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準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的“度量衡”

發佈時間:2024-05-29 11:17:55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張馮、梁勇傑 | 責任編輯:趙茜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社區工作者提出新要求,旨在打造一支政治堅定、素質優良、敬業奉獻、結構合理、群眾滿意的社區工作者隊伍。廣大社區工作者應強化思想認識的深度,磨礪攻堅克難的力量,找準幹群關係的平衡,把準“度量衡”,鍛造出一支黨性強、本領高、態度正的高素質社區工作者隊伍。

強化思想認識的“深度”,在“一顆紅心永向黨”中校正為民初心,打造社區隊伍“強引擎”。面對紛繁複雜的社區治理情況,立牢理想信念“定盤星”是破局解題的制勝之道。《意見》指出,深化黨的創新理論武裝,組織推動社區工作者認真學習關於基層治理的重要論述,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知之而後信之,信之才能行之”。廣大社區工作者必須保持對黨的絕對忠誠,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沿著黨中央擘畫的“錦繡藍圖”踔厲奮發,引導社區群眾牢固樹立國家意識、公民意識、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時刻保持學習的自覺性和緊迫感,通過書本、媒體、網路等途徑不斷學習社會工作知識,進行“自我充電”,讓理論知識“為有源頭活水來”,令思想認識“鑄石定根永不改”。

磨礪攻堅克難的“力量”,在“黃沙百戰穿金甲”中錘鍊實幹本領,鑄就社區工作“金剛鑽”。能力本領是廣大幹部履職盡責、幹事創業的重要支撐。《意見》指出,提高履職本領,注重加強群眾工作、組織動員、依法辦事、矛盾調解、應急處突、協調溝通、資訊技術應用等方面的能力訓練,提高社區工作者社區治理和服務能力。社區工作荊棘密布,廣大社區工作者切不可有“避難趨易”的心態,應當精通“十八般武藝”,百煉成鋼、琢玉成器,既要當“執行者”,推動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在社區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更要做“創新者”,著力強化社會治理能力,紮實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要敢作敢為,以“嚴柔並濟”的方式紮實推進環境整治、違建拆除、平安建設、矛盾化解等重點工作,既體現政策力度,也傳遞服務溫度,切實打通社區發展的難點、痛點、堵點;要實幹擔當,以滿足廣大社區居民基本需求為工作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優做實文體生活、社會幫扶、居住環境、事項辦理等服務,用心用情用力把“煩心事”變“舒心事”,讓暖心服務“飛入尋常百姓家”。

找準幹群關係的“平衡”,在“一枝一葉總關情”中走好群眾路線,架起社區幹群“連心橋”。社區工作者既要“上接天線”,又要“下接地氣”,要能落實好上級部署,同時也要能回應好群眾需求。《意見》指出,把服務群眾、造福群眾作為基層治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教育引導社區工作者樹牢為民服務理念,在情感上親近居民群眾、行動上服務居民群眾,重點增強年輕社區工作者的群眾觀念和群眾感情。“坐在辦公室碰到的都是問題,深入基層看到的都是辦法”。廣大社區工作者要找準幹群關係的“平衡點”,工作時切莫盲目“唯上”,應更多地學會和社區群眾打交道,爭當社區群眾的“勤務員”,把社區群眾當成自己的家人,常回家看,與群眾面對面交流、心連心溝通,傳遞黨的聲音,宣傳最新政策知識;勤“拉家常”,傾群眾的歡心事和煩心事。用心用情走好新時代的群眾路線,充分依靠群眾,主動融入群眾,積極服務群眾,廣泛吸納有能力、有熱情、有想法的居民參與到志願服務中,助推社區治理和服務水準提治增效。(張馮、梁勇傑)