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正潮涌好揚帆 行穩致遠立潮頭——遼源高品質轉型發展走筆(中篇)

時間:2021-12-21來源 : 中國網吉林作者 : 遼源吉D微風

生態治理紅利滿滿

西安區豐收村四組,初雪覆蓋下的仙人河源頭多了幾分靜謐。

遠處的山林、近處的溪流在陽光的照射下泛著淡淡的金色光暈;柔軟的三葉草藏在冰雪下,像極了碧色的翡翠,晶瑩剔透。

西安區農業農村局局長閆峻峰説,仙人河在西安區境內共19條支流,總長40.15公里,“這裡是它的發源地,背靠山林,環境極佳,泉眼四季不枯,水流清澈。”“在市委、市政府的統籌推動下,我們和相關部門一道,利用兩年時間,下大力氣完成了仙人河黑臭水體整治,實施了岸帶修復。今年,我們請權威部門對源頭區域進行了規劃設計,準備結合鄉村振興,將這裡打造成旅遊景區。”村書記楊維奇對閆峻峰的話深以為然:“這兩年治河,我們村沒少下力氣。這回區裏説要建景區,我們第一個響應,源頭這幾戶民房我們已經徵收了,想著等景區建好了,可以做看護房、管理用房啥的。”

與尚在規劃建設中的源頭相比,仙人河沿線岸帶修復,公園、小品、景觀建設帶給遼源老百姓的是實實在在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太子公園,一座因仙人河污染導致有名無實的公園,經過治理與修復,如今花、草、樹錯落有致,路、橋、河相得益彰。兒童公園重新修繕後,不但景觀進行了再造,還加裝了爬網、滑梯、蹺蹺板等各種兒童遊樂設施,這裡真正成為了孩子們嬉戲玩耍的樂園。過去,由於資源過度開採,造成了西安區境內18平方公里採煤沉陷區。

市委七屆九次全會提出,依託國家採煤沉陷區治理政策,建設北部生態示範區。鹿鳴湖濕地公園作為北部生態示範區的重點工程,2020年完成樹木栽植、廊架和涼亭架設、休憩廣場等公用設施修建;2021年進行包括道路、沿線景觀、木棧道、南支路彩色瀝青攤鋪等環湖路工程施工建設;目前,2.1千米的環湖路上景觀庭院燈、親水準臺、騎行驛道、景觀亭臺小品等已全部交付使用。曾經是一潭死水、荒煙蔓草的鹿鳴湖,如今成群的紅嘴鷗在湖面上翩躚起舞,吸引眾多市民駐足觀賞。從生態修復治理到生態紅利釋放,遼源信心滿滿、動力十足。

在東遼縣遼河源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東遼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取得初步成效後,他們啟動實施了東遼河尋源之旅項目建設,除了建設東遼河源頭實木棧道、塑木棧道、指示牌、座椅及景觀工程外,還將以關東民俗為主要風格進行“民宿嘗試”,採用統一色彩的琉璃瓦、規範整齊的圍墻、園林景觀式的庭院以及地道的關東火炕,同時融合滿族圍場文化、鹿苑文化元素,加飾遼源特色農民畫、琵琶等。項目分為兩期,目前一期建設已基本完成。“田雨·德國風情小鎮”是依託生態環境優勢建設的農旅項目。據項目負責人介紹,這裡的整體佈局為“1+2+4”模式,即一個原生態自然景觀帶:遼河源鎮自然原生態景觀(森林、花海、草坪、景觀河);兩個德式建築群:原版復刻德國最美小鎮——羅騰堡和威廉四世古堡廣場建築群;四個基地:拓展團建基地、科普研學基地、主題戶外活動基地、農業採摘基地。截至目前,一期工程涉及的遼河源生態公園、羅騰堡小鎮生活區、威廉四世古堡廣場異域風情體驗區已陸續完成主體封閉。轉換發展方式,促進結構調整,打造旅遊品牌,提升城市影響力。

