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之家:設計值得擁有更好的明天

時間:2021-10-19 11:22:48 來源 : 中國網家居 作者 : 紀海晨

放眼家居圈,“大師”二字出現的頻次很多,無論是人物或者産品,被賦予上大師的光環,似乎就更為高級。而這其中,被稱為設計大師的大咖們卻鳳毛麟角,是這個行業門檻太高?還是設計二字本身就非常神聖,抑或是大師二字只是概念?這些問題的答案顯而易見,過去多年來我們所講的室內設計,活躍度其實不高,真正設計到消費者家裏的,其實不是高高在上的大師,而是一些平凡的設計師,很多時候我們忘了他們也曾躊躇滿志,但現實卻不那麼美好。雖然行業升級更疊一直在進行,但消費者找到適合自己家中設計師的途徑並沒有變簡單。

2021年10月16日,一場別開生面的國際設計師超級創新IP品牌打造計劃落地北京,活動吸引了優秀的建築師、室內設計師、藝術家、地産商、協會領導、行業媒體以及首批和大師之家合作的設計師們。在每年舉辦的成百上千場的發佈會中,這場發佈會能夠帶來哪些新思路、新創新呢?

“每個設計師都有自己的夢想,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大師”!

這句話是個口號,還是能切實地改變一些現狀?

痛點難點癢點?!

隨著社會審美修養和設計功能需求的增強,人們對於空間美學設計的要求已經越來越高;同時,基於生活方式、藝術表現、設計品質、設計品牌的國內外同行競爭的持續加劇,國內涌現了一大批優秀的設計師,這對於行業和市場來講,非常難能可貴;再有房地産行業處於飽和狀態、增量市場逐步減少,存量市場的城市更新、二次裝修或老房升級改造的需求直線上升。總體來説,對於設計行業來講,市場發展前景仍然非常巨大。

同時,室內設計行業經過40年的高速發展,問題與機遇一直相輔相成地存在。從經濟學上來説,第三産業服務業越發達,社會經濟的發展增速就越慢。每一位設計師給一家一戶服務一個項目的時候,幾乎都是一對一的形式,從對接需求開始,到服務完畢,是要花很長時間的,這就導致整個服務是非常個性化的,很難進行複製。打個比方,假如一位設計師給一家一戶做的設計服務是一個“概念車”,把它複製之後,讓更多人享受的設計是“量産車”,那麼複製的過程,是可以被工業化、産業化、上市的過程。但其實兩個事做操作過程中,經常事被拆開割裂的。由此可見,設計本身就具有其特殊性。

説完設計行業,再來看設計師自身的困擾:

1.市場開發獲客難:無法獲得有效資訊,以及資訊大無法獲得轉化;

2.品牌展示傳播難:傳統服務客戶口碑傳播形式,私域流量低,無法獲得系統效應;

3.自身IP創新打造難:行業競爭激烈,資訊迭代更新快,難以形成自身IP;

4.産品資源有限,各項成本高:設計品牌IP形象弱、産品協作利潤低、個人財務成本逐年增高

面對流量碎片化,渠道多元化時代,設計師該如何讓自己的價值最大化,打造自己的增長曲線?

眾多週知,設計師渠道一直是傢具、建材、裝修公司的必爭之地。給設計師搭建一個交流平臺,線上下組織設計師沙龍、組織設計師參觀旅遊訪學等,隨著媒介的發展,有些企業已經跳出了線下活動的局限,把舞臺換到更廣闊的線上。但這些方式還是較為傳統較為單一,且很難達到轉化和形成大規模的影響力。

如今以共用平臺+流量工具的組合,以其非常四+1創新模式和優質的品牌資源,最大數量地吸引設計師入駐,跳出了傳統設計師沙龍活動的時間與空間局限,粘性也比較大,也就是開頭提到的大師之家。

何為“大師之家”?

