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加強和改進黨的民族工作,全面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到的這句話,被延邊州人大代表、延吉市北山街道丹英社區黨委書記兼居委會主任王淑清挂在嘴邊、落在行動上。
走進丹英社區,“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等標語隨處可見,體現著濃厚的民族團結一家親氛圍。
丹英社區有著典型的多民族聚居特點。22年來,王淑清一心為民,帶領轄區各族群眾攜手並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構建各民族共居共學、共建共用、共事共樂的“互嵌式”幸福社區,將一個邊疆民族地區落後社區打造成為全國聞名的民族團結進步樣板社區。
讓“陌生人”變“一家親”
“王書記,我有事找你幫忙。”“阿爸依,您先坐,您需要我幫什麼忙?”在丹英社區,王淑清可以用熟練的少數民族語言與居民對話。這是王淑清自學少數民族語言,與群眾拉近距離,更好開展基層工作的一個縮影。
在擔任社區書記之前,王淑清一句少數民族語言都不會説。據她講述,20多年前,部分少數民族老人對漢語不熟悉,只會講本民族語言,而語言不通,無法了解這些老人的需求是她面臨的最大問題。“年歲大的少數民族老人來社區辦事,漢語表達不流利,説不清楚就用手比畫,我看著心裏真難受。”王淑清説,從那時起,她開始自學少數民族語言,下班回家反覆看雙語新聞,加強與少數民族居民交流溝通,讓他們感到更親切,更能清楚表達要反映的問題,也更能理解黨和國家的政策。
説得一口流利的少數民族語言,全面化解各族居民的煩心事、糾心事,王淑清成了他們最“熟悉”的家人。為了加強各民族之間的交往交流,增進了解,22年來,王淑清積極開展“鄰居節”“社區音樂會”“趣味運動會”等文體活動,引導社區各族群眾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同吃一桌飯、同過一個節,通過廣泛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平臺,讓各族居民聯繫越來越緊密、感情越來越深。
作為社區黨委“領頭雁”,王淑清通過整合各方資源,建立“一核十元八共”黨建聯盟體系,凝聚起駐街軍警、共建單位、兩新組織參與基層治理的強大合力。丹英社區轄區內先後有7支駐地部隊,王淑清帶領社區幹部與部隊達成共建協議,每逢節日組織社區的“阿媽妮”到部隊舉辦聯歡會,幫助部隊官兵腌制鹹菜;戰士退伍時,她也會帶上當地各族群眾到部隊開展歡送會。駐地官兵們也積極參加社區清潔家園、養老助殘、助學等志願服務活動,營造了民族團結、軍民魚水一家親的濃厚氛圍。
讓“空巢留守”變“闔家歡”
“空巢”不“空心”,社區來“加溫”。為了讓各族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感受到社會的溫暖,王淑清將這一群體納入重點關懷人群,通過串聯周邊工作資源,推動轄區聯動幫扶體系共建服務。
做轄區老人的愛心女兒。針對不同民族老年人的需求特點,王淑清先後開展了“助老工程一條街”“居家養老服務”等系列養老服務活動,動員轄區93家藥店、理髮店、幹洗店、超市為空巢老人提供生活、醫療、精神文化等全方位服務,形成不分民族老有所養、老有所樂的和諧氛圍。
做留守兒童的愛心家長。針對轄區留守兒童逐年增多的實際,王淑清成立了“關心留守兒童領導小組”,採取“一網二站三代”工作模式,組建關愛隊伍開展系列關愛活動,並成立“蒲公英之家”,為流動留守兒童開闢第二課堂,有效解決留守兒童的課後教育管理,並帶動社會各界參與到關愛工作中來。她還積極開展“代理親人”志願服務項目,協調延邊大學的大學生、退休教師、軍嫂等志願者為留守兒童輔導功課。在她的帶動和影響下,轄區70余名重點留守兒童有了“代理軍爸爸、愛心媽媽、兵哥哥、兵姐姐、大學生哥哥、姐姐”,得到了家庭般的關懷和溫暖,找到了自信,學習成績大幅提升。
多年來,在王淑清的積極推動下,轄區的“空巢留守”變為“闔家歡”。2016年,丹英社區“代理親人”志願服務項目被評為“四個100”全國最佳志願服務項目。
讓“老大難”變成“新典範”
小區的臟亂差變為“潔凈美”,家長裏短的鄰里矛盾糾紛逐漸減少,影響居民生活品質的煩心事越來越少,社區環境更加宜居和諧……談起丹英社區的變化,居民們感慨萬分。
“到丹英社區,有困難就找王書記。”這句話在丹英社區居民中口口相傳。轄區民防公寓的102戶居民因開發商原因一直無法辦理房産證,孩子上學、出國、貸款、房屋買賣等受到很大影響。王淑清得知情況後,組織社區工作人員走訪核實情況、蒐集資料,並輾轉奔波于多個部門與之溝通協調。2014年3月,在王淑清的努力下,民防公寓的居民拿到了期盼12年的房産證。為了更好地將矛盾化解在基層,王淑清建立了“淑清大姐工作室”,運用“三個三”調解工作法,先後化解矛盾糾紛近1萬餘件。
丹英社區位於延吉市老城區,轄區基礎設施差、遺留問題多,是市裏基層治理的“老大難”。為了儘快解決社區“臟亂差”,王淑清決定先從修繕道路抓起,積極爭取政府和企業支援,改善道路和基礎設施條件,實現社區面貌煥然一新。如今,社區不僅有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打卡墻、築基路和同心亭,還成立了全國首個“民族團結進步促進會”,打造了“紅石榴之家”展廳,社區黨委集體創作了《中華民族一家親》歌曲,成為社區居民心中的“主旋律”。多年來,王淑清先後獲得“全國民族團結模範個人”“全國模範小巷總理”“中國好人”“全國三八紅旗手”等榮譽100余項。(延吉市委宣傳部)
(編輯:張寧 責任編輯:孟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