近年來,遼源高品質完成仙人河黑臭水體治理,持續推進東遼河、仙人河源頭治理及岸帶建設,累計完成造林56.06萬畝,建設高標準農田40萬畝,治理河道140.4公里,治理裸露山體167處,謀劃實施生態環保項目60個。水清岸綠魚翔淺底,遼源的綠水青山正在成為金山銀山。

城市建設精彩蝶變

11月3日,遼源歷史上首座跨鐵路立交橋——福民立交橋正式通車。與此同時,2021年全市35個市政基礎設施重點項目、77條道路、28座橋梁、4個公園、3座廣場等提升工程相繼建成交付使用。從補短板到提層次、上水準,遼源的城市正在精彩蝶變。“西小橋”,仙人河沿線最繁華地段,也是最出名的擁堵路段。

2021年,隨著仙人河上“蓋板樓”的拆除,這裡終於得以實施拓寬改造,舊貌煥新顏,多年的交通擁堵得到有效緩解。東山公園,坐落在城區最北端,1987年由礦務局在原礦務局第一中學果園和林場的基礎上改建。2019年公園移交市園林管理中心後,按照生態修復規劃,市委、市政府在保證林地規模和生態原貌前提下,啟動了全面升級改造工程。榫卯結構涼亭、倣古彩繪遊廊……

如今,這裡成為群眾喜愛的網紅打卡地。啟動城市修補,實施仙人河蓋板樓拆除工作,完成站前廣場、東方廣場、人民廣場景觀提升改造工程,完成東山公園等4個公園改造提升工程,完成96個老舊小區環境與設施提升改造工程……遼源老百姓在“傷疤變成美景、資源變為財富”的過程中,體驗著成功與滿足、便捷與舒適。11月23日,南部新城文化地標建築群——“新四館”建成投入使用——遼源人有了省內一流的大劇院,有了史上規模最大、展陳最全、品質最高的博物館、科技館、圖書館、文化館。南部新城距城市中心區3公里,總區域面積13.6平方公里。

2012年起開始“新四館”建設,歷經重重困難,這塊資源一直未能得到充分開發利用。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全力推動下,南部新城及“新四館”啟動復建。截至目前,新城“四路四橋”綠化景觀工程、博物館、圖書館、藝術館、科技館及文化廣場工程、人民大街延伸連接線道路工程已全面竣工交付使用。遼源五中十二年一貫制項目、商住綜合體項目、南部新城市民中心、市中心醫院遷建項目也都在有序推進中。群眾期盼成為現實,百姓呼聲變為掌聲。這掌聲不只緣于硬體的提升,還有軟實力的增強。

遼源之美,不僅美在風景,更美在文明。遼源把“創建文明城市”作為提升城市品質的牛鼻子工程。2020年,遼源啟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2021年被列為“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圍繞“創城”,遼源做足“綠、治、暢、優”四篇文章,廣泛開展“我們的節日”“擦亮城市窗口”“文明交通”“文明旅遊”“文明觀賽”“文明餐桌”“文明上網”等文明實踐活動;廣泛發動群眾推薦評選“道德模範”“身邊好人”“最美人物”等;廣泛開展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2021年以來,全市各部門共舉辦創建活動130余場次。全市有13人獲得“吉林好人”,2人獲得“吉林好人標兵”稱號,3人獲得“中國好人”稱號,1人獲得第八屆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隨著“全面創建、全域創建、全民創建、全程創建”工作的不斷深入,市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同步提升,人民群眾期盼的美好生活觸手可及。市委、市政府堅持“平安是最大的民生”這一理念,將平安建設作為重要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抓實抓好,從建立健全平安遼源建設組織領導體系、精心打造“111”平安遼源品牌、不斷夯實平安遼源基層基礎等三個方面入手,努力打造惠及全體市民的“最安全城市”,群眾安全感滿意度連續10年排名全省前列。遼源連續5年獲得“全國社會治理創新示範市”,連續5年獲得“全國見義勇為先進城市”。(張英 王茵)

(編輯:趙岩  責任編輯:邢程)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