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西郊,坐落著一家現代化工廠。車間裏,一列列動車組整裝待發。疾馳在祖國各地的高鐵列車,約40%産自這裡——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
“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時速400公里可變軌距動車組、服務北京冬奧的智慧動車組……近年來,一大批高鐵列車創新成果在中車長客誕生。
中車長客的發展歷程是中國高鐵自主創新、不斷突破的縮影,其成果標注出中國高鐵人永不服輸、接續奮鬥的拼搏精神。近日走進中車長客,一窺中國製造轉型升級之道。
6月15日,新一批復興號智慧動車組在中車長客下線。
挺進自主研發“無人區”
網路控制技術掌管著列車一舉一動,承擔著各類車輛資訊傳輸處理,是高鐵列車的關鍵核心技術。幾年前,這一技術還處在自主研發的“無人區”,國産高鐵只能用進口“大腦”,價格貴,成本高。有一次,中車長客技術團隊遇到系統報錯,恰逢國外聖誕假期,費盡週折聯繫到外方技術人員,對方給出的問題解決時間表竟是“半年後”。
關鍵核心技術怎能受制於人?出生於1965年的工程師常振臣,帶領技術人員組成專項團隊,立志啃下這塊硬骨頭。
在中車長客高速動車組製造中心拍攝的復興號智慧動車組。
在“無人區”攻關談何容易!軟體系統看不見、摸不著,面對問題,常常無從下手。常振臣介紹,曾有一個溫度顯示故障讓大家十分苦惱,團隊歷時兩個多月,才從上萬行代碼中揪出問題。通宵熬夜、頻繁出差是工作常態,研發團隊成員跟隨高鐵列車分析驗證數據,運氣好時能“蹭”個座位,更多時候,過道和地板就是他們的休息場所。
功夫不負有心人。常振臣帶領團隊相繼攻克了網路控制系統整合自主化、整車控制及診斷邏輯自主化等技術難題,加上多年技術積累,“中國標準動車組網路控制系統研發項目”這一關鍵技術終於通過智慧財産權分析和評估,實現自主掌控。如今,“復興號”智慧型動車組更是使用百兆乙太網對車組進行控制和監視,技術水準邁入世界前列。
為高鐵列車裝上“中國大腦”的故事,是中車長客持續加大研發力度、掌控核心技術的例證。近年來,一批關鍵技術在這裡誕生:“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整體設計以及車體、轉向架、牽引、制動等核心技術實現自主研發;時速400公里跨國互聯互通動車組,可在不同氣候條件、不同軌距、不同供電制式標準的國際鐵路間運作;應用大數據、5G通訊、北斗衛星定位等前沿技術的新一代智慧城際動車組運營……
不斷向技術制高點衝擊、不斷向技術“無人區”挺進,讓這家始建於1954年的老國企釋放出新活力。“堅持創新驅動,推動軌道交通裝備技術創新,這是我們的使命。”中車長客黨委書記、董事長王鋒説。
攻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從來沒想到製造飛機的鋁合金材料會用在列車上”“從來沒想到高鐵會跑得這麼快”……紮根于中車長客車間一線25年的胡俊祥,見證了企業高鐵自主創新的全過程。
“我的感受是,不斷自我超越的中國高鐵,對技能人才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胡俊祥説。
一列高速動車組,會用到80多種線型、近20000根導線,有約100000個接線點,它們是列車的“神經”,在高速運作時傳遞著各類操作信號。每一個介面、每一個焊點都必須接觸可靠,否則,1毫米的誤差,小則影響音響照明,大則導致車輛故障。
中車長客研發的復興號CR400BF型動車組運作在京滬高鐵上。
可少有人知道,接線這個看似簡單的小工序,曾是動車組裝配的一個大難題。研發初期,數據傳輸連接器中,芯體部位的7個金屬針分佈在直徑僅5毫米的圓形範圍內,每一根“針”都要焊接到位,操作難度就像是用焊槍在針尖上繡花。操作空間小、焊接難度大、成品率低……難題面前,許多人搖頭:“這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完不成”,生産裝配效率就上不去。怎麼辦?重任落在胡俊祥肩上。他一個一個試,一根一根焊,憑藉多年練就的“超密集環境電氣焊接”技術,最終部件合格率達到100%。工人們給這項電焊技法起了一個頗有武俠韻味的名字——微縮梅花烙。
難題攻克後,胡俊祥馬不停蹄,將操作步驟和技法快速固定下來,制定出一整套焊接步驟,迅速展開培訓,一大批技術工人很快掌握訣竅,極大提升了列車裝配效率。
