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坪縣城關鎮:水稻種植忙 鋪就增收路
發佈時間:2024-05-30 15:28:20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張靜 | 責任編輯:趙茜民以食為天,國以糧為本,耕地是糧食生産的命根子,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基。
近年來,鎮坪縣城關鎮立足新發展階段,切實加強耕地保護,因地制宜通過念好“山字經”,打好“生態牌”,寫好“田園詩”,大力實施“旱改水”與農文旅産業融合示範點項目。如今,在城關鎮的很多村落,旱地變水田,田間青秧綠,小山村變成了人人嚮往的“桃花源”。
初夏時節,綠意漸濃,巴山腹地生機盎然。走進鎮坪縣城關鎮坪寶水稻種植基地,村民正搶抓節令,早早地在田裏勞作,拔苗、運苗、插秧……村民們分工協作,每道工序有條不紊,一派繁忙景象。
“我是附近的村民,農忙時節,就近栽秧每天還有150元的收入,閒暇時田間管理每天還有100元可以拿,一年下來也能有近萬元。”村民譚顯珍樂呵呵地説道。
據了解,村民正在插秧的這塊水田屬於“旱改水”工程,由安康彩稻香野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組織實施,以稻田文化為主題,將零星旱地改造成成片水田,將農業元素與旅遊資源相融合,積極打造“稻田+旅遊”的農旅融合發展模式,讓“山區變景區,民居變客房”,成片的稻田和一旁的秦桃園共用農莊相映成趣,讓“稻花香裏説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在這裡變成現實。
同樣熱鬧的還有城關鎮最北邊的友誼村。走進友誼村“開心農場”,水澤滿盈,阡陌相通。村民們左手攥著秧苗,右手插秧,一步步往後退的同時將水稻植入田裏。不一會兒,一排排整齊的青翠秧苗便紮根在了田地裏。
在經營模式上,友誼村的稻田經營走出了一條不一樣的道路,2023年,友誼村探索建立“個體認購+村民管理+合作社經營”的認種模式,把零散的農田打造成20余畝集種植、觀賞、農事體驗于一體的“開心農場”,由村集體集中組織社會群體認種,種植全過程由村集體聘請村民提供集“耕、種、防、收”于一體的“包乾式”種植服務,村集體牽頭、村民提供服務、認購會員沉浸式體驗農耕文化,多方參與、各方獲利。
“客戶認購半畝水田後可自己體驗耕作,沉浸式感受農耕文化。去年共有20余名客戶認購水田二十余畝,帶動周邊農戶20余戶,戶均增收2000余元,除此之外,水稻種植、收穫季村民們在家門口務工,日均收入約150元。這塊‘試驗田’已然成了友誼振興的‘金土地’!”友誼村黨支部書記張超感慨道。
“巴山有你,半畝水田;可耕可收,現吃現舂;藏于煙火,賦能振興。友誼村‘開心農場’開始認購了……”5月24日,友誼村駐村第一書記王俊在朋友圈發出了認購資訊後,手機就“滴滴滴”響個不停……
金秋的豐收夢,在5月的初夏便有了預告。秧苗青青綠染希望的田野,新的豐收正在孕育,一幅幅看得見美景、留得住生態、富得了鄉民的和諧綠美畫卷正在城關土地上徐徐展開。(圖文供稿:鎮坪縣城關鎮人民政府 張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