1.為設計師量身定做專屬IP

不難理解,大師之家為設計師打造的專屬IP,相當於以平臺的形式,以開放包容、協同創新,共用博愛、自由連結的創新理念,服務賦能于每位設計師、每一個品牌,充當了設計師的經紀人和品牌的代言人的角色,這樣的好處顯而易見,對於設計師來講,平臺更加開放,選擇性更多,施展的空間更大;對於品牌與客戶來説,選擇起來透明度更大,針對性也更強,大師之家在二者之間起到了非常強的催化、引流和推動作用,同時也讓設計服務更加扁平化、透明化。

2.設計師“+”

直播|設計|美學|品牌+生活方式劇場

大師之家“非常四+1”IP創新生態矩陣

推動“大師之家”走進獲獎設計大師工作室,創建“大師之家”城市設計共用中心(流動工作站),為建築、室內及藝術設計行業産業端賦能,構建設計師線上、線下O2O一體化服務體系,設計作品及個人IP品牌展示直播平臺,辦公共用協作,空間美學場景實驗室,會議、沙龍展覽展示活動。

剛才也提到,大師之家打造了一個平臺,創造了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即平臺+工具模式,擺脫了傳統意義上的渠道,直接面向消費者。“我們以直播|設計|美學|品牌+生活方式劇場,形成大師之家“非常四+1”IP創新生態矩陣重新連結,同時給設計師及品牌産品賦能。可以説,大師之家的核心競爭力就是現在我們擁有大量優秀設計師資源和“非常四+1”IP創新生態矩陣平臺,這些都是很難複製和模倣的。”

大師之家陳厚文

直播帶貨的形式在家居圈也屢見不鮮,但很多品牌或者産品方忽略了重要的一點,家居用品和快消品不一樣,體驗感非常重要。雖然是電視購物形式的延伸,家居産品的直播想要達到效果,必須不能只是站在手機面前乾巴巴的介紹,而是需要遊走于家居空間場景之中,這種可以展示空間效果的體驗感,需要多人一起參與,然後相互談及自己的感受,最後一步才是傳播出去。這樣的空間場景直播是非常創新的模式。

除了以上介紹的大師之家主要的平臺業務模組,還有大師之家商學院,大師之家愛心基金,空間美學大獎和《中國設計大師名人錄》等圍繞設計進行的多維度的IP品牌全鏈路行銷模式。

“雖然很多資本和優質企業都看中了家居家裝這個領域,但能做好的確實不多,不是因為這個行業門檻高,主要還是由於這個沒有長時間的沉澱和研究,光燒錢是沒有用的。”作為家居行業的“老兵”,陳厚文每每提起房地産及家居設計行業現狀時,還是非常激動,“我從事設計行業30多年,非常了解設計師職業發展的苦楚,更清楚行業的進步需要每個設計師的不懈努力,如今,我帶著對設計行業的熱愛和對自己的承諾重新出發,前方的路雖然艱辛陡峭,卻是我們團隊的執著與夢想。”

“對於大師之家的模式非常贊同,希望能夠做下去”,“這種模式和參與方式還是第一次見,後續會和大師之家建立一些聯繫”,“我們這些年輕的設計師想要通過努力來獲得機會非常不容易,我也加入了一些其他的平臺,也在觀望哪個更適合自己……”

不難發現,眾多設計師對於新型的服務模式和創新平臺接納度是非常高的,這也間接説明,大師之家的此次發佈産品對於行業和從業者來説,是一次不小的顛覆,也一定程度上在行業內引發了震動效應。

作為國內首個涵蓋設計經紀服務平臺,大師之家所打造的五大體系:共用平臺化、設計自由化、施工多選化、供應鏈定制化、服務生態化,正在進一步孵化行業的生態新物種。但無論怎樣的産品,終極目的是要服務於消費者,同時面對市場的新陳代謝快速做出反應。

而在歷史的車輪前進的過程中,正式因為有了眾多對行業報以無限熱愛和激情的人,推動著整個設計行業的進步與發展,對於大師之家今後的發展路徑,我們也將持續關注。

附:部分已入駐大師之家的設計師,還在進一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