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營商環境 促進高品質發展】遼源市西安區全力推動“三抓一服務”蓄勢突破

時間:2023-02-22來源 : 遼源日報作者 : 呂琳 胡希偉

遼源市優化營商環境加快項目建設大會召開以來,遼源市西安區聚焦“三抓一服務”主題主線,發揚拼、搶、爭精神,迅速行動、高位推動、協調聯動,全力以赴搶時間、抓進度,強弱項、補短板,打基礎、利長遠,以良好營商環境推動項目建設實現新突破,以經濟發展新成績展現西安幹部新擔當。

1.jpg

以最堅決的態度強化責任落實。第一時間貫徹落實遼源市優化營商環境加快項目建設大會精神,遼源市西安區委利用一週時間集中召開經濟、民生、黨建、社會治理、鄉村振興等領域謀劃專題會議6次,系統安排全年任務目標,逐一破解各領域特別是經濟發展中存在的難點、痛點、堵點問題。科學制定重點目標責任清單、重點部署任務推進清單、資訊專欄“兩清單一專欄”,做到産業培育、項目建設、招商引資、營商環境情況底數清、情況明,全力衝刺一季度“開門紅”和全年既定經濟發展指標任務。圍繞貫徹落實“三抓一服務”主線,通過抓産業補齊經濟結構短板,抓項目補齊開放合作短板,抓環境補齊體制機制短板,堅持把服務民營企業貫穿補齊思想觀念短板始終,樹立以工作實績論英雄的鮮明導向,兩辦督查室、紀委監委、組織部以及相關領域職能部門貫通監督合力,充分發揮績效考核獎優罰劣、激勵擔當、促進發展的導向作用,確保責任到位、組織到位、推動到位。

2.jpg

以最有力的舉措強化産業培育。加快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積極推進産業結構、能源結構、用地結構調整,確保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圍繞一産,實施農業“一區、一園、一帶、一體、一鏈”“五個一”工程,謀劃實施旱改水二期、富民廊道、老龍頭水庫旅遊度假區等重點項目,加快盤活閒置宅基地、集體林、水庫等閒置資源。探索實施“政府主導、農民參與、民營助力”合作經營模式,搶抓專項債政策機遇,打造以外環路為發展軸,聯動古仙、新力、東孟等8個村的“富民廊道”,構建城鄉協同發展新格局。圍繞二産,錨定遼源市委“老字號”“特字號”“新字號”産業發展方向,集中力量做強“新裝備”“新材料”“新能源”三大産業集群,重塑裝備製造産業的傳統優勢,釋放新材料産業的集聚優勢,擴大新能源産業的成本優勢,依託啟臻教育文化産業園、碳纖維産業園、零碳産業園、物流産業園等現有雛形園區,廣泛吸引和承接産業轉移,形成投資“洼地”。圍繞三産,依託農産品冷鏈及現代智慧物流園、煤炭儲備基地等服務業支撐項目,引入京東、萬達專業運營,打造功能完備、業態耦合的“教育産業圈”“城市物流圈”“電商生態圈”“生活服務圈”。預計全年升規入統工業企業2戶、限上服務業企業4戶、規上服務業企業2戶,確保實現全年地區生産總值同比增長8%,工業總産值、增加值、固投同比增速15%預期目標。

3.jpg

以最務實的作風強化項目質效。堅持把抓好項目建設作為擴投資、穩增長的關鍵之舉,作為調結構、增後勁的破題之匙,努力做到能力圍繞項目提、作風圍繞項目轉,以紮實作風推動項目建設取得新突破。緊扣項目建設“開復工率高、入庫入統率高、投資增幅高”“三高”方向,發力“前期項目抓落地、新建項目抓進度、續建項目抓投産”,嚴格實行“2+N”包保責任制,實現一個項目一個區級領導,一個推進專班,一個牽頭單位,形成齊抓共管、合力推進的工作機制。圍繞項目建設全流程開展直通車服務,實施項目建設“日跟蹤、周調度、旬督查”,細化分解到崗、到人、到節點,加強項目用地、用能、用工、資金保障,部署實施項目用地徵拆攻堅行動,切實改進各類要素的可獲得性,加速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和新的增長點。2023年遼源市西安區計劃實施500萬元以上重點項目30個,項目總投資41.54億元。力爭煤炭物流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等11個新開項目3月底前全部開工,智慧裝備産業孵化器等12個續建項目超額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碳纖維材料深加工等16個項目年底前竣工投産。

4.jpg

以最優質的服務強化要素保障。圍繞政務環境,實行企業服務需求清單制度,權責之內的事馬上就辦,權責之外的事領辦代辦,向上幫企業搶政策爭資金、抓協調跑審批,向下幫企業供要素強保障、通堵點解難點。目前,遼源市西安區政務服務事項604項,政務大廳受理區本級業務辦理項358項,進駐各部門辦事大廳202項,已基本實現“應盡必進”,其中357項已開通網上辦理,“最多跑一次”事項可達到98%以上。圍繞法治環境,貫徹落實吉林省《公平公正法治環境建設工程實施方案》,抓好重大行政決策管理及行政執法監督,開展行政執法“宜企行動”,加快推進“行政執法清單編制”“行政執法案件評查”“行政執法證件清理”三個專項工作,全力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圍繞助企環境,堅持把群眾呼聲和企業需求作為第一信號,建立健全重點企業“一企一策一專班”和政企協商、局企溝通、銀企對接、科企“聯姻”機制,常態化開展服務企業大調研、“服務企業月”活動,切實提高惠企政策的知曉率、落實率和企業獲得感。

(編輯:王唯健  責任編輯:趙岩)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