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安圖縣明月鎮的龍泉村,前些年由於地理位置偏僻,村民生活並不富裕。如今,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引領下,鄉親們打開思路,因地制宜,依靠産業發展走出一條致富路。今天記者走基層,走進龍泉村,見證小山村的華麗蛻變。
龍泉村因一股清泉而建,為了保證泉水水質,村民們在泉眼處修了池子,蓋起了涼亭。味道甘甜的山泉水澆灌出品質上乘的玉米、水稻等多種糧食作物。村子裏不僅有龍泉水,還有一項家家都會的傳統手藝——攤煎餅。大家認識眼前這個大傢夥嗎?它叫鏊子,是最早製作煎餅的器具。村民鄭寶江祖孫三代做煎餅,談起這些年的變化,鄭寶江很有感觸。
2018年,村裏建起了煎餅廠,鄭寶江被推選當上了廠長。如今,煎餅廠每天能生産煎餅500斤,村裏30多位村民在這裡打工,以前充饑用的煎餅,成了村裏致富的“金鑰匙”。
在産業的帶動下,本村人留在村裏致富,外出務工的村民也紛紛回到家鄉發展。“90後”的柏金鳳是土生土長的龍泉村人,大學畢業後在大城市工作。看到村子裏發展機會越來越多,她決定把學到的知識和掌握的經驗帶回家鄉。經過在村委會幾年的磨練,柏金鳳慢慢得到了村民們的認可,前不久,村委會換屆,柏金鳳被村民們推選成了新一屆的村黨支部書記。如今的龍泉村,全村免費覆蓋了wifi,6公頃的綠色生態大米農場,讓“撂荒田”變成了高品質的“科技田”,小山村發生了大變化。(吉林新聞聯播)
(編輯:孟君君 責任編輯: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