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學共青學院多維發力推進思政課內涵式建設
發佈時間:2024-10-31 09:35:45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吳一凡共青城是全國唯一以“共青團”命名的城市,是一座創業之城,一座青春之城,一座希望之城。南昌大學共青學院立足贛鄱,植根共青,與共青城同根同氣、血脈相連。五年來,在學院黨委領導下,馬克思主義學院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瞄準“創建高水準應用型本科院校”任務目標,積極傳承弘揚紅色基因,立足學校實際,充分發揮思政課堂育人的主渠道作用,打造高品質思政課堂。
系統構建思政課程體系
馬克思主義學院始終堅持思想政治理論課是立德樹人關鍵課程的政治定位,嚴格落實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標準(2023年版)》,有條不紊地建立以5門本科生思政課、1門思政實踐必修課和學院特色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為主要內容的思政課程體系,增設“國家安全教育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概論”兩門必修課,推動本科生思政課系統建設和思政課程與課堂教學與社會大課堂實踐教學、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的有效銜接與有機融合。2023年《思想道德與法治》獲批了思政課線上省級一流課程和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課程,兩門思政課程獲評院級精品課程。
著力打造育人“大師資”
馬克思主義學院堅持把師德師風作為教師素質評價的第一標準,著力提升教師高度政治責任感、使命感和職業自信,在提升教師理論學養上做文章,在強化教學效果上下功夫,切實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準。依託獲評的省級“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建設項目、思政課名師工作室項目等,建立以江西省高校思政課教學名師為領銜的教學團隊,發揮名師引領作用,開展示範教學、實踐研學、交流研討等活動,用心打造以教壇新秀、教學能手為主體的教育教學骨幹,發揮中青年骨幹教師示範作用。2021年學院思政課教師1人次獲選首批江西省教育廳“百名優秀思想政治教師”,2023年1人次獲得江西省教育廳思政論文比賽第一名;2024年2人次獲評江西省高校思政課優秀特聘教授、江西省高校思政課優秀兼職教師,1人次獲得江西省教育廳、中國教師報、省委當代江西雜誌社聯合開展“我與第40個教師節”主題徵文活動一等獎。
推進立體化教學模式建設
馬克思主義學院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標準(2023年版)》,積極構建“理論課堂+拓展課堂”的立體化教學架構,融通“課內課外、線上線下、校內校外”多維教學時空,以“問題式專題化教學改革”為切入點,持續創新教學模式,採用“師生同堂”、“雙師同堂”、“一課多師”等多種教學形式,用沉浸式、互動式、體驗式的方式,搭建起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虛擬與現實相結合、善教與樂學相結合的思政立體課堂。形成以“大思政課”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把思政課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讓思政課與現實社會緊密耦合、與社會實踐充分互動、與時代脈搏同頻共振,引導學生更好了解國情民情,把價值引領、思想淬煉、人格塑造、愛國之情落到實處。
注重形成思政課程特色
馬克思主義學院積極實施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宣傳部門組織協調、相關係部分工負責的“三全育人”的“大思政”工作機制,遵循“大思政課”的運作邏輯和建設規律,紮根本土,挖掘地域獨特的資源優勢,積極用好“共青精神”紅色資源,開展體驗式沉浸式教學,讓學生在社會課堂中認識紅色基因、認同紅色基因、傳承紅色基因;以“課程思政”為“龍頭”、以校園文化、社會實踐活動為載體,推進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雙輪”驅動,為課程思政注入鮮活的思政元素,推進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同向同行,推進“育人環境”與“育人文化”同頻共振。2024年1月,學院申報的“共青精神”培育時代新人鑄魂工程實踐教學基地,獲評全省家門口“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學院教師指導學生參加2023年度全省大學生“思政課,我想對你説”徵文活動和全省“青春之問”獲得優異的成績,指導學生參加2023年“第七屆全國大學生講思政課微課展示活動”獲得本科組三等獎。(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