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建鄴:改革先行 “城市中心”奔赴現代化
發佈時間:2024-07-29 14:13:32 | 來源:國際線上 | 作者: | 責任編輯:趙茜7月25日,南京市與建鄴區共建的南京跨境電商綜合服務平臺正式上線,在全省率先實現外口岸異地通關數據歸集。企業從平臺申報後,無需再到上海備案,就能從上海口岸直接出關。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完善區域一體化發展機制,構建跨行政區合作發展新機制”。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背景下,該平臺上線既是建鄴區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第一落腳”,也折射“城市中心”用好改革“關鍵一招”,著力破解制約高品質發展痛點堵點的擔當作為。
當下,建鄴正舉全區之力建設更高水準現代化國際性城市中心和重要金融中心核心集聚區。建鄴區委主要負責人説,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牢牢把握高品質發展這個首要任務,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責任感推進改革,以釘釘子精神推動改革措施落地見效,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南京新實踐作出建鄴貢獻。
“融資難”變“容易貸”,“金融活水”潤澤實體經濟
2024年6月,正值企業鋪貨關鍵期,江蘇匯錦進出口有限公司獲批100萬元信用貸款,利率僅3.8%。金融活水賦能,企業主要負責人對未來發展滿懷信心,“解決了資金問題,我們有決心打造寧企‘出海’新名片。”
跨境電商是發展外向型經濟的強大助推器,但長期以來,不少企業受制于資金,難以做大做強。一方面,中小微跨境電商企業通常需要將存貨鋪在海外倉,佔用大量流動資金;另一方面,傳統金融機構的信用評估體系與跨境電商資訊並不完全互通,企業較難獲得足額授信。
企業關注什麼、期盼什麼,改革就要抓住什麼、推進什麼。2024年上半年,建鄴利用轄區金融集聚優勢,聯合南京銀行、寧波銀行、浙商銀行、進出口銀行、中信保、金魚嘴創投、濱江擔保等金融機構特別推出“跨境電商貸”投貸聯動産品。對於符合條件的跨境電商平臺,區招商直投基金給予單筆最高5000萬元股權投資,從投貸兩端服務企業融資;對於平臺商戶,給予最高300萬元授信,利率低至LPR+40BP,一舉解決跨境電商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不暢問題。
“以創新的思路、改革的辦法攻堅難題,‘跨境電商貸’是‘建鄴高新進園保’的再突破、再升級。”南京金魚嘴基金街區發展中心負責人任媛媛介紹,早在2019年,建鄴區就聯合濱江擔保、銀行等金融機構共同推出“建鄴高新進園保”,系列産品覆蓋企業發展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為轄區企業持續灌溉“金融活水”。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建鄴高新進園保”産品的覆蓋範圍正從輕資産、科創型企業向全口徑拓展,合作的金融機構也越來越廣泛,更加匹配企業融資需求,也更加契合區域産業發展方向。
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建鄴還有更多創新——搶抓南京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機遇,將科創金融改革作為“一區一特色”改革任務深入推進,國家級區域性股權市場創新試點獲批落地;全省首單智慧財産權科創票據、智慧財産權定向資産支援票據成功發行;全市首單公募REITs通過國家發改委審核備案。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建設重要金融中心核心集聚區,下一個發力點在哪?