在中車長客,像胡俊祥這樣的能工巧匠還有很多。“焊接大師”李萬君鑽研出高鐵轉向架關鍵部位的焊接操作步驟,被推廣至全行業;“編程能人”謝元立和團隊攻克了高速動車組自動化焊接領域多項難題,致使自動焊加工比例提高到70%以上;“鉚工高手”李學忠發明的裝置,讓大型鋁合金車體構件組裝這一需要多人緊密協作的複雜工序,精簡到只需1人操作兩分鐘即可完成……
做實做優做強,關鍵在於基層創新。中車長客引導技術工人“傳幫帶”,以高技能領軍人才為核心,組建10余個操作師工作站,累計完成立項攻關、解決技術難題1300余項,培訓人員數萬人次。優秀技能一傳十、十傳百,一大批技術工人成長起來,製造業根基不斷被夯實。
謀創新就是謀未來
不到40歲的中車長客工程師張國芹,是“復興號”京張高鐵智慧動車組的電氣設計主管。她説,能參與京張高鐵列車的設計建造,心裏特別自豪。
北京冬奧會期間,奧運版京張“復興號”圓滿完成聯通三大賽區任務。憑藉5G直播、時速350公里自動駕駛等技術,獲得各國運動員點讚。
奧運版復興號智慧動車組實現時速350公里自動駕駛。
張國芹説,“年輕”是京張高鐵智慧動車組項目設計團隊的一大特點,35歲以下青年設計師有136人,佔比超過90%。
她回憶,最緊張的時候,整個團隊封閉辦公3個多月,吃住都在辦公室。單是車頭電氣系統就做了42套方案,設計各類系統1800多份技術規範,繪製5000多張結構圖紙,每一步都反覆比對、優化。
京張高鐵線路上的八達嶺長城站,位於地下100多米。當列車以300多公里時速快速通過時,巨大的壓力差會讓人極不舒服。研發團隊採集了數千個壓強數據,精密計算、不斷試驗,最終攻克了車廂內外壓差平衡這個關係乘坐舒適性的關鍵難題。
靠著這支年輕團隊,京張高鐵智慧動車組實現了智慧行車、智慧服務等多個“國內首次”。如今,張國芹明顯感覺到工作任務的創新性越來越強,挑戰也越來越大。
事實上,無論在車間一線,還是研發實驗室,“80後”“90後”都已成長為創新主力軍。中車長客設有首席技術專家、資深技術專家等人才發展通道,建有創新獎勵制度,給青年群體以激勵和空間,鼓勵大家紮根成長。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因為新成果、新工藝被破格評聘高級職稱,開始挑起自主創新的“大梁”。
謀創新就是謀未來。中車長客人肩負使命,繼續邁出銳意進取的鏗鏘步伐。
一線視點丨堅定創新自信 掌控更多話語權
世界軌道交通裝備技術起源於歐洲,高鐵列車的動力總成、網路控制、牽引變壓等關鍵核心技術長期是國外企業的強項。如今,經過十餘年的研發淬煉,中國高鐵企業不僅能造整車,還能自主研發並不斷升級這些高精尖裝備的“心臟”“大腦”和“運動器官”。
中車長客的創新曆程,是中國軌道裝備産業技術躍升的寫照。這座1954年建廠的老國企,老一輩技術人員自強不息,製造出新中國第一列地鐵列車。沒有圖紙,就參考鐵路客車的設計思路;沒有工藝資料,就一邊設計工藝裝備一邊總結經驗……老一輩“長客人”發出這樣的感嘆:那時候誰能想到,咱們的廠子,能研製出一日千里的高鐵動車,能培養出一批掌握關鍵核心技術的“高鐵人”,能站在世界軌道裝備企業的前列。
站在中車長客高速動車組製造車間,放眼望去,一列列動車組一字排開,工人們忙碌裝配。和諧號、復興號;抗高寒,抗風沙;混合動力、可變軌距;磁懸浮、無人駕駛……一批産品從這裡駛向四面八方。
創新,深深地融入“長客人”的血液。實驗室,科研專家向“無人區”不斷探索,加強基礎技術研究,列車網路控制系統等關鍵技術實現自主掌控;車間裏,技術工人持續優化操作工序,一批能工巧匠成為高鐵列車生産的中堅力量;管理中,著眼於人才培養、創新成果打造的體制機制逐步建立。
創新,是引領企業發展的第一動力。從引進國外技術“跟跑”,到消化、吸收先進經驗與國外産業巨頭“並跑”,到在關鍵領域自主創新實現“領跑”,再到建設高水準工程實驗室,實施國際化技術佈局,融入全球軌道交通建設市場,開啟跨國經營發展之路。這家國企持續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努力掌握髮展主動權。
創新,還需要久久為功,一錘接著一錘敲。在企業採訪時,許多一線研發人員和技術工人表示,應清醒看到,一些核心技術和關鍵裝備還受制於人,一些領域的“卡脖子”問題依然存在,在“無人區”的探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要充分發揮國企的人才、資源、研發優勢,在關鍵設備、重點領域不斷“衝鋒”,奮力搶佔技術制高點,掌控更多話語權。
(編輯:王唯健 責任編輯:王佳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