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遼源,腦海中浮現的可能是廣闊的東遼河,或是民俗剪紙文化和“遼源製造”的襪鄉美譽,這座小城充滿了文化底蘊,發展至今在豐富的文明歷史中熠熠生輝。
人們常常把東遼河稱為“母親河”,遼源也因此得名,20世紀六七十年代,遼源輕重工業發達,享有“東北小上海”之稱,隨著歲月更疊,這座城也一改當初模樣...
誰説東北只有粗狂豪爽的大秧歌和二人轉,殊不知,細膩婉轉的琵琶就深深根植在遼源這山河流水間。
早在2004年,遼源就被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正式命名為“中國琵琶之鄉”。遼源之所以獲得此殊榮,因為遼源在國內琵琶界所取得的成就無人可及:每年考入國內重點音樂院校的琵琶專業學生,三個人中就有一名來自遼源,特別是每年考入國內最高音樂學府——中央音樂學院琵琶專業的學生,有一半以上是遼源學生。
遼源還在全國建立了第一所琵琶專業學校——顯順琵琶學校,為培養琵琶人才搭建了一個更廣闊的舞臺。目前,來到遼源學琵琶的不僅僅局限于東北三省,遠在日本、香港、廣東、福建等地的學生也紛紛來到這片黑土地,這所學校也被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確定為“全國琵琶培訓基地”。
多年來,遼源始終致力於將琵琶産業與旅遊産業聯姻。引進琵琶製造商、開發琵琶衍生品,創造以表現琵琶人生活的農民畫,生産有琵琶品牌形象的頭飾、服裝、方巾、絲綢製品,開發傳播琵琶形象的娛樂品,如琵琶撲克、琵琶玩具等。開展琵琶教師培訓、青少年培訓,開展琵琶冬令營、夏令營、琵琶教師訓練營等各類活動,令遊客走進遼源,就沉浸在濃厚的琵琶藝術氛圍中。
經過多年的文化傳承和藝術沉澱,琵琶已成為遼源人口中的家鄉代名詞,而遼源現在的城市標誌就是以遼源實景為創意靈感,以城市最具代表意義的景致為基礎物象,共同構築出承載遼源城市文化的精神名片——琵琶。
水無形,卻包容萬物,意無聲,卻跨越乾坤,藍色漸變圖塊,象徵遼河之水,展現遼源上善若水,相容並包的一面。遼水之畔,龍首山、魁星樓、城市樓宇交相輝映,展現著遼源琵琶之鄉深厚的歷史內涵與城市魅力。白色的琵琶之弦融于山水之間,也融于遼源的血肉之中,讓城市更突顯文化底蘊和豐富的內涵。
琵琶在遼源得到傳承和發展,給東北大地增添了絢麗深厚的藝術色彩。因琵琶,遼源的美變得更加靈秀深邃。(遼源市委宣傳部)
(編輯:王唯健 責任編輯:王佳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