“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的最優路徑是金融,金融産業的未來是數據金融,二者相互依存、深度融合。”建鄴區委研究室相關負責人介紹,南京市委十五屆八次全會明確了建鄴“當好搶佔新領域新賽道的首發區”具體要求,以改革思維強化“首發意識”,建鄴將緊緊抓住數據要素這個關鍵點,深度融合“金融産業”與“數字經濟”,加快培育支撐建鄴高品質發展的新的強大動能。
“企業跑”變“數據跑”,“最優環境”支撐“到此莫愁”
“原先辦事要‘跑’政務服務大廳,現在不出園區就能辦,極大節約了時間成本。”不久前,南京某國資拍賣有限公司負責人項先生在建鄴區“親清·政務港”辦理了“企業法人、董事、經理及監事變更”業務,高效的辦理過程讓他連連點讚。
2023年7月,建鄴區將政務服務“搬”進園區,在金魚嘴基金大廈打造了全市首個“親清·政務港”,1100項公共服務事項不出園區就能直接辦。這一首創性改革措施,納入2024年南京首批優化營商環境創新應用場景,並在全市20個省級以上經開區、高新區複製推廣。
建鄴的“首創”不止於此。在全省第一批次完成便民服務事項下放街道社區;在全省率先啟動跨部門、跨領域“審管聯動”創新改革;搭建“智慧幫辦業務系統”,在全市首次打通複雜事項遠端指導全流程……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建鄴不斷用改革的舉措、創新的辦法,營造近悅遠來的最優營商環境。
“哪營商環境好,企業就在哪蓬勃生長,市場資金就涌向哪。”建鄴區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分析,在新一輪城市發展競爭中,區域板塊之間的比拼已不僅是區位條件和優惠政策,營商環境已成為高品質發展的制勝因素,也是建鄴區改革攻堅的重要突破口。
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建鄴區以“永遠在路上”的韌勁,馳而不息營造“到此莫愁”的發展生態——
看服務,建鄴2019年就為區域重點企業高管配備“小莫”服務專員提供“一對一”服務;發展過程中,轄區逐步實現所有企業“小莫”服務全覆蓋;2023年,建鄴在全區範圍開展百千萬“建鄴合夥人”陪跑行動,區領導掛鉤央企、上市公司、獨角獸等百家頭部企業,街道、園區主要領導包保培育獨角獸、瞪羚等千家重點企業,“小莫”、街道幹部服務具有發展潛力的萬家實體企業,“三級莫莫服務團”層層壓實責任,真正為“企業敢幹”保駕護航。
看配套,2023年,建鄴對高新區內寫字樓和公共空間進行更新改造、導入商業配套,打造了南京首個24小時消費街區——西城·夜未央。通過滿足年輕人多元時尚的消費需求,吸引更多青年人才留在建鄴、創在建鄴,真正把人口潛力轉化為人才紅利。開街不足一年,街區被年輕人在社交媒體上“刷”成網紅,獲評市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
看生態,“寧青驛站”建鄴青年人才公寓為大學畢業生找工作提供不超過十四天“拎包入住”式免費住宿;“012科創森林成長計劃”面向創新創業者推出每天每平方米0元、1元、2元租金載體;“金魚嘴每日路演”全年不間斷撮合“創業黑馬”與“創投伯樂”,助力“金種子”長成“參天樹”。
採訪中,《新華日報》記者注意到一個細節,建鄴區各級政務服務窗口均設置“一窗一碼”,辦事順不順,掃碼即反饋,企業群眾真正成了營商環境的“閱卷人”。
“煩心事”變“暖心事”,公辦托育助力“帶娃無憂”
上午上班時將1歲4個月大的兒子送到國家廣告産業園的西城·晨星托育園,中午從公司步行五分鐘來看看兒子活動情況,傍晚接兒子一起下班回家——這是90後年輕夫妻林偉鵬和石蕾“帶娃上下班”的日常,也是建鄴區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的具體實踐。
工作帶娃如何兩不誤?幾乎是年輕父母面臨的共性難題。建鄴區17歲至40歲年輕人佔比超38%,這一痛點更甚。以改革思維回應民生關切,建鄴不斷探索公建公辦托育,為建設普惠公平、安全可靠的“一老一小”服務體系探索道路、積累經驗——
早在2021年,建鄴就推出全市首家面向産業園區的公建公辦托育園;2023年,在前期探索基礎上,建鄴人才集團統籌佈局,打造了公建公辦托育服務連鎖品牌“晨星托育”;2024年6月,南京晨星托育有限公司和南京財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共同成立“晨星班”,將通過緊密的校企合作為嬰幼兒托育服務與管理領域培養更多高素質、高技能的專業人才……“試點”變經驗,“樣板”成品牌,建鄴蹚出了一條普惠性、可持續的低齡幼兒托育新路徑。
幼有所托,老有頤養。數字賦能智慧養老,建鄴為高齡獨居老人免費安裝智慧居家安全監護系統,借助智慧聯網網關,搭配各類感知探測器,老人遇到異常情況將自動觸發區智慧養老服務系統平臺警報,相關資訊還將直接發送至社區網格員、老年人監護人和養老組織工作人員手機上,從而第一時間處置,確保不發生在家遇險無人過問的極端事件。
建鄴區委區政府深知,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近年來,轄區系列改革之舉直擊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
始終把穩就業放在突出位置,在全市率先打造街道“零工驛站”;持續深化現代化教育名區建設,組建五大品牌七大優質教育集團,涵蓋全區所有義務教育學校;健全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成6個街道“15分鍾醫保服務圈”市級示範點,讓居民群眾在家門口有“醫”靠……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建鄴不斷推動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面對紛繁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勢,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面對人民群眾新期待,必須自覺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建鄴區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直面時代課題,破除發展瓶頸,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南京新實踐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新華日報 記者 鹿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