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潔”解“廉”
發佈時間:2024-07-24 14:20:40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趙茜領導幹部要帶頭落實關於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從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黨性覺悟,增強拒腐防變能力。談及“廉潔”文化,理應從讀懂“潔”字的精髓開始,“廉潔文化”方能根植每名黨員幹部心中。
“潔”本義指乾淨、清潔。作為黨員幹部,就應乾乾淨淨為官,清清白白做人。“潔”字拆分開來,為“水、士、口”。黨員幹部若能悟到此“三字”的精華,廉潔文化方能內化於心,外化于形,做到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
“水以清為貴,人以廉為尊”。黨員幹部為官做事應做到清廉若水,領悟並學習“水”的特質。隋朝時,趙軌在齊州為官四年,深受當地百姓愛戴。離任時,父老鄉親們灑淚送別。百姓捧著一杯清水為其送行説:“別駕在此任官,從不受賄納物,有如水火不相交。如今您要走了,我們不敢以壺酒相送,您清廉若水,特獻上一杯清水為您餞行。”趙軌非常感激,接過水杯,一飲而盡。黨員幹部為官做事就應該做到清廉若水,學“水”之色,質地清澈,光明磊落,清清白白做人做事,應做到潔身自好,切不可以權謀私,同流合污、沆瀣一氣。特別是,領導幹部更要以黨紀黨規、政策法規為準繩,恪守底線,心懷敬畏,在金錢面前經得起誘惑,在權力面前頂得住考驗,在美色面前守得住底線。在各種誘惑面前,切不可心存僥倖心理,無視黨紀法規,從而迷失了黨性、缺失了德行、喪失了本心。
“士,事也”。在《説文解字》中意為,讀書人,出來為大家做事,就是士。換言之,為“士”者應為世人謀好事。作為一名黨員幹部要常懷一顆“公僕”之心,方為稱職之“士”。人民公僕,顧名思義是指為人民服務、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的公眾之仆。每每提及“人民公僕”,想必大家總會不由自主的想起焦裕祿、孔繁森等我黨優秀的領導幹部。功高不改忠貞志,位尊難移公僕心。只有樹立好公僕之心,方才是黨員幹部的立身之本,更是引領社會風氣之本。工作中,要時刻樹立“權為民所賦”的理念,做到“權為民所用”。這就需要每名黨員幹部必須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把權力用到為人民謀利益上來,講黨性、講規矩,踏踏實實為民辦事。只有一心為公、事事出於公心,才能有正確的是非觀、義利觀、權力觀、事業觀,才能把群眾裝在心裏,才能坦蕩做人、謹慎用權、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幹部,就是要時刻守好這顆廉潔奉公的“公僕”之心。
“不識隱之心與口,酌泉依舊只清廉”。黨員幹部要常懷一顆廉潔之心,切勿開貪慾之“口”。東晉年間,吳隱之去廣州擔任刺史。前幾任刺史卸任後都是“滿載而歸”。據説是因為飲了當地有名的“貪泉”之水而變得貪得無厭。吳隱之赴任時,特地來到貪泉邊,徑直從泉中舀了一杯水,有意當眾一飲而盡,並賦詩一首:“古人云此泉,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吳隱之為官幾年,潔身自好,嚴於律己,生活簡樸,當地繁榮昌盛,百姓受益匪淺,都稱他是一心為國為民的“清官”。新時代的黨員幹部理應學吳公“廉潔自律”的精神,常懷敬畏之心,要學“懸魚太守”,不開貪慾之口,小貪亦是腐,勿以貪小而為之。這既是黨員幹部黨性修養中的一堂“必修課”,更是黨員幹部不可逾越的一條“底線”。當下,個別黨員幹部錯誤地認為,“喝個小酒、收個小禮、貪個小利,受個小賄”乃無傷大雅之“小節”。須不知,惡不積不足以滅身,貪慾之“口”一旦撕開,終將墮入萬劫不復的深淵。(湖南省益陽市桃江縣委宣傳部新聞中心主任 李勝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