高、帶動強的優質項目,為經濟發展和轉型升級提供支撐。在招商引資中將更加突出“算賬”意識,弄清楚“我們需要什麼、我們能給企業什麼、企業看重什麼”,讓企業在四平有錢賺、項目在四平落得下。

抓環境。在區域競爭日趨激烈的當下,投資者更加看重地方的政策和服務,有好口碑才有好朋友,有好環境才有好項目。四平聚智聚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積極借鑒學習發達地區先進經驗,全力以赴補齊短板不足,通過“軟硬兼施”“剛柔並濟”,痛下決心、猛藥去疴,糾治各類營商環境“頑疾”“病灶”,著力打造高質高效的政務環境、親商護商的市場環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做到“有求必應、無事不擾”,厚植高品質發展良田沃土。

抓平臺。圍繞發揮區位優勢,全力擴大開放“朋友圈”、找準合作“交匯點”,一以貫之深化長平一體化、六市一體化、吉浙對口合作等區域合作,依託吉西南承接産業轉移示範區建設積極承接先進地區産業轉移,加快形成更多實質性開放合作成果。特別是搶抓中俄深化戰略合作重大機遇,依託成功打造的“五大通道”“五大平臺”“五大基地”,持續擴大鋼材、整車、二手車等商品出口份額,真正以“外貿增量”激活“內生動能”。

抓人才。近年來,四平市堅決貫徹省委“人才強省”部署要求,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發展理念,下好人才工程“先手棋”,打造人才引聚用留“強磁場”,讓人才在這裡前行有力,眼裏有“光”。用真金白銀厚植人才沃土、用硬招實招搭建施展才華舞臺,不斷深化政校企深度協同“一體化”人才自主培養模式,持續加大“雙招雙引”力度,聚焦人才引進、培育、激勵、服務等關鍵環節,創新升級版《英城英才新政十條》《惠企人才政策新五條》,“萬名大學生留平計劃”累計引留各類人才11220人,一批成績優、作風硬、口碑好的優秀幹部被提拔重用,人才服務水準不斷提升,竭力將四平建設成為人才大展所能的無憂家園。

(編輯:周金玲  責任編輯:)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