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巴林右旗育“稻”有方
發佈時間:2024-11-18 20:10:45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吳一凡赤峰市巴林右旗查幹諾爾鎮查幹諾爾嘎查千畝稻田種植基地,6000平方米育苗室內的秧苗已全部插秧完成。“這片稻田接近一千畝,你看現在土地平整,土壤肥沃,十年前,這裡可是一片種啥都不長的鹽鹼地。我用了六七年時間,通過施用抗鹽鹼有機肥、鴨糞、羊糞等肥料進行改良,現在土質越來越好,水稻種植四年前開始見效益,産量也逐年提高。咱們種的是長粒稻花香,是高端品種,好米。去年年産量在70萬斤左右,年産值160余萬元。現在用機械種植,千畝稻田十天左右就可以完成播種。”水稻種植戶張鳳舉説。
巴林右旗土地資源豐厚,作為傳統農牧業大縣,連續多年躋身國家産糧大縣行列,在水稻種植天然條件不足的現狀面前,積極進行鹽鹼地改良和優質稻米培育、打造農戶增收新支點。
大板鎮歷經幾十年時間,從1960年開始,通過旗委旗政府邀請農業專家在新立村進行70畝地的鹽鹼地改造,以撒籽直播的方式試種水稻取得成功,實現當年每畝地産200斤稻米遠高於同期玉米、高粱的産值。到2021年全村水稻種植面積達4500畝,在水稻旱育習植秧苗法、珍珠岩無菌育秧等新技術加持下,水稻畝産提高到1300斤。通過引進高産稻種、整合土地資源建立水稻基地,依託大型機械進行“統一播種、統一收割”,繼而推廣蟹田稻種植,大幅提高了水稻産量和品質。
“查幹諾爾鎮水稻種植,因地制宜。在水資源利用和土質改良上做文章。咱們的千畝稻田依水而生,直接引用西拉沐淪河河水灌溉,水稻品質特別好,培育了造福一方的優質大米。解決了一部分農戶在家門口務工增收。産品主要就近銷往翁牛特旗海拉蘇鎮等地。隨著機械化水準不斷提升,水稻産量逐年提高。”查幹諾爾鎮黨委書記張志清説。
截止目前,巴林右旗水稻種植總面積約1.5萬畝。2023年,全旗水稻年總産量約0.22億斤,總産值約4930萬元。從前的大量鹽鹼地,如今變成了“大糧倉”。大板鎮“新立眾品大米”“紅星雨田大米”已完成綠色食品認證,成了響噹噹的品牌。“紅星雨田大米”被納入2022年第三批全國名特優農産品名錄。
近年來,巴林右旗在鹽鹼地改良、培育優質水稻産業上下功夫。走過一段艱難探索之路,也走上了水稻産業輝煌之路。通過蟹田稻種植,增加了産品附加值;通過品牌效力增強了市場影響力;通過優化優質水稻生産基地佈局,推廣集中育秧和機插秧等技術,推動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準提升,從而提高糧食單産,有效推進了我旗高端稻米産業穩量提質增效,科技賦能助力巴林右旗水稻産業向高效化、智慧化、綠色化可持續發展。(吳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