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時代 為民而唱——訪吉林省著名二人轉表演藝術家韓子平

時間:2021-08-24來源 : 吉林日報作者 : 張丹 王皓

我省著名二人轉表演藝術家韓子平

電視藝術片《回杯記》劇照

“韓老師的嗓子真好!”記者初識韓子平,是在2020年的重陽節,在韓子平的帶領下,一眾演員來到長春市寬城區蘭家鎮農村社會福利服務中心,送上精彩的演出。當天有不少觀眾是韓子平的戲迷,東道村村民房喜貴説自己從20多歲就開始聽韓子平演唱的二人轉,“平時我和老夥伴們總一起守著電視看韓老師,今天看到他本人真是太高興了!”

作為吉林省著名二人轉表演藝術家,上世紀80年代初,一齣《回杯記》讓扮演張廷秀的韓子平名聲大噪。他用圓潤流暢的演唱、幽默風趣的説口、栩栩如生的表演,精心塑造了張廷秀這個八府巡按的形象。1982年,吉林電視臺將該劇拍成電視藝術片播出後,更是掀起了“人人喜看《回杯記》”的熱潮,韓子平也因此享有“二人轉王”的美譽。

從藝51年,韓子平演繹的作品獲獎無數。1986年9月,韓子平主演的二人轉《啞女出嫁》在原文化部主辦的全國曲藝新曲(書)目評比中獲得表演一等獎;1993年1月,韓子平主演的拉場戲《離婚夫妻》在首屆全國二人轉觀摩演出中榮獲表演一等獎,1997年8月又榮獲原文化部第七屆文華獎新節目獎。1992年,獲國務院政府津貼。2012年12月,韓子平被命名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東北二人轉”代表性傳承人。至今共演齣劇目160多部,演出一萬餘場,錄製了100余盒二人轉錄音帶,60余部VCD,單盒發行量破百萬。

韓子平1949年出生於吉林省白城市洮南縣一個農民家庭。1970年,考入洮安縣文工團,21歲才開始學習表演的他,為了練好基本功付出了比別人多幾倍的汗水。

1975年,韓子平在參演吉林省二人轉匯演時被借調到省吉劇團。1980年,進入新組建的專業二人轉表演團體——吉林省民間藝術團,正式走上二人轉表演的藝術之路。多年的藝術實踐使韓子平的唱、説、扮、舞四功日臻精湛。

一方水土一方民,還是鄉音最迎人。韓子平天生一副好嗓子,嗓音寬厚洪亮,音質純凈,演唱甜中帶俏、吐字清晰。“唱醜唱醜,必得説口。”他的説功堪稱一絕,鋪得平、墊得穩、守得住、甩的響,詼諧幽默又不攪戲;他的扮相大氣傳神,亦生亦醜,刻畫人物細膩生動,跳入跳出自然無痕;他的舞功挺拔健美,瀟灑脫俗,並能與唱扮結合,為演繹劇情添彩。

為了讓二人轉“順民心,反映時代”,韓子平在改造傳統題材的同時,積極演繹現代戲。深厚的生活底蘊、豐富的文化修養,無不體現在他的演出中。《離婚夫妻》通過小品式的半説半唱半演,演成二人轉式拉場戲;《梁祝下山》通過東北大秧歌加芭蕾,表達劇目的優美抒情;拉場戲《寫情書》則突出強調老教授的憂患意識,深化主題。“吉林二人轉作為黑土地上綻放的藝術之花,既要源於生活,又要高於生活,緊跟時代步伐,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他改編的《回杯記》《馬前潑水》《梁祝下山》《水漫藍橋》等傳統劇目,成為韓派藝術經典之作;《離婚夫妻》《啞女出嫁》《村長醉酒》《春分頭一天》等現代戲的探索,更讓韓派藝術煥發出新光彩。

言有物,業無涯。為了更好地傳承和發展吉林二人轉,2019年6月,吉林省韓子平民間藝術研究院成立。“做好人,學好藝,為人民唱好戲”是韓子平教導弟子的從藝準則。“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同齡人,從學校到文工團,從第一次參加全省匯演到借調至省吉劇團,再到組建省民間藝術團,在黨的安排和引領下,我親眼見證著過去不起眼的蹦蹦戲,一躍成為舞臺的主體,這是父老鄉親的期盼,也是我為之奮鬥的動力。”

為民而唱,是韓子平一生的承諾和追求,走訪基層演出便是連接韓子平與群眾的穩固橋梁。與劇場演出不同,送戲下鄉是更貼近群眾的一種演出方式。

“20世紀80年代初,我們到全省各地的村鎮送演出,一天兩場,連演三四天,大家聽説我們來了,一早就都聚集起來迎接,不大的地方裏裏外外全是觀眾。”回憶起幾十年前下鄉送演出的情形,韓子平有説不完的話,“玉米地、熱炕頭兒都演出過,當時最好的演出場地要數鎮上的學校,我們在教室裏上粧,住宿也是睡在教室的課桌上。”如今已經72歲的韓子平依然熱衷於深入基層送演出。“現在幾乎村村都有文化小廣場或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村民們再也不用站在烈日底下佔座位了,還能拉著大夥兒一起唱起來、跳起來。能將歡樂和藝術獻給基層群眾,將黨的聲音和關懷傳遞到百姓心間,是身為一名黨員的責任與義務。”有著41年黨齡的老黨員韓子平如是説。

從百姓中來到百姓中去,群眾就是韓子平表演的根基與厚土。他以創作為鍬,深挖吉林沃下厚重的歷史與文化;把練功作種,澆灌勤奮與進取之汗水,使新時期吉林二人轉開出芳香四溢的花。(編輯:徐政煜)

(責任編輯:邢程)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