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微故事,平凡又暖心——遼源市中醫院護理團隊支援長春抗疫記事

時間:2022-04-11來源 : 吉林日報彩練新聞作者 : 趙蓓蓓

4月9日淩晨1點,長春市凈月高新區莫泰賓館隔離點。

譚海燕和張耀丹剛剛結束了前一天的工作,準備返回到自己的住處休息。此時她們已經離家整整13天,平均每天工作10個小時左右。

譚海燕和張耀丹是遼源市中醫院的護士,也是支援長春市疫情防控工作的遼源醫療團隊成員。和她們一樣,此次遼源市中醫院共有30名護士參與抗疫工作,分佈在7個隔離點。她們克服各類困難,晝夜堅守,為隔離人員提供貼心的醫療服務,每天都有許多暖心故事在悄然上演,彰顯著遼源城市的溫度。

1.jpg

護士王爽和張成盼組成一小隊,她們的孩子都只有幾歲,接到支援長春的通知後,和家人簡單地叮囑後,便匆忙出發了。到達凈月高新區工作地點時,她們倆簡單收拾了一番,相互鼓勵,下定決心克服一切困難,迅速投入抗疫一線的工作。

體溫監測、核酸採樣、請領物資、發放藥品、清點物品……每一天,與王爽、張成盼一樣的遼源市中醫院隊友們都會準時“上崗”,一層一層地採集核酸,一屋一屋地發放藥品,解決隔離人員提出的需求等,工作結束已經是晚上七點。有時剛剛躺在床上休息,又會接到核酸採樣的緊急通知,經常忙到淩晨三四點才能回到住處休息。

2.jpg

由於隔離區的工作要求,護士趙梓萱每天清晨五點就要起床,穿好防護服,為工作做好準備,每天三餐按時發放、幫助隔離人員解決問題,安撫情緒。時間長了,隔離人員也和趙梓萱的關係近了許多。因為戴著口罩,身穿防護服,大家看不到趙梓萱的臉,所以很多人都笑著説彼此是“看不清的朋友”。

隔離點護理人員較少、任務又很重,大家都咬牙堅持。當看到物資緊張的長春人民為她們送來的慰問品和取暖設備時,大家心裏總會有陣陣暖意升起,工作動力也會增添了許多。

3.jpg

從3月27日開始,護士趙博和另外2名隊友被分到一個隔離賓館工作,負責隔離人員採集核酸、體溫測量、健康狀況詢問和登記資訊等工作。身著白色的防護服,她們每天穿梭于各樓層,有時顧不上吃飯、喝水。一輪核酸採集下來,卸下防護口罩後臉上是深深的印痕,脫下防護服渾身上下已經濕透,皮膚和衣服被汗水粘連在了一起。雖然工作有些辛苦,但是聽到隔離人員感謝的話語時,幸福感總會油然而生。

有一次,一位80多歲的老人身材較小、聽力較弱,護士趙博需要提高音量反覆講解,為了找到規範輕柔、快速精準的採樣動作,最大限度減輕老人的不適感,趙博先是彎腰後是蹲下身子,但都沒能找到合適的採集位置,乾脆就直接跪到地上,最終為老人採集了核酸。老人不停地道謝,趙博卻説:“這是護士的本職工作,不用客氣。”

遼源市中醫院副院長于麗傑介紹説,每當看到長春市民暖心的話語和祝福,工作再苦再累都值得,相信通過攜手抗疫,一定能早日戰勝疫情。

(編輯:王唯健  責任編輯:趙岩)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