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假期帶娃難,五社聯動“共用托”石羊街道假期共用自習室探索源互融共建基層治理新格局
發佈時間:2024-07-18 16:53:24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趙茜每到假期,子女獨自在家、生活無人照料、學習無人輔導等問題成為許多家長的煩惱。為有效緩解轄區職工子女假期“看護難題”,促進轄區各類資源相互融通,成都高新區石羊街道以“共建共治共用”理念探索搭建“假期共用自習室”基層治理場景,有效幫助了社區家長解決後顧之憂。
聚焦需求,“共用自習室”化身假期“樓宇托”
石羊街道一直以來重視居民聲音,建立了“微網實格”社會治理端——“小羊家園”微信小程式用以對居民需求進行收集。2023年,不少居民在平臺就“假期帶娃難”問題提出訴求,石羊街道通過多方徵集和多維度考量,最終在盛樂社區利用已建成的復城國際樓宇商圈“共用自習室”陣地,聯合兩新組織四川西南企聯人力資源管理有限公司、復城國際綜合黨委等社區“紅色合夥人”資源,依託社區良好的志願服務體系,落地實施“暑期共用自習室”項目,初期以“志願+公益”為抓手,通過締結服務“聯”盟、廣尋能人“益”士的方式,充分發揮青年志願者、社區自組織等隊伍力量,積極參與“共用自習室”雙職工家庭兒童暑期託管志願服務,讓樓宇商圈“共用自習室”能夠貼合樓宇不同群體多種需求,在假期根據樓宇職工帶娃難問題,化身假期“樓宇托”,提升職工作為家長的親職能力,增加親子陪伴,解決了企業辦公集中區域的假期燃眉之急。
五社聯動,“123”模式助力更多空間服務職工
盛樂社區通過“暑期共用自習室”安全、有序、高質運作,探索出一條較為成熟的運作模式,通過社區、社會組織、社工、社會資源及社區自治組織五社聯動,探索構建起“假期共用自習室”“123”模式,即堅持以“家在石羊·共建共用”治理理念為一個核心,以社區共用空間和樓宇共用空間為兩大陣地,以規範性管理、多元化參與、需求匹配式活動為三個維度,發揮項目規範化運作作用,實現服務精準佈局,展現託管服務硬實力。
2024年寒假,石羊街道將“123”模式複製推廣到街道除盛樂以外的7個社區,根據各點位場地情況,以雙職工家庭的6—12周歲子女為主要服務對象,開展“樓宇托”“社區托”兩種“共用托”服務,助力推進石羊街道其他社區點位“共用自習室”公益服務,有效解決了職工家庭後顧之憂,共計服務了2096人次,志願者儲備40名,聯動單位企業28家,舉辦特色活動66場,暖心做法獲學習強國、人民網報道,媒體報道點擊量超6萬餘次。至此,石羊街道開始了對假期共用託管項目的長效運作探索。
眾治眾享,低償形式促進“共用托”長效運作
2024年暑期,石羊街道在原有的共建共治共用運營模式上迭代升級,成立“小羊童行”假期共用自習室品牌。由盛樂社區和四川西南企聯人力資源管理有限公司制定標準化操作流程《假期共用自習室工作指南》《假期共用自習室志願者培訓管理手冊》《假期共用自習室管理手冊》保障項目執行過程更加規範化、科學化,項目資金使用更加合理、透明、可視的實操性文件。
項目開始鼓勵家長和更多社會達人積極參與“假期共用自習室”公益服務和社區治理,眾籌孩子日常學習生活物資,保證自習室長效運營,將傳統的志願服務由“單向付出”變為眾治眾享下的“多向奔赴”,從各方資源“無償貢獻”,到“低償服務”多方參與,達到可持續發展、長效運作、長久服務職工的目的。
運作模式的迭代,意味著服務的升級。為滿足更多職工家長、兒童的需求,項目由各點位所在社區牽頭,整合各自轄區多樣社會力量,動員“兩企三新”、專業機構及各類志願服務隊伍共同參與,促進網格之間的互通和互助,為社區治理注入多元力量——每個社區點位以“志願者+運營人員+特色資源機構”的模式,加入大學生、“五老”、非遺達人、石羊義警、社區安保等力量,確保每個點位帶班工作人員達到師生比1:6。
在服務內容上,也更加豐富,從青少年兒童的成長需求、心理需求出發,圍繞“德智體美勞”五大維度,設置課業輔導、思想品德、安全健康、思維表達、藝術審美、合作創造等課程。還拓展戶外研學資源,開設青少年喜聞樂見的“食品安全科普互動”實踐課程,將課堂延伸至膳食營養、食品檢驗、食品中毒等八大體驗場景,將學習教育與實踐體驗相結合,以沉浸式體驗、多樣化手段幫助青少年開闊視野、增長見聞,了解食品安全知識。
如今,“假期共用自習室”項目已在石羊街道的盛樂、盛興、盛華、新南、新園、新街、慶安、三元、錦城、府盛10個社區同步開展,自2024年7月1日自習室開班以來,共計2262人次報名,聯動單位企業18家,招募志願者40人,開展服務13天。政府搭臺,企業參與,平臺賦能,“假期共用自習室”立足解決職工實際需求,在豐富社區服務供給的同時,又激發了社區從多元參與、共治共用到眾治眾享的治理效能,真正實現“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的美好場景,石羊街道將進一步聚焦居民需求,增加資源聯動,確保居民更多合理訴求、急難愁盼需求得到有效解決,建設資源互融共建